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時,魏玄同為吏部侍郎,上疏言:「臣聞傅說曰:『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都,樹後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不惟逸豫,惟以理人。 』昔之邦國,今之州縣。 土有常君,人有定主。 自求臣佐,各選英賢,其大臣乃命于王朝耳。 秦並天下,罷侯置守。 漢氏因之,有沿有革,諸侯得自置吏四石已下,其傅、相大官則漢為置之;州郡掾史、督郵、從事,悉任之於牧守。 爰自魏、晉,始歸吏部。 遞相祖襲,以迄于今。 用刀筆以量才,按簿書而察行。 法令之弊,其來已久。 蓋君子重因循而憚改作,有不得已者,亦當運獨見之明,定卓然之議。 如今選司所行者,非上皇之令典,乃近代之權道,所宜遷革,實為至要。 何以言之?夫丈尺之量,所及者蓋短;鐘庚之器,所積者寧多?況天下之大,士人之從,而可委之數人之手乎?假使不如權衡,明如水鏡,力有所極,照有所窮,銓綜既多,紊失斯廣。 又以比居此任,時有非人,豈直愧彼清通,亦將竭其庸妄。 情故既行,何所不至?臟私一啟,以及萬端。 至乃為人擇官,為身擇利,顧親疏而舉筆,看勢要而措情。 加以厚貌深衷,險如壑;擇言觀行,猶懼不周。 今使百行九能析之於一面,具僚庶呂專斷于一司,其亦難矣。 天祚大聖,比屋可封。 咸以為有道恥賤,得時無怠。 諸色入流,歲以千計。 群司列位,坎復增多。 官有常員,人無定限,選集之始,霧積雲屯;擢敘于終,十不收一。 淄澠阿混,玉石難分,用捨去留,得失相半。 撫即事之為弊,知及後之滋失。 夏、殷以前,制度多闕。 周監二代,煥乎可觀。 諸侯之臣不皆命于天子,王朝庶官亦不專于一職。 故穆王以伯ぁ為太仆正,命之曰:『慎簡乃僚,無以巧言令色,便辟側媚,其惟吉士。 』此則令其自擇下吏之文也。 太仆正,中大夫耳,尚以僚屬委之,則三公、九卿亦必然矣。 《周禮》太宰、內史並掌爵祿廢置,司徒、司馬別掌興賢詔事,當是分任于群司,而統之以數職,各自求其小者,而王命其大者焉。 夫委任責成,君之體也。 所委者當,則所用者精。 裴子野有言曰:『官人之難,先王言之尚矣。 居家視其孝友,鄉黨服其誠信,出入觀其志義,居憂歡取其智謀。 煩之以事,以觀其能;臨之以利,以察其廉。 《周禮》始於學校,論之州裡,告諸六事,而後貢之王庭。 其在漢家尚猶然矣。 州郡積其功能,然後為五府所闢;五府舉其掾屬,而升于朝;三公參得除署,尚書奏之天子。 一人身所關者眾,一士之進其謀也詳,故官得其人,鮮有敗事。 魏、晉反是,所失宏多。 』子野所論,蓋區區之宋朝耳。 猶謂不勝其弊,而況于當今乎!臣竊見制書,每令三品、五品薦士,下至九品,亦令舉人,此聖朝側席旁求之意也。 而褒貶未明,莫慎所舉。 且惟賢知賢,聖人篤論;身且濫進,鑒豈知人?今欲務得實才,兼宜擇其舉主,流清以源潔,影端由表正。 不詳舉主之行能,而責舉人之庸濫,不可得已。 《漢書》云:『張耳、陳余之賓客廝役,皆天下俊傑。 』彼之蕞爾,猶能若基,盡得賢取士之術,而但顧望魏、晉之遺風,留意周、隋之敝事,臣竊惑之。 伏願稍回聖慮,特采芻言,略依周、漢之規,以分吏部之選。 即望所用精詳,鮮于差失。 」疏奏不納。 玄宗時,張九齡為左拾遺,上言:「夫吏部尚書、侍郎,以賢而授者也。 雖知人之難,豈不能拔十得五?今膠以格條,據資配職,無得賢之實。 若刺史、縣令,必得其人于管內。 歲當選者,使考才行,可入流品,然後送台,又加擇焉。 以所用多寡為州縣殿最,則州縣慎所舉,可官之才多;吏部因其成,無今日之繁矣。 」 ○都令史《通典》:「晉有尚書都令史八人,秩二百石,與左右丞總知都台事。 宋、齊八人,梁五人,謂之五都令史。 舊用人常輕,武帝詔曰:『尚書五都,職參政要,非但總理眾局,亦乃方軌二丞。 頃雖求才,未臻妙簡;可革用士浪,以盡時彥。 』乃以都令史視奉朝請,其重之如此。 」彼其所謂都令史者,猶為二百石之秩,而間用士流為之。 然南齊陸慧曉為吏部郎。 吏部都令史歷政以來,咨執選事,慧曉任己獨行,未嘗與語。 帝遣人語慧曉曰:「都令史諳悉舊貫,可共參懷。 」慧曉曰:「六十之年,不復能咨都令史,為吏部郎也。 」故當日之為吏部者,多克舉用人之職。 自隋以來,令史之任,文案煩悄,漸為卑冗,不參官品。 至于今世,則品彌卑,權彌重,八柄詔王,乃不在官而在吏矣。 《舊唐書》:「許子儒居選部,不以藻鑒為意,有令史緱直,是其腹心。 每注官,多委令下筆,子儒但高枕而臣,語緱直雲『平配』。 由是補授失序,傳為口實。 」嗟乎,未若今日之以緱直為當官,以平配為著令也。 胥史之權所以日重而不可拔者,任法之弊使之然也,開誠佈公,以任大臣;疏節闊目,以理庶事,則文法省而徑竇清,人材庸而狐鼠退矣。 ○吏胥天子之所恃以平治天下者,百官也。 故曰「臣作朕股肱耳目」,又曰「天工人其代之」。 今奪百官之權而一切歸之吏胥,是所謂百官者虛名,而柄國者吏胥而巳。 郭隗之告燕昭王曰:「亡國與役處,籲,其可懼乎!」秦以任刀筆之吏而亡天下,此固已事之明驗也。 第5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日知錄》
第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