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顢 【戌集下】【頁字部】 顢 【廣韻】母官切【集韻】謨官切,□音瞞。 【玉篇】顢頇,大面。 █潁 【巳集上】【水字部】 潁 【唐韻】余頃切【集韻】【韻會】【正韻】庾頃切,□音穎。 水名。 【周禮·夏官·職方氏】荊州,其浸潁湛。 【水經】潁水,出潁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 ◆又【前漢·地理志】潁陽、潁陰、臨潁、三縣皆屬潁川郡。 ○按《正字通》入頁部,今依《說文》,凡熲穎□潁俱改入火禾木水等部。 █顓 【戌集下】【頁字部】 顓 【唐韻】職緣切【集韻】朱湍切【正韻】朱緣切,□音專。 【說文】頭顓顓謹貌。 ◆又【韻會】顓,蒙也。 ◆又古帝號。 【玉篇】昌意生高陽,是為帝顓頊。 顓者,專也。 頊者,正也。 言能專正天之道也。 ◆又顓頊,星名。 詳頊字注。 ◆又顓臾,國名。 ◆又姓。 【神仙傳】太□女顓頊和。 ◆又顓孫,複姓。 ◆又與專通,獨也。 【史記·□涉世家】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 【前漢·高後紀】上將軍祿、相國產顓兵秉政。 【班固·典引】豈其為身而有顓辭。 ◆又圜貌也。 【前漢·賈捐之傳】顓顓獨居一海之中。 【注】顓與專同。 專專,猶區區也。 一曰圜貌。 考證:〔又與團通。 〕 謹按玉篇廣韻韻會顓字均無團音,亦不言與團通。 今據下所引漢書注改又圜貌也。 █頏 【戌集下】【頁字部】 頏 【廣韻】胡郞切【韻會】寒剛切【正韻】胡岡切,□音航。 【韻會】鳥飛貌。 本作□。 上曰翓,下曰頏。 今文通作頡頏。 【詩·邶風】燕燕于飛,頡之頏之。 【傳】飛而上曰頡,飛而下曰□。 ◆又或作□。 【揚雄·長楊賦】魚頡而鳥□。 ◆又【集韻】【正韻】□居郞切,音剛。 【說文】人頸也。 本作亢。 或作骯。 ◆又上聲。 【集韻】戶朗切【韻會】下黨切,□音沆。 聲也。 同吭。 ◆又【集韻】口朗切,音忼。 亦與吭同。 咽也。 ◆又舉朗切,音□。 義同。 ◆又去聲。 【廣韻】苦浪切,音抗。 咽頏。 ◆又【集韻】【韻會】□下浪切,杭去聲。 【五音集韻】鳥咽也。 考證:〔【揚雄·長楊賦】魚吉而鳥□。 〕 謹按句出甘泉賦。 魚吉照原文改為魚頡。 █頂 【戌集下】【頁字部】 頂 【唐韻】【集韻】【韻會】□都挺切,音鼎。 【說文】顛也。 【廣韻】頂□,頭上。 【揚子·方言】顛頂,上也。 【易·大過】過涉滅頂。 籀作□。 或作顁。 █頌 【戌集下】【頁字部】 頌 【廣韻】【集韻】【韻會】□余封切,音容。 【說文】貌也。 【前漢·儒林傳】魯徐生善為頌。 ◆又唐生、褚生應博士弟子選詣博士,摳衣登堂,頌禮甚嚴。 【注】□與容同。 ◆又從頌,與從容同。 【史記·魯仲連傳】世以鮑焦為無從頌而死者,皆非也。 【注】音從容。 ◆又【前漢·□法志】年八十以上,八歲以下,當鞠繫者頌繫之。 【注】謂寬容之,不桎梏也。 ◆又公也。 【前漢·吳王濞傳】它郡國吏欲來捕亡人,頌共禁不與。 【注】頌,猶公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似用切,音誦。 【正韻】稱述也。 【釋名】稱頌成功謂之頌。 ◆又頌,容也。 敘說其成功之形容也。 【韻會】徐曰:此容儀字。 歌誦者,美盛德之形容,故通作頌。 後人因而亂之,以此為歌頌字。 【禮·少儀】頌而無讇。 【注】頌謂將順其美。 ◆又磬名。 【儀禮·大射儀】西階之西頌磬。 【注】言成功曰頌。 西為陰中,萬物之所成,是以西方鐘磬謂之頌。 ◆又琴名。 【左傳·襄二年】使擇美檟,以自為櫬與頌琴。 ◆又占兆之詞。 【周禮·春官·大卜】其頌,皆千有二百。 【注】頌謂繇也。 ◆又姓。 ◆又【韻補】葉牆容切,音從。 【揚雄·河東賦】麗鉤芒與驂蓐收兮,殷□冥及祝融。 敦衆神使式□兮,奮六經以攄頌。 考證:〔【前漢·儒林傳】魯儒生,善為頌。 〕 謹照原文魯儒生改魯徐生。 〔【前漢·吳王濞傳】它郡國吏,欲采捕亡人,頌共禁不與。 【注】頌,猶公也。 〕 謹照原文采捕改來捕。 █頗 【戌集下】【頁字部】 頗 【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音坡。 【玉篇】不平也,偏也。 【書·洪範】無偏無陂。 【釋文】舊本作頗,音普多反。 【又】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 【傳】在位不敦平,則下民僭差。 ◆又【多方】爾乃惟逸惟頗,大遠王命。 【韻補】古義字皆音俄,周官注亦音俄,故古文尚書本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以葉俄音。 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為又,攺頗為陂,以從今音,古音遂湮滅矣。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普火切,音叵。 【博雅】少也。 ◆又差多曰頗多,良久曰頗久,多有曰頗有。 【史記·叔孫通傳】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親就之。 ◆又【廣韻】【集韻】□普過切,音破。 【集韻】偏也。 一曰疑辭。 ◆又【集韻】蒲麋切,音皮。 薳頗,楚人名,見左傳。 考證:〔【韻補】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為叉〕 謹按文義叉改又。 〔【釋名】少也。 〕 謹按語出博雅,今將釋名改為博雅。 █頸 【戌集下】【頁字部】 頸 【唐韻】居郢切【集韻】【韻會】經郢切【正韻】居影切,□音景。 【說文】頭莖也。 【釋名】頸,徑也,徑鋌而長也。 【廣韻】頸在前,項在後。 【禮·玉藻】頭頸必中。 ◆又凡物之領皆曰頸。 【禮·玉藻】韠其頸五寸。 【注】頸,中央也。 ◆又【史記·天官書】七星頸為員官,主急事。 【正義】七星為頸,一名天都,以明為吉,暗為凶。 宋均云:頸,朱鳥頸也。 第14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康熙字典 下》
第1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