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公六年》:「冬,宋人取長葛。 」傳作「秋」。 劉原父曰:「《左氏》日月與經不同者,丘明作書雜取當時諸侯史策之文,其用三正參差不一,往往而迷。 故經所云『冬』,傳謂之『秋』也。 考宋用殷正,則建酉之月,周以為冬,宋以為秋矣。 」 《桓公七年》:「夏,谷伯綏來朝,鄧侯吾離來朝。 」傳作「春」。 劉原父曰:「傳所據者以夏正紀時也。 」 《文公十六年》:「齊公子商人弒其君舍。 」經在九月,傳作七月。 《隱公三年》:「夏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 」若以為周正,則麥禾皆未熟。 《四年》:「秋,諸侯之師敗鄭徒兵,取其禾而還。 」亦在九月之上,是夏正六月,禾亦未熟。 註云:「取者,蓋芟踐之。 」終是可疑。 按傳中雜取三正,多有錯誤。 左氏雖發其例于隱之元年,曰「春王周正月」,而間有失于改定者。 文多事繁,固著書之君子所不能免也。 ○閏月《左氏傳‧文公元年》:「於是閏三月,非禮也。 」《襄公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辰在申,司歷過也,再失閏矣。 」《哀公十二年》:「冬十二月,螽。 仲尼曰:『今火猶西流,司歷過也。 』」並是魯歷。 春秋時,各國之歷亦自有不同者,經特據魯曆書之耳。 《成公十八年》:「春王正月,晉殺其大夫胥童。 」傳在上年閏月。 《哀公十六年》:「春王正月己卯,衛世子蒯聵自戚入于衛,衛侯輒來奔。 」傳在上年閏月。 皆魯失閏之證。 杜以為從告,非也。 《史記》:「周襄王二十六年閏三月,而《春秋》非之。 」則以魯歷為周歷,非也。 平王東遷以後,周朔之不頒久矣,故《漢書‧律歷志》六歷有黃帝、顓頊、夏、殷、周及魯歷,其于左氏之言失閏,皆謂魯歷。 蓋本劉歆之說。 ○王正月《廣川書跋》載《晉姜鼎銘》曰:「惟王十月乙亥。 」而論之曰:「聖人作《春秋》,于歲首則書王說者,謂謹始以正端。 今晉人作鼎而曰『王十月』,是當時諸侯皆以尊王正為法,不獨魯也。 」李夢陽言:「今人往往有得秦權者,亦有『王正月』字。 以是觀之,《春秋》『王正月』,必魯史本文也。 言王者,所以別于夏、殷,並無他義。 劉原父以『王』之一字為聖人新意,非也。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亦于此見之。 」 趙伯循曰:「天子常以今年冬班明年正朔于諸侯,諸侯受之,每月奉月朔甲子以告于廟,所謂稟正朔也,故曰王正月。 」 《左氏傳》曰:「元年春,王周正月。 」此古人解經之善,後人辨之累數百千言而未明者,傳以一字盡之矣。 未為天子,則雖建子而不敢謂之「正」,《武成》「惟一月壬辰」是也。 已為天子,則謂之「正」,而復加「王」以別于夏、殷,《春秋》「王正月」是也。 ○春秋時月並書《春秋》時月並書,于古未之見。 考之《尚書》,如《泰誓》:「十有三年春,大會于孟津。 」《金滕》:「秋,大熟,未獲。 」言時則不言月。 《伊訓》:「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 」《太甲》中:「惟三祀十有二月朔。 」《武成》:「惟一月壬辰。 」《康誥》:「惟三月哉生魄。 」《召誥》:「三月惟丙午フ。 」《多士》:「惟三月。 」《多方》:「惟五月丁亥。 」《顧命》:「惟四月哉生魄。 」《畢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フ。 」言月則不言時。 其他鐘鼎古文多如此。 《春秋》獨並舉時月者,以其為編年之史,有時有月有日,多是義例所存,不容于闕一也。 建子之月而書春,此周人謂之春矣。 《後漢書‧陳寵傳》曰:「天正建子,周以為春。 」元熊朋來《五經說》曰:「陽生於子即為春,陰生於午即為秋,此之謂天統。 」 ○謂一為元楊龜山《答胡康侯書》曰:「蒙錄示《春秋》第一段義,所謂『元』者,仁也;仁,人心也。 《春秋》深明其用,當自貴者始,故治國先正其心。 其說似太支離矣,恐改元初無此意。 三代正朔,如忠質文之尚,循環無端,不可增損也。 鬥綱之端,連貫營室,織女之紀,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曰星紀。 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其時為冬至,其辰為醜。 三代各據一統,明三統常合,而迭為首周環,五行之道也。 周據天統,以時言也;商據地統,以辰言也;夏據人統,以人事言也。 故三代之時,惟夏為正。 謂《春秋》以周正紀事是也,正朔必自天子出,改正朔,恐聖人不為也。 若謂以夏時冠月,如《定公元年》:『冬十月,隕霜殺菽。 』若以夏時言之,則十月隕霜,乃其時也,不足為異。 周十月,乃夏之八月,若以夏時冠月,當曰『秋十月』也。 」 《五代史‧漢本紀》論曰:「人君即位稱元年,常事爾,孔子未修《春秋》其前固已如此。 雖暴君昏主、妄庸之史,其記事先後遠近,莫不以歲月一、二數之,乃理之自然也,其謂一為「元」,蓋古人之語爾。 及後世曲學之士,始謂孔子書『元年』為《春秋》大法,遂以改元為重事。 」徐無黨注曰:「古謂歲之一月亦不雲一而曰『正月』,《國語》言六呂曰『元閒大呂』,《周易》列六爻曰『初九』,大抵古人言數多不雲『一』,不獨謂年為『元』也。 」呂伯恭《春秋講義》曰:「命日以『元』,《虞典》也。 命祀以『元』,《商訓》也。 年紀日辰之首其謂之元,蓋已久矣,豈孔子作《春秋》而始名之哉。 說《春秋》者乃言《春秋》謂一為『元』,殆欲深求經旨,而反淺之也。 」 第2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日知錄》
第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