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左傳‧昭公元年》:「遷實沈于大夏。 」《定公四年》:「命以唐誥而封于夏虛。 」服虔曰:「大夏在汾、澮之間。 」杜氏則以為太原晉陽縣。 按晉之始見《春秋》,其都在翼。 《括地誌》:「故唐城在絳州翼城縣西二十里。 堯裔于所封,成王滅之,而封太叔也。 」北距晉陽七百餘里,即後世遷都亦遠不相及;況霍山以北,自悼公以後始開縣邑,而前此不見于傳。 又《史記‧晉世家》曰:「成王封叔虞于唐。 」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 翼城正在二水之東,而晉陽在汾水之西,又不相合。 竊疑唐叔之封以至侯緡之滅,並在于翼。 《史記》屢言「禹鑿龍門,通大夏」。 《呂氏春秋》言「龍門未闢,呂梁未鑿」。 河出孟門之上,則所謂大夏者,正今晉、絳、吉、隰之間,《書》所云「維彼陶唐,有此冀方」,而舜之命皋陶曰「蠻夷猾夏」者也,當以服氏之說為信。 又齊桓公伐晉之師,僅及高梁,而《封禪書》述桓公之言,以為西伐大夏,大夏之在平陽明矣。 ○晉都春秋時,晉國本都翼,在今之翼城縣。 及昭侯,封文侯之弟桓叔于曲沃。 桓叔之孫武公滅翼,而代為晉侯,都曲沃;在今聞喜縣。 其子獻公城絳,居之;在今太平縣之南,絳州之北。 歷惠、懷、文、襄、靈、成六公,至景公,遷于新田;在今曲沃縣,當汾、澮二水之間。 於是命新田為絳,而以其故都之絳為故絳。 此晉國前後四都之故跡也。 晉自都絳之後,遂以曲沃為下國。 然其宗廟在焉。 考悼公之立,大夫逆于清原:是次郊外。 庚午,盟而入;辛巳,朝于武宮:是入曲沃而朝于廟。 二月乙酉朔,即位於朝:是至絳都。 而平公之立,亦云「改服修官,于曲沃」,但不知其後何以遂為奕氏之邑。 而欒盈之人絳,范宣子執魏獻子之手,賂之以曲沃,夫以宗邑而與之其臣,聽其所自為。 端氏之封,屯留之徙,其所由來者漸矣。 ○瑕晉有二暇。 其一,《左傳‧成公六年》:「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 」杜氏曰:「郇瑕,古國名。 」《水經注》:「涑水又西南逕瑕城。 」京相曰:「今河東解縣西南五里,有故瑕城」是也。 在今之臨晉縣境,其一,《僖公三十年》:「燭之武見秦伯曰:『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 』」解:「焦、瑕,晉河外五城之二邑。 」《文公十二年》:「晉人、秦人戰于河曲,秦師夜遁,復侵晉人瑕。 」解以河曲為河東蒲阪縣南,則瑕必在河外。 《十三年》:「晉侯使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 」按《漢書‧地理志》:「湖,故曰胡,武帝建元年更名湖。 」《水經‧河水》:「又東逕湖縣故城北。 」酈氏註云:「《晉書》:《地道記》:《太康記》並言:胡縣,漢武帝改作“湖」。 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 古「瑕」、「胡」二字通用。 《禮記》引《詩》:「心乎愛矣,瑕不謂矣。 」鄭氏註云:「暇之言胡也。 瑕、胡音同,故《記》用其字。 」是瑕轉為胡,又改為湖。 而瑕邑即桃林之塞也,今為閿鄉縣治。 而《成公十三年》:「伐秦,成肅公卒於瑕。 」亦此地也,道元以郇瑕之瑕為詹嘉之邑,誤矣。 《信公十五年》:「晉侯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東盡虢略,南及華山。 」正義曰:「自華山之東,盡虢之東界,其間有五城也。 」傳稱焦瑕,蓋是其二。 《成公元年》:「晉侯使瑕嘉平戎于王。 」瑕嘉即詹嘉,以邑為氏。 《僖公十五年》:「暇呂飴甥。 」當亦同此,而解以瑕呂為姓,恐非。 ○九原《禮記.檀弓》:「趙文子與叔譽觀乎九原。 」《水經注》以在京陵縣。 《漢志‧太原郡》:「京陵」,師古曰:「即九京。 」因《記》文「或作九京」而傅會之爾。 古者卿大夫之葬必在國都之北,不得遠涉數百里,而葬于今之平遙也。 《志》以為太平之西南二十五里有九原山,近是。 ○昔陽《左傳‧昭公十二年》:「晉苟吳偽會齊師者假道于鮮虞,遂人昔陽。 秋八月壬午,滅肥,以肥子綿皋歸。 」杜氏謂:「鮮虞,白狄別種,在中山新市縣。 」又謂:「鉅鹿下曲陽縣西有肥{系}城。 」是也。 其曰:「昔陽,肥國都,樂平沾縣東有昔陽城。 」則非也。 疏載劉炫之言,以為:「齊在晉東,偽會齊師,當自晉而東行也。 假道鮮虞,遂入昔陽,則昔陽當在鮮虞之東也。 」今按樂平沾縣在中山新市西南五百餘里,何當假道于東北之鮮虞,而反入西南之昔陽也?既入昔陽,而別言滅肥,則肥與昔陽不得為一,安得以昔陽為肥國之都也?昔陽既是肥都,何以復言鉅鹿下曲陽有肥{系}之城?疑是肥名取于彼也。 肥為小國,境必不遠,豈肥名取鉅鹿之城建都于樂平之縣也?「十五年,苟吳伐鮮虞,圍鼓。 」杜云:「鼓,白狄之別,鉅鹿下曲陽縣有鼓聚。 」炫謂:「肥、鼓並在矩鹿。 昔陽即是鼓都,在鮮虞以東南也。 」《二十二年》傳曰:「晉荀吳使師偽糴者,負甲以息于昔陽之門外,遂襲鼓,滅之。 」則昔陽之為鼓都斷可知矣。 《漢書‧地理志》:「鉅鹿下曲陽。 」應劭曰:「晉荀吳滅鼓,今鼓聚昔陽亭是也。 」《水經注》:「低水東經肥{系}縣之故城南,又東經昔陽城南,本鼓聚。 」《十三州志》曰:「今其城昔陽亭是矣。 」京相曰:「白狄之別也。 下曲陽有鼓聚。 」其說皆同。 《史記‧趙世家》:「惠文王十六年,廉頗將攻齊昔陽,取之。 」夫昔陽在鉅鹿,故屬之齊,豈得越太行而有樂平乎? 第25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日知錄》
第2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