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 【酉集中】【貝字部】 贊 【唐韻】【集韻】【韻會】□則旰切,音讚。 【說文】見也。 從貝從兟。 【注】徐鉉曰:兟,音詵,進也。 執贄而進,有司贊相之。 ◆又【易·說卦】幽贊于神明。 【注】贊,明也。 【疏】贊者,佐而助成,而令微者得著,故訓為明也。 ◆又【書·大禹謨】益贊于禹曰。 【傳】贊,佐也。 【儀禮·士冠禮】少退贊命。 【家語】游夏不能贊一辭。 ◆又【書·臯陶謨】贊贊襄哉。 【傳】亦贊奏上古行事而言之。 【疏】進習上古行事,贊成其辭而言之也。 ◆又進也。 【前漢·東方朔傳】朔自讚曰。 【注】師古曰:贊,進也。 ◆又【廣韻】出也,助也。 ◆又姓。 【呂氏春秋】相馬贊君。 ◆又葉則縣切,音箭。 【蘇軾·謝吳山神文】禱于有神,陰假其便。 不愆于素,或出幽贊。 █贈 【酉集中】【貝字部】 贈 【廣韻】【正韻】□昨亙切,音□。 【說文】玩好相送也。 【詩·鄭風】親佩以贈之。 【傳】贈,送也。 【儀禮·聘禮】公使卿贈,如覿幣。 【禮·檀弓】何以贈我。 ◆又【詩·大雅】以贈申伯。 【傳】贈,增也。 【疏】凡贈遺者,所以增長前人,贈之財,使富增於本,贈之言,使行增於義,故雲贈增也。 ◆又【正字通】借封前人官稱曰誥贈,恩頒自朝廷也。 ◆又【詩·鄭風】知子之來之,親佩以贈之。 【朱傳】贈,音則。 來,音力。 【毛詩古音考】來音釐,贈疑是貽字之誤。 未知孰是,存以備考。 █賅 【酉集中】【貝字部】 賅 【廣韻】古哀切【集韻】柯開切,□音該。 贍也。 【玉篇】奇也,非常也。 亦作侅。 █貝 【酉集中】【貝字部】 貝 【唐韻】【集韻】【韻會】□博蓋切,音□。 【埤雅】貝以其背用,故謂之貝。 【說文】海介蟲也。 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 【爾雅·釋魚】貝居陸贆,在水者蜬,大者魧,小者□。 【注】大貝如車渠,細貝亦有紫色者。 【又】余貾黃白文。 【注】黃為質,白文為點。 【又】余泉白黃文。 【注】白為質,黃為文點,今紫貝也。 【又】蚆博而頯。 【注】頯者,中央廣兩頭銳。 【又】蜠大而險。 【注】險者,謂汙薄。 【疏】此辨貝居陸,居水,大小文采不同之名也。 【相貝經】朱仲受之於琴高,以遺會稽大守嚴助,其略曰:貝盈尺,狀如赤電黑雲曰紫貝,赤質紅章曰珠貝,青地綠文曰綬貝,黑文黃畫曰霞貝。 下此有浮貝、濯貝、皭貝、慧貝。 ◆又【山海經】陰山漁水中多文貝,邽山濛水多黃貝。 【易·震卦】億喪貝。 【注】貝,資貨糧用之屬也。 【書·盤庚】具乃貝玉。 【疏】貝者,水蟲。 古人取其甲以為貨,如今之用錢然。 ◆又【顧命】大貝。 【傳】大貝如車渠。 【史記·平準書】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 【注】《食貸志》有十朋五貝,皆用為貨,各有多少,兩貝為朋,故直二百一十六。 ◆又錦名。 【書·禹貢】厥篚織貝。 【疏】貝,錦名。 【詩·小雅】萋兮斐兮,成是貝錦。 ◆又樂器。 【正字通】梵貝,大可容數斗,乃蠡之大者,南蠻吹以節樂。 ◆又飾也。 【詩·魯頌】貝冑朱綅。 【傳】貝冑,貝飾也。 【疏】貝甲有文章,故以為飾。 ◆又州名。 【廣韻】周置貝州,以貝丘為名。 ◆又姓。 【玉篇】貝氏,出清河貝丘。 《姓苑》:古有賢者貝獨坐,唐有貝韜。 ◆又【正韻】邦妹切,音背。 義同。 ◆又【集韻】敗古作貝。 注詳攴部七畫。 █貞 【酉集中】【貝字部】 貞 〔古文〕□【唐韻】陟盈切【集韻】【韻會】知盈切,□音禎。 【說文】卜問也。 從卜,貝,以為贄。 【徐曰】《周禮》有大貞禮,謂卜人事也。 ◆又【易·乾卦】元亨利貞。 【疏】貞,正也。 ◆又【文言】貞者,事之幹也。 【書·太甲】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疏】天子有大善,則天下得其正。 ◆又【書·洪範】曰貞,曰悔。 【傳】內卦曰貞,外卦曰悔。 ◆又【禮·檀弓】故謂夫子貞惠文子。 【疏】諡法,外內用情曰貞。 ◆又【釋名】貞,定也。 精定不動惑也。 ◆又木名。 【本草】女貞,木名。 蘇頌曰:女貞,負霜蔥翠,故貞女慕其名。 一名冬青。 █貟 【酉集中】【貝字部】 貟 【唐韻】【集韻】【韻會】□于權切,音圓。 ○按《說文》字從口從貝,于權切。 物數也。 徐鍇曰:古以物為貨,故數之,無雲音。 《廣韻》《集韻》從厶從貝,亦訓物數。 引《說文》于權切,又入文韻,音雲。 ◆又去聲,音運。 疑從口從厶本屬一字,《說文》止一切,而後人增廣其音。 及楊慎曰雲與貟古今字,雲乃貟之省文。 引《詩·鄭風》聊樂我貟。 《釋文》貟,本亦作雲。 則從厶從口顯屬二字。 然員字或本通雲,必曰雲從貟省,終無考據,恐近穿鑿。 今從《正字通》,字雖分列,從口者入口部,從厶者入貝部。 仍依《說文》義。 詳口部員字注。 █負 【酉集中】【貝字部】 負 【唐韻】房久切【集韻】【韻會】扶缶切,□音婦。 【說文】恃也。 從人守貝,有所恃也。 【史記·魏其武安侯傳】武安負貴而好權。 ◆又【說文】一曰受貸不償。 【前漢·鄧通傳】通家尚負責數鉅萬。 ◆又【釋名】負,背也。 置項背也。 【玉篇】擔也。 或作偩。 【廣韻】荷也。 【易·解卦】負且乗,致□至。 【詩·大雅】是任是負。 【左傳·莊二十年】弛於負擔。 ◆又背也。 【禮·明堂位】天子負斧,依南鄉而立。 【注】負之言背也。 ◆又依也。 【孟子】虎負嵎。 【趙岐注】虎依嵎而怒。 第6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康熙字典 下》
第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