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廣韻】【集韻】【正韻】□胡對切,音潰。 【廣韻】曲也。 【正字通】古無迴字。 蓋回即雷字。 水囘為囘,後人欲別之加辶。 當作迴。 迴字從囘作。 █迵 【酉集下】【辵字部】 迵 【唐韻】【集韻】□徒弄切,音洞。 【廣韻】過也。 【史記·倉公傳】診其脈迵風。 【注】言風洞徹五臟也。 ◆又【玉篇】徒東切,音同。 達也。 【揚子·太□經】中□獨達,迵迵不屈。 【注】中心□獨達,故通而不盡。 考證:〔【揚子·太□經】中□獨達,迵迵不屈。 【注】中心□迵達,故通而不盡。 〕 謹照原注迵達改獨達。 █迷 【酉集下】【辵字部】 迷 【唐韻】莫兮切【集韻】【韻會】緜披切【正韻】綿兮切,□音麛。 【說文】惑也。 【易·坤卦】先迷後得。 【書·舜典】烈風雷雨弗迷。 【詩·小雅】俾民不迷。 █迸 【酉集下】【辵字部】 迸 同逬。 詳後逬字注。 █逇 【補遺】【酉集】【辵字部】 逇 【篇海類編】杜本切,音遁。 注詳迗字。 █跡 【酉集下】【辵字部】 跡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 【說文】步處也。 【廣韻】足跡也。 【左傳·宣十二年】遷大國之跡于鄭。 【前漢·揚雄傳】擬足而投跡。 【淮南子·說山訓】足蹍地而為跡。 ◆又凡功業可見者曰跡。 【書·武成】太王肇基王跡。 【前漢·王褒傳】索人求士者,必樹霸跡。 ◆又凡前人所遺留者曰跡。 【莊子·天運篇】《六經》先王之□跡也。 ◆又凡有所遵循亦曰跡。 【書·蔡仲之命】爾乃邁跡自身。 【注】仲無所因,故曰邁跡。 【前漢·平當傳】深跡其道,而務修其本。 【注】謂求其蹤跡。 ◆又凡有形可見者皆曰跡。 【淮南子·說山訓】循跡者,非能生跡者也。 【唐書·魏徵傳】豈有君臣同心事形跡者。 ◆又循實而考之亦曰跡。 【前漢·功臣表】跡漢功臣。 ◆又【杜欽傳】將以求天心,跡得失也。 ◆又風跡,風化之跡也。 【後漢·朱浮傳】頗欲厲風跡。 ◆又跡射,尋跡而射也。 《前漢·王尊傳》將跡射士千人。 ◆又跡人,官名。 【周禮·地官·跡人注】跡之言跡。 知禽獸處也。 ◆又與跡同。 【文中子·問易篇】心跡之判久矣。 ◆又與蹟通。 【詩·小雅】念彼不蹟。 【注】謂不循故道也。 ◆又葉即略切,音爵。 【陸機·演連珠】火壯則煙微,性充則情約。 是以殷墟有感物之悲,周京無佇立之跡。 【集韻】或作□、□。 考證:〔【前漢·平當傳】深跡其道,而務修其本。 【注】謂循其蹤跡。 〕 謹照原注循改求。 〔【後漢·西域傳】漢有跡射。 〕 謹按後漢西域傳無此語,查係王尊傳,今改前漢王尊傳將跡射士千人。 █迺 【考證】【酉集下】【辵字部】 迺 〔【賈誼·治安策】太子迺生。 〕 謹照原書賈誼治安策改前漢賈誼傳。 █迻 【酉集下】【辵字部】 迻 〔古文〕拪【唐韻】【韻會】弋支切【集韻】余支切,□同移。 【說文】遷徙也。 【楚辭·九歎】屢懲艾而不迻。 ◆又【惜誓】或推迻而苟容兮。 【注】迻,一作移。 【集韻】或作扡、□。 考證:〔【楚辭·九章】屢懲艾而不迻。 〕 謹照原書九章改九歎。 █追 【酉集下】【辵字部】 追 【唐韻】陟隹切【集韻】【韻會】中葵切,□音□。 【廣韻】隨也。 【增韻】逮也。 【玉篇】送也。 【詩·周頌】薄言追之。 【注】謂已發上道而追送之也。 【前漢·韓信傳】公無所追。 追,信詐也。 ◆又【說文】逐也。 【周禮·秋官·士師】掌鄉合,以比追胥之事。 【注】追,追□也。 【左傳·莊十八年】追戎于濟西。 ◆又【玉篇】及也,救也。 【書·五子之歌】雖悔可追。 【注】言雖欲攺悔,其可及乎。 【論語】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左傳·襄九年】圍宋彭城,非宋地,追書也。 【注】追書者,其地已非宋有,追使屬宋也。 ◆又凡上溯已往曰追。 【詩·大雅】聿追來孝。 【左傳·成十三年】追念前勳。 ◆又遂非曰追非。 【前漢·五行志】歸獄不解,茲謂追非。 【注】謂歸過於民,不罪己也。 解,止也。 追非,遂非也。 ◆又國名。 【詩·大雅】其追其貊,奄受北國。 ◆又【集韻】【韻會】【正韻】□都雷切,音堆。 【玉篇】治玉名。 【周禮·天官·追師注】追,治玉石之名。 【詩·大雅】追琢其章。 ◆又毋追,冠名。 【禮·郊特牲】毋追,夏後氏之道也。 《釋文》上音牟下多雷反。 ◆又鐘紐。 【孟子】以追蠡。 ◆又【字彙補】旬為切。 與隨通。 【楚辭·離騷】背繩墨以追曲兮。 【注】追,古與隨通。 ◆又葉馳偽切,音墜。 【司馬相如·上林賦】車騎雷起,殷天動地。 先後陸離,離散別追。 考證:〔【周禮·秋官·士師】掌卿合,以比追胥之事。 〕 謹照原文卿改鄉。 〔又母追,冠名。 【禮·郊特牲】母追,夏後氏之冠也。 【注】母追,讀為牟堆。 別作頧。 〕 謹照原文兩母字□改毋。 冠改道。 注以下改釋文上音牟下多雷反。 〔又與隨通。 【楚辭·九歎】背繩墨以追曲兮。 〕 謹照原書九歎改離騷。 █返 【酉集下】【辵字部】 返 【廣韻】甫遠切【集韻】【韻會】府遠切,□音反。 【說文】還也。 【玉篇】復也。 【前漢·董仲舒傳】返之於天。 【注】謂還歸之也。 ◆又【伍被傳】往者不返。 【注】言不復來也。 ◆又葉補臠切,音扁。 【秦嘉詩】遣車迎子還,空去復空返。 憂來如循環,匪席不可卷。 第2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康熙字典 下》
第2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