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人難曰:「人中之有老彭,猶木中之有松柏,稟之自然,何可學得乎?」抱朴子曰:「夫陶冶造化,莫靈於人。 故達其淺者,則能役用萬物,得其深者,則能長生久視。 知上藥之延年,故服其藥以求仙。 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道引以增年。 且夫松柏枝葉,與眾木則別。 龜鶴體貌,與眾蟲則殊。 至於彭老猶是人耳,非異類而壽獨長者,由於得道,非自然也。 眾木不能法松柏,諸蟲不能學龜鶴,是以短折耳。 人有明哲,能修彭老之道,則可與之同功矣。 若謂世無仙人乎,然前哲所記,近將千人,皆有姓字,及有施為本末,非虛言也。 若謂彼皆特稟異氣,然其相傳皆有師奉服食,非生知也。 若道術不可學得,則變易形貌,吞刀吐火,坐在立亡,興雲起霧,召致蟲蛇,合聚魚鱉,三十六石立化為水,消玉為台,潰金為漿,入淵不沾,蹴刃不傷,幻化之事,九百有餘,按而行之,無不皆效,何為獨不肯信仙之可得乎!仙道遲成,多所禁忌。 自無超世之志,強力之才,不能守之。 其或頗好心疑,中道而廢,便謂仙道長生,果不可得耳。 仙經曰,服丹守一,與天相畢,還精胎息,延壽無極。 此皆至道要言也。 民間君子,猶內不負心,外不愧影,上不欺天,下不食言,豈況古之真人,寧當虛造空文,以必不可得之事,誑誤將來,何所索乎!苟無其命,終不肯信,亦安可強令信哉!」 或難曰:「龜鶴長壽,蓋世閒之空言耳,誰與二物終始相隨而得知之也。 」抱朴子曰:「苟得其要,則八極之外,如在指掌,百代之遠,有若同時,不必在乎庭宇之左右,俟乎瞻視之所及,然後知之也。 玉策記曰,千歲之龜,五色具焉,其額上兩骨起似角,解人之言,浮於蓮葉之上,或在叢蓍之下,其上時有白雲蟠蛇。 千歲之鶴,隨時而鳴,能登於木,其未千載者,終不集於樹上也,色純白而腦盡成丹。 如此則見,便可知也。 然物之老者多智,率皆深藏邃處,故人少有見之耳。 按玉策記及昌宇經,不但此二物之壽也。 雲千歲松樹,四邊披越,上杪不長,望而視之,有如偃蓋,其中有物,或如青牛,或如青羊,或如青犬,或如青人,皆壽萬歲。 又云,蛇有無窮之壽,獮猴壽八百歲變為猿,猿壽五百歲變為玃。 玃壽千歲。 蟾蜍壽三千歲,騏驎壽二千歲。 騰黃之馬,吉光之獸,皆壽三千歲。 千歲之鳥,萬歲之禽,皆人面而鳥身,壽亦如其名。 虎及鹿兔,皆壽千歲,壽滿五百歲者,其毛色白。 熊壽五百歲者,則能變化。 狐狸豺狼,皆壽八百歲。 滿五百歲,則善變為人形。 鼠壽三百歲,滿百歲則色白,善憑人而卜,名曰仲,能知一年中吉凶及千里外事。 如此比例,不可具載。 但博識者觸物能名,洽聞者理無所惑耳。 何必常與龜鶴周旋,乃可知乎?苟不識物,則園中草木,田池禽獸,猶多不知,況乎巨異者哉?史記龜策傳云:江淮閒居人為兒時,以龜枝床,至後老死,家人移床,而龜故生。 此亦不減五六十歲也,不飲不食,如此之久而不死,其與凡物不同亦遠矣,亦復何疑於千歲哉?仙經象龜之息,豈不有以乎?故太丘長潁川陳仲弓,篤論士也,撰異聞記雲,其郡人張廣定者,遭亂常避地,有一女年四歲,不能步涉,又不可擔負,計棄之固當餓死,不欲令其骸骨之露,村口有古大塚,上巔先有穿穴,乃以器盛縋之,下此女於塚中,以數月許乾飯及水漿與之而捨去。 候世平定,其間三年,廣定乃得還鄉裡,欲收塚中所棄女骨,更殯埋之。 廣定往視,女故坐塚中,見其父母,猶識之甚喜。 而父母猶初恐其鬼也,父下入就之,乃知其不死。 問之從何得食,女言糧初盡時甚饑,見塚角有一物,伸頸吞氣,試效之,轉不復饑,日月為之,以至於今。 父母去時所留衣被,自在塚中,不行往來,衣服不敗,故不寒凍。 廣定乃索女所言物,乃是一大龜耳。 女出食穀,初小腹痛嘔逆,久許乃習,此又足以知龜有不死之法,及為道者效之,可與龜同年之驗也。 史遷與仲弓,皆非妄說者也。 天下之蟲鳥多矣,而古人獨舉斯二物者,明其獨有異於眾故也,睹一隅則可以悟之矣。 」 或難曰:「龜能土蟄,鶴能天飛,使人為須臾之蟄,有頃刻之飛,猶尚不能,其壽安可學乎?」抱朴子答曰:「蟲之能蟄者多矣,鳥之能飛者饒矣,而獨舉龜鶴有長生之壽者,其所以不死者,不由蟄與飛也。 是以真人但令學其道引以延年,法其食氣以絶穀,不學其土蟄與天飛也。 夫得道者,上能竦身於雲霄,下能潛泳於川海。 是以蕭史偕翔鳳以凌虛,琴高乘朱鯉於深淵,斯其驗也。 何但須臾之蟄,須刻之飛而已乎!龍蛇蛟螭,狙猥鼉□,皆能竟冬不食,不食之時,乃肥於食時也。 莫得其法。 且夫一致之善者,物多勝於人,不獨龜鶴也。 故太昊師蜘蛛而結網,金天據九鳸以正時,帝軒俟鳳鳴以調律,唐堯觀蓂莢以知月,歸終知往,乾鵲知來,魚伯識水旱之氣,蜉蝣曉潛泉之地,白狼知殷家之興,鸑鷟見周家之盛,龜鶴偏解導養,不足怪也。 且仙經長生之道,有數百事,但有遲速煩要耳,不必皆法龜鶴也。 上士用思遐邈,自然玄暢,難以愚俗之近情,而推神仙之遠旨。 」 第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抱朴子》
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