阿斯其德似乎認識奧馬哈所有放蕩不覊的人。 巴菲特的侄兒——住在法國咖啡廳樓上的湯姆。 羅傑說:「每當奧馬哈的雪季來臨,人們被暴風雪堵在家中的時候,阿斯其德就和V.梅爾特的廚師一起為大家做晚飯。 」她喜歡成為一個有用之人,但不愛出風頭。 蘇茜在法國咖啡廳唱歌的時候,她總在空隙間為她送茶。 她有暗中體貼、謙遜的美德。 在蘇茜搬出巴菲特家一年後,阿斯其德住了進去。 沃倫的這個決定讓兒子豪伊感到困惑,所有人都迷惑不解。 畫家肯特。 貝羅知道阿斯其德是舊貨店的常客,因此對她找上全市最富的人倍感驚訝。 他大聲問阿斯其德:「你和沃倫到底是怎麼回事?」 有謡傳說巴菲特找了個妓女。 可事實上他們一開始就是一對。 性格上阿斯其德和巴菲特十分相投。 他們在一起十分輕鬆愉快。 巴菲特買廉價股票,阿斯其德則去舊貨店或去超級市場為巴菲特買便宜的百事可樂。 巴菲特獃在書房裡時,她獃在花園裡。 她喜歡獃在家裡,巴菲特也可因此不用為瑣碎小事操心了。 如果彼得乘夜間火車回家,阿斯其德就去接他。 也許她過去的生活太孤單了,阿斯其德總是迎合巴菲特,一點也不顯得丟臉和卑屈。 當然她也會輕描淡寫地反對他,但這種關係顯得十分奇怪。 阿斯其德獲得了夥伴和安全,巴菲特則有了一個回家一起吃牛排的人。 阿斯其德一住進巴菲特家時就明白他沒有第二次結婚的打算,他仍愛他的妻子。 她給了他一個舒適的家,會把他打扮得整整齊齊地離開奧馬哈去和蘇茜共度好時光。 剛開始時阿斯其德寧願離開奧馬哈也不願獃在空蕩蕩的家裡,一段時間過後她也就習慣了他的來來去去,與巴菲特的家人也混熟了。 值得一提的是,她與巴菲特的妻子仍是親密朋友。 蘇茜來奧馬哈時,她們一起做飯,儘管蘇茜不住在法南街。 在一年一次的伯克希爾。 哈撒韋聚會上,這兩個女人並肩坐在一起小聲談話,巴菲特則在台上講話。 這三個完全不同的人是完全合拍的。 阿斯其德照顧巴菲特的生活,巴菲特離開奧馬哈時蘇茜陪着他。 他們去紐約和加州看望老朋友。 在所有正式場合中,比如半年一次的本。 格雷厄姆投資集團聚會時,巴菲特總是帶上他的妻子。 表面上看,巴菲特和蘇茜的個性都沒有變。 依阿華零售商喬。 羅森菲爾德常與他們在加州會面,他說:「他們和別的夫婦沒什麼區別。 」小蘇茜說她父母的「基本關係」還是沒變。 彼得認為這真是「超現實主義」,他們的住處相隔1500英里,可好像什麼都沒發生。 霍華德。 紐曼 (本。 格雷厄姆一個同夥的兒子)甚至戲謔地誇巴菲特有兩個女人。 「本也想這麼著,可你卻成功了。 」他開玩笑說。 可是巴菲特並不像玩笑中說的那樣是個浪漫的花花公子。 他對待這兩個女人是小心的,有區別的,就像計劃好了一樣。 事實上蘇茜和阿斯其德是不同類型的人,不像演員一樣可以相互替換。 這也讓巴菲特的朋友們感到不和諧。 儘管他們也習慣了這種三角關係,可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有人想知道巴菲特對這樣的婚姻有什麼想法,還是他只是重新組織了一個能讓他繼續幹好事業的家庭結構。 彼得就曾問他父親,他母親是不是一開 始就說過要嫁給他。 巴菲特自己也對此表示懷疑。 可不管朋友們多麼困惑,事實是他找到了或者說發明了一個於他有利的解決辦法。 與蘇茜保持關係,雖然相隔甚遠卻給了他一種一直渴望的穩定感,這是種當他年輕時要急急忙忙趕回奧馬哈時的感覺。 這使他免受離婚的創傷,也不用大費腦筋地重新尋找安慰。 審慎是他的特點。 「我熱愛生活,我安排好生活來幹我想幹的事。 」有一次他對記者說道。 他不修邊幅,也不管什麼社會習俗,到現在仍是如此。 他不打算介紹他的三人芭蕾;在一次被搬上報紙的評論中,他只說這對三個當事人都很合適:「如果你對每個人都很瞭解,你就會理解這種關係了。 」 巴菲特在與朋友們的談話中確實強調過阿斯其德是託了蘇茜的福。 唐。 代利,巴菲特的彈子球老夥伴,在阿斯其德住進巴菲特家後來奧馬哈拜訪過他,很自然地也想瞭解他的情況。 唐發現他們晚上睡在一起。 巴菲特告訴他這兩個女人是朋友。 代利說:「我想這對他很重要,他說他不會偷偷摸摸地幹什麼事的。 」 彼得認為,巴菲特在蘇茜走後頭幾年過得很慘淡。 「他很傷心,失魂落魄的。 」彼得說。 巴菲特的一位親密女友也說他「十分孤獨」,但她感興趣的是他是如何處理的。 只有少數幾人知道他的痛苦。 據他的兒子說,巴菲特有時也會忘記不快,專心工作。 他會忙忙碌碌地仔細安排新生活,就像「帶上眼罩的馬」一樣。 他過去的經歷十分坎坷,少年時一人來到華盛頓當報童。 儘管他現在擁有其中幾家報紙,他的工作還是基本沒變。 他還是起得很早,好像辦公室裡還有一捆報紙等着他去送一樣。 現在有兩個女人照顧他,他打電話的聲音都高了5度,就像從來沒碰上不高興的事一樣。 他的老密友喬。 羅森菲爾德從未見巴菲特沮喪過——「一次也沒有,他全身心投入到伯克希爾公司中了。 」 他說。 第8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巴菲特》
第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