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魚名也。 亦作鯷。 【本草】鮧魚,即鯷也。 今人皆呼慈音,即是鮎魚。 【爾雅翼】鮧魚偃額,兩目上陳,口方頭大尾小,身滑無鱗,謂之鮎魚,言黏滑也。 ◆又【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正韻】杜兮切,□音題。 與鮷同。 大鮎也。 █鮪 【亥集中】【魚字部】 鮪 【唐韻】榮美切【集韻】【韻會】羽軌切,□音洧。 【說文】鮥也。 【爾雅·釋魚】鮥鮛鮪。 【注】鮪,鱣屬也。 【詩·衛風】鱣鮪發發。 【傳】鮪,鮥也。 【釋文】鮪似鱣,大者名□鮪,小者名鮛鮪。 沈云:江淮間曰鮛,伊洛曰鮪,海濵曰鮥。 【周禮·天官·人】春獻王鮪。 【禮·月令】薦鮪于寢廟。 【陸璣疏】鮪似鱣而青黑,頭小而尖,似鐵兜鍪,口在頷下,大者為王鮪,小者為叔鮪,肉白,味不逮鱣,今東萊遼東謂之尉魚。 互詳鮥字注。 ◆又【類篇】一曰水名。 鞏縣西北臨河有周武山,武王伐紂,使膠革禦之鮪水上,蓋其處也。 相傳山下有穴通江,穴有黃魚,春則赴龍門,故曰鮪岫。 今為河所侵,不知穴之所在。 ◆又【集韻】雲九切,音有。 義同。 █鯀 【亥集中】【魚字部】 鯀 【唐韻】【集韻】【正韻】□古本切,音袞。 【說文】魚也。 【玉篇】大魚也。 ◆又【書·堯典】於,鯀哉。 【傳】鯀,崇伯之名。 【釋文】禹父也。 【廣韻】亦作鮌。 █鰲 【亥集中】【魚字部】 鰲 【廣韻】五勞切【集韻】【韻會】牛刀切,□音敖。 【玉篇】魚名。 【正字通】俗鼇字。 詳黽部鼇字注。 █鯪 【亥集中】【魚字部】 鯪 【廣韻】力膺切【集韻】閭承切,□音陵。 魚名。 【楚辭·天問】鯪魚何所。 【注】鯪魚,鯉也。 【本草】陶隱居云:鯪鯉形似□而短小。 ◆又似鯉魚,有四足。 ◆又【異魚圖贊】吞舟之魚,其名曰鯪。 背腹有刺,如三角菱,罟師畏之,綱羅莫膺。 一說鯪鯉皮曰穿山甲。 ◆又【類篇】一曰獸名。 ◆又石鯪,藥名。 █鰼 【亥集中】【魚字部】 鰼 【唐韻】似入切【集韻】席入切,□音習。 【說文】鰌也。 【爾雅·釋魚】鰼,鰌。 【注】今泥鰌。 【疏】鰼,一名鰌。 穴於泥中。 ◆又【山海經】囂水西流注于河,其中多鰼鰼之魚,其狀如鵲而十翼,鱗在羽端。 其音如鵲,可以禦火。 █鯊 【亥集中】【魚字部】 鯊 【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師加切,□音沙。 與魦同。 【爾雅·釋魚】鯊鮀。 【注】今吹沙小魚。 【疏】鯊,一名鮀。 陸璣云:魚狹而小,嘗張口吹沙。 【通雅】鯊,吹沙小魚,黃皮黑斑,正月先至,身前半闊而扁,後方而狹,陸氏以為狹小,非也。 【詩·小雅】魚麗于罶,鱨鯊。 ◆又海鯊。 【正字通】青目赤頰,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肥美。 六書故曰:海中所產,以其皮如沙得名,哆口無鱗,胎生,大者伐之盈舟。 ◆又【集韻】所嫁切,沙去聲。 義同。 ◆又葉山宜切,音師。 【徐幹·齊都賦】罛鱣鮷,綱鯉鯊,拾□珠,籍蛟蠵。 █鯽 【亥集中】【魚字部】 鯽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 與□同。 魚名。 【本草】形似鯉。 色黑體促,腹大脊隆。 【杜甫詩】鮮鯽銀絲膾。 ◆又【廣韻】子力切【集韻】節力切,□音即。 義同。 ◆又【集韻】疾則切,音賊。 【說文】鰂,或從即作鯽。 詳鰂字注。 █鮓 【亥集中】【魚字部】 鮓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側下切。 與鮺同。 藏魚也。 【釋名】鮓,滓也。 以鹽米釀之如葅,熟而食之也。 ◆又【集韻】助駕切,音乍。 海魚名。 或作蚱。 【博物誌】東海有物,狀如凝血,從廣方員,名曰鮓魚。 無頭目處所,內無藏,衆蝦附之,隨其東西,人煑食之。 █鮡 【亥集中】【魚字部】 鮡 【唐韻】治小切【集韻】直紹切,□音肇。 【說文】魚名。 【廣韻】似鮎而大。 【類篇】似鮎,白色。 【爾雅·釋魚】魾,大鱯。 小者曰鮡。 ◆又【廣韻】【集韻】□田聊切,音迢。 ◆又【集韻】余招切,音遙。 ◆又杜皓切,音道。 義□同。 █鮹 【亥集中】【魚字部】 鮹 【廣韻】所交切【集韻】師交切,□音梢。 海魚,形如鞭鞘。 【本草】鮹魚,腹似馬鞭,尾有兩岐如鞭鞘,故名為鮹。 出江湖。 ◆又【廣韻】相邀切【集韻】思邀切,□音宵。 義同。 █鯅 【亥集中】【魚字部】 鯅 【廣韻】式連切【集韻】屍連切,□音羶。 【玉篇】魚醬。 ◆又【集韻】抽延切,音脠。 ◆又矢忍切,音矧。 義□同。 █鮽 【亥集中】【魚字部】 鮽 【玉篇】與魚切,音余。 魚也。 █鮟 【亥集中】【魚字部】 鮟 【集韻】於旰切,音按。 魚名。 ○按即□字之偽。 █鯈 【亥集中】【魚字部】 鯈 【唐韻】以周切【集韻】夷周切,□音由。 【說文】魚名。 【集韻】與鮋同。 【莊子·秋水篇】鯈魚出遊。 【音義】即白鯈魚也。 【淮南子·覽冥訓】不得其道者,若觀鯈魚。 【注】鯈魚,小魚。 【正字通】俗呼參條魚,長而小,時浮水面,性好遊,故名。 ◆又【山海經】帶山彭水西流至芘湖,其中多鯈魚,其狀如雞赤尾,三尾六足四目,其音如鵲。 ○按與《莊子》《淮南子》別是一種。 ◆又地名。 【左傳·文十七年】將悉敝賦以待于鯈。 【注】鯈,晉鄭之境。 ◆又人名。 《左傳》晉公子伯鯈,後漢劉鯈。 ◆又【廣韻】直由切【集韻】【韻會】□留切【正韻】除留切,□音儔。 義同。 ◆又【集韻】【正韻】□田聊切,音迢。 本作鰷。 詳鰷字注。 第35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康熙字典 下》
第3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