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弟子趙岐注《孟子》,以季孫、子叔二人為孟子弟子。 季孫知孟子意不欲,而心欲使孟子就之,故曰:「異哉,弟子之所聞也。 」子叔心疑惑之,亦以為可就之矣。 「使己為政」以下,則孟子之言也。 又曰:「告子名不害,兼治儒、墨之道者。 嘗學于孟于,而不能純徹性命之理。 」又曰:「高子,齊人也。 學于孟子,鄉道而未明,去而學他術。 」又曰:「盆成括,嘗欲學于孟子,問道,未達而去。 」宋徽宗政和五年,封告子不害東阿伯,高子泗水伯,盆成括萊陽伯,季孫豐城伯,子叔乘陽伯,皆以孟子弟子故也。 《史記索隱》曰:「孟子有萬章、公明高等,並軻之門人。 」《廣韻》又云:「離婁,孟子門人。 」不知其何所本。 元吳萊著《孟子弟子列傳》二卷,今不傳。 《晏子書》稱西郭徒居布衣之士,貧成適嘗為孔子門人,尤誤。 ○荼「荼」字自中唐始變作「荼」,其說已詳之《唐韻正》。 按《困學紀聞》,荼有三:「誰謂荼苦」,苦菜也。 「有女如荼」,茅秀也。 「以薅荼蓼」,陸草也。 今按《爾雅》「荼」「氵荼」字凡五見,而各不同。 《釋草》曰:「荼,苦菜。 」注引《詩》:「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疏云:「此味苦可食之菜,《本草》一名選,一名游冬。 《易緯通卦驗玄圖》雲『苦菜生於寒秋,經冬歷春乃成』,《月令》『孟夏苦菜秀』是也。 葉似苦苣而細,斷之有白汁,花黃似菊。 堪食,但苦耳。 」又曰:「{艹票}、、荼。 」註云:「即{艹刀}。 」疏云:「按《周禮‧掌荼》及《詩》『有女如荼』,皆云:荼,茅秀也;{艹票}也、也其別外。 此二字皆從草、從余。 」又曰:「氵荼,虎杖。 」註云:「似紅草而粗大,有細刺,可以染赤。 」疏云:「氵荼一名虎杖。 陶注《本草》云:田野甚多,壯如大馬蓼,莖斑而葉圓是也。 」又曰:「氵荼,委葉。 」注引《詩》「以{艹休}氵荼蓼。 」疏云:「氵荼一名委葉。 」王肅《說詩》云:「氵荼,陸穢草。 」然則氵荼者原田蕪穢之草,非苦菜也。 今《詩》本「{艹休}」作「薅」。 此二字皆從草從涂。 《釋木》曰:「賈,苦荼。 」註云:「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 今呼早采者為荼,晚取者為茗,一名Η,蜀人名之苦荼。 」此一字亦從草從余。 今以《詩》考之,《邶‧谷風》之「荼苦」,《七月》之「采荼」,《綿》之「堇荼」,皆苦菜之荼也。 又借而為「荼毒」之荼。 《桑柔》、《湯誥》皆苦菜之荼也。 《夏小正》「取荼莠」,《周禮‧地官》「掌荼」,《儀禮‧既夕禮》「茵著用荼,實綏澤焉」,《詩‧鴟》「捋荼」,傳曰:’荼,萑苕也。 ”《正義》曰:「謂之秀穗。 茅之秀,其物相類,故皆名荼也。 」茅秀之荼也,以其白也而象之。 《出其東門》「有女如荼」,《國語》「吳王夫差萬人為方陳,白常、白旗、素甲、白羽之,望之如荼」。 《考工記》:「望而視之,欲其荼白。 」亦茅秀之荼也。 《良耜》之「荼蓼」,委葉之氵荼也。 唯虎杖之氵荼與賈之苦荼不見于《詩》、《禮》,而王褒《僮約》云:「武都買荼。 」張載《登成都白菟樓詩》云:「芳荼冠六清。 」孫楚詩云:「姜桂荼Η出巴蜀。 」《本草衍義》:「晉溫嶠上表,貢荼千斤,茗三百斤。 」是知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 王褒《僮約》,前雲「炮鱉烹荼」,後雲「武都買荼」,注以前為苦菜,後為茗。 《唐書‧陸羽傳》:「羽嗜荼,著經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 」有常伯熊者,因羽論,復廣著茶之功,其後尚茶成風。 時回紇入朝,始驅馬市菜。 至明代,設茶馬御史。 而《大唐新語》言右補闕綦毋性不飲茶,著《茶飲》,序曰:「釋滯消壅,一日之利暫佳;瘠氣侵精,終身之害斯大。 獲益則功歸茶力,貽患則不謂茶災。 豈非福近易知,害遠難見?」宋黃庭堅《茶賦》亦曰:「寒中瘠氣,莫甚于茶。 或濟之鹽,勾賊破家。 」今南人往往有茶癖,而不知其害,此亦攝生者之所宜戒也。 ○《爾雅》「舒雁,鵝。 」註:「今江東呼。 」即「」字。 《左傳》:「魯大夫榮鵝。 」《方言》:「雁自關而東謂之鵝。 」《太玄經》:「裝次二,鵝慘于冰。 」一作「哥鵝。 」司馬相如《子虛賦》:「弋白鵠,連鵝,雙下,玄鶴加。 」《上林賦》:「鴻鵠鴇,鴇鵝屬玉。 」揚雄《反離騷》:「鳳皇翔于蓬者兮,豈鵝之能捷。 」張衡《西京賦》:「鵝鴻軍。 」《南都賦》:「鴻鴇鵝。 」杜甫《七歌》:「前飛鵝後。 」《遼史‧穆宗紀》:「獲鵝,祭天地。 」《元史‧武宗紀》:「禁江西、湖廣、汴梁私捕鵝。 」《山海經》:「青要之山,是多駕鳥。 」郭璞云:「未詳。 或者駢當作『』,其從『馬』者,傳寫之誤爾。 」 第5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日知錄》
第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