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晉許榮上疏言:「臣間佛者,清遠玄虛之神。 今僧尼往往依傍法服,五戒粗法尚不能遵,而流惑之徒競加敬事,又侵漁百姓,取財為惠,亦未合佈施之道也。 」《洛陽伽藍記》有比丘惠凝死去復活,見閻羅王,閲一比丘,是靈覺寺寶明,自云:「出家之前嘗作隴西太守,造靈覺寺成,棄宮入道。 」閻羅王曰:「卿作太守之日,曲理枉法,劫奪民財。 假作此寺,非卿之力,何勞說此?」付司送人黑門。 此雖寓言,乃居官佞佛者之箴砭也。 梁武帝問達磨曰:「朕自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答曰:「並無功德。 」帝曰:「何以無功德?」答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在彼法中已有能為是言者。 宋明帝以故第為湘宮寺,備極壯麗。 欲造十級浮圖而不能,乃分為二。 新安太守巢尚之罷郡入見,上謂曰:「卿至湘宮寺未?此是我大功德,用錢不少。 」通直散騎侍郎虞願侍側,曰:「此皆百姓賣兒貼婦錢所為,佛若有知,當慈悲嗟憫。 罪高浮圖,何功德之有!」 ○泰山治鬼嘗考泰山之故,仙論起於周末,鬼論起於漢末。 《左氏》、《國語》未有封禪之文,是三代以上無仙論也。 《史記》、《漢書》未有考鬼之說,是元、成以上無鬼論也。 《鹽鐵論》云:「古者庶人,魚寂之祭,士一廟,大夫三,以時有事于五祀,無出門之祭。 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擊鼓,戲倡舞像。 」則出門進香之俗已自西京而有之矣。 自哀、平之際,而讖緯之書出,然後有如《遁甲開山圖》所云:「泰山在左,亢父在右,亢父知生,梁父主死。 」《博物誌》所云:「泰山一曰天孫。 言為天帝之孫,主召人魂魄,知生命之長短者。 」其見于史者,則《後漢書‧方術傳》:「許峻自云:『嘗篤病三年不癒,乃謁泰山請命。 」《烏桓傳》:「死者神靈歸赤山,赤山在遼東西北數千里,如中國人死者魂神歸泰山也。 」《三國志‧管輅傳》謂:「其弟辰曰:‘但恐至泰山治鬼,不得治生人,如何?』」而古辭《怨詩行》云:「齊度游四方,各系泰山錄。 人間樂未央,忽然歸東嶽。 」陳思王《驅車篇》云:「魂神所繫屬,逝者感斯征,」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云:「常恐游岱宗,不復見故人。 」應璩《百一詩》云:「年命在桑榆,東嶽與我期。 」然則鬼論之興,其在東京之世乎? 或曰:「地獄之說,本於宋玉《招魂》之篇。 長人、土伯,則夜叉、羅剎之倫也。 爛土雷淵,則刀山劍樹之地也。 雖文人之寓言,而意已近之矣。 於是魏晉以下之人,遂演其說,而附之釋氏之書。 昔宋胡寅謂閻立本寫地獄變相,而周興、來俊臣得之,以濟其酷,又孰知宋玉之文實為之祖,孔子謂“為誦者不仁」,有以也夫! ○蕃俗信鬼蕃俗信鬼。 匈奴欲殺貳師,貳師罵曰:「我死必滅匈奴?」遂屠貳師以祠。 會連雨雪數月,畜產死,人民疫病,稼不熟,單于恐,為貳師立祠室。 慕容雋斬冉閡于龍城遏陘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蟲大起,人言閔為祟,雋遣使祠之,溢曰悼武天王。 其日大雪。 魏太祖殺和跋,誅其家。 後世祖西巡五原,回幸豺山,校獵,忽遇暴風,雲霧四塞。 世祖怪而問之,群下言跋世居此土,祠塚猶存,或者能致斯變。 帝遣古弼祭以三牲,霧即除散。 後世祖狩之日,每先祭之。 蓋伯有為厲,理固有之。 而蕃俗之畏鬼神,則又不可以常情論矣。 ●卷三十一 ○河東山西河東、山西,一地也。 唐之京師在關中,而其東則河,故謂之河東;元之京師在薊門,而其西則山,故謂之山西:各自其畿甸之所近而言之也。 古之所謂山西即今關中。 《史記‧太史公自序》:「蕭何填撫山西。 」《方言》:「自山而東五國之郊。 」郭璞解曰:「六國惟秦在山西。 」王伯厚《地理通釋》曰:「秦漢之間,稱山北、山南、山東、山西者,皆指太行,以其在天下之中,故指此山以表地勢。 《正義》以為華山之西,非也。 」 ○陝西《續漢‧郡國志》:「陝縣有陝陌,二伯所分,故有陝東、陝西之稱。 」《水經注‧河水》:「又東得七里澗,澗在陝西七里。 」《宋書‧柳元景傳》:「龐季明率軍向陝西七里谷。 」《北史‧魏孝武帝紀》:「高昂率勁騎及帝于陝西。 」《舊唐書‧大宗紀》:「貞觀十一年九月丁亥,河溢,壞陝西河北縣。 」《肅宗紀》:「乾元三年四月庚申,以右羽林大將軍郭英義為陝州刺史、陝西節度潼關防禦等使。 」《肅宗諸子傳》:「杞王亻垂充陝西節度大使。 」《李渤傳》:「澤潞節度使郗士美卒,渤充弔祭使,路次陝西。 」《回紇傳》:「廣平王副元帥郭子儀,領回紇兵馬,與賊戰于陝西。 」皆謂今陝州之西。 後人遂以潼關以西通謂之陝西。 第25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日知錄》
第2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