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揚子·方言】凡物盛,多謂之寇。 【郭璞注】今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鳧。 ◆又姓。 宋有寇準。 【歐陽氏曰】俗作□,非。 考證:〔【郭璞注】今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 〕 謹照原文寇字下增鳧字。 █□ 【寅集上】【宀字部】 □ 【玉篇】古文容字。 注見七畫。 █□ 【寅集上】【宀字部】 □ 【字彙】息井切,音惺。 悟也。 【正字通】通作惺,亦借作醒。 █□ 【寅集上】【宀字部】 □ 【廣韻】【集韻】□古拜切,音戒。 【博雅】獨也。 【揚子·方言】待也,畜無偶曰□。 █□ 【寅集上】【宀字部】 □ 【廣韻】巨嬌切【集韻】渠嬌切,□音喬。 【玉篇】寄也,客也。 ◆又【韻會】寓也,本作僑。 【集韻】別作□。 █□ 【寅集上】【宀字部】 □ 【集韻】思積切,音昔。 夜也。 【正字通】按夕通作昔,今從昔,加宀,無義。 █□ 【寅集上】【宀字部】 □ 【唐韻】於計切【集韻】壹計切,□音翳。 【說文】靜也。 【倉頡篇】安也。 ◆又【廣韻】烏結切【集韻】【類篇】詰結切,□音洩。 義同。 █ 瓦字部 █瓦 【午集上】【瓦字部】 瓦 【唐韻】【集韻】【正韻】□五寡切,音邷。 【說文】土器已燒之總名。 【廣韻】古史考,夏時昆吾氏作瓦。 【史記·龜箂傳】桀為瓦室。 【注】世本曰:昆吾作陶。 張華博物記亦云:桀作瓦,蓋是昆吾為桀作也。 【史記·廉頗傳】秦軍鼓譟勒兵武安,屋瓦盡震。 【正字通】後世瓦制不古,其類非一。 漢武故事,起神屋以銅為瓦,漆其外。 ◆又吳國傳,大秦國王宮殿水精為瓦。 ◆又明皇親錄,虢國夫人恩寵傾一時,奪韋嗣立宅,以廣其居。 後復歸韋氏,因大風折屋,墜堂上,不損。 視之,瓦皆堅木也。 ◆又王縉傳:五臺山祠鑄銅為瓦,金塗之。 ◆又【詩·小雅】載弄之瓦。 【傳】瓦,紡塼也。 ◆又【儀禮·燕禮】公尊瓦大兩。 【注】大音泰。 瓦大,有虞氏之尊也。 ◆又【左傳·昭二十六年】射之中楯瓦。 【注】瓦,楯脊。 ◆又瓦合。 【禮·儒行】毀方而瓦合。 【注】呂氏曰:陶者為瓦,必圓而割,分之則瓦,合之則圓,而不失其瓦之質。 ◆又瓦解。 【史記·匈奴傳】其困敗則瓦解雲散矣。 ◆又人名。 【左傳·昭二十三年】楚囊瓦為令尹。 【注】囊瓦,子囊之孫子常也。 ◆又地名。 【春秋·隱八年】宋公齊侯衛侯盟于瓦屋。 【注】瓦屋,周地。 ◆又【定八年】公會晉師于瓦。 【注】瓦衛地。 【後漢·郡國志】東郡有瓦亭。 ◆又【廣韻】五化切【集韻】吾化切,□音迓。 【廣韻】泥瓦屋。 【集韻】施瓦於屋也。 ◆又【集韻】【韻會】□五委切,音頠。 屋甃也。 【莊子·駢拇篇】駢於辯者,纍瓦結□竄句。 【注】瓦,五委反。 當作丸。 ◆又【韻補】葉阮古切,音五。 【韓愈·元和聖德詩】皇帝儉勤,盥濯陶瓦。 斥遣浮華,好此絺紵。 █□ 【午集上】【瓦字部】 □ 【廣韻】戶經切【集韻】乎經切,□音形。 似鐘而頸長。 一曰酒器。 ◆又【集韻】何耕切,音莖。 義同。 【類篇】或作□。 █瓳 【午集上】【瓦字部】 瓳 【廣韻】戶吳切【集韻】洪孤切,□音胡。 【廣韻】□瓳。 【博雅】瓳,甎也。 █瓨 【午集上】【瓦字部】 瓨 【唐韻】【集韻】□古雙切,音江。 【說文】似罌,長頸,受十升。 【前漢·貨殖傳】醯醬千瓨。 【注】師古曰:瓨,長頸甖也。 受十升。 ◆又【集韻】乎攻切,音□。 義同。 ◆又胡江切,音夅。 與缸同。 ◆又寒剛切,音斻。 【博雅】甁也。 ◆又胡公切,音洪。 陶器。 █瓭 【午集上】【瓦字部】 瓭 【廣韻】【集韻】□都感切,音黕。 【博雅】瓭,甁也。 ◆又【集韻】一曰瓦屬。 ◆又【集韻】持林切,音沈。 【揚子·方言】甖,靈桂之郊謂之□。 其小者謂之瓭。 【釋文】都感反,亦音沈。 ◆又都含切,音耽。 大甖。 可受一石。 █瓪 【午集上】【瓦字部】 瓪 【唐韻】布綰切【集韻】補綰切,□音版。 【說文】敗也。 ◆又【集韻】一曰牝瓦。 ◆又【廣韻】博管切【集韻】補滿切,□音粄。 ◆又【集韻】甫遠切,音反。 義□同。 █瓫 【午集上】【瓦字部】 瓫 【集韻】步奔切,與盆同。 盎也。 ◆又與湓同。 水溢也。 【前漢·溝洫志】河水湓溢。 【晉書·食貨志】水澇瓫溢。 █瓬 【午集上】【瓦字部】 瓬 【唐韻】分兩切【集韻】【韻會】甫兩切【正韻】妃兩切,□音倣。 【說文】周家摶埴之工也。 【徐注】摶,團也。 埴,黏土也。 引周禮冬官考工記,瓬人為簋豆。 ○按《周禮》今本作旊。 ◆又【字彙補】人名。 宋王安石姪瓬字元鈞,旋字元龍,皆以不附安石而貶。 █瓮 【午集上】【瓦字部】 瓮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貢切,翁去聲。 【說文】罌也。 【博雅】瓮,甁也。 【揚子·方言】趙魏之郊謂之瓮。 【抱朴子喻蔽卷】四瀆之濁,不方瓮水之清。 巨象之瘦,不同羔羊之肥。 【集韻】或作甕。 (甕)【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貢切,同瓮。 【玉篇】甖也。 【韻會】沒甁也。 【易·井卦】井谷射鮒,甕敝漏。 【禮·檀弓】醯醢百甕。 【李斯上秦始皇書】夫擊甕扣缶,彈箏搏髀,而歌呼鳴鳴,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 ◆又【禮·儒行】蓬戶甕牖。 【疏】甕牖者,謂牖牕圓如甕口也。 ◆又云:以敗甕口為牖。 【莊子·讓王篇】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 【注】屈桑條為戶樞,破甕為牖,各一室也。 第32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康熙字典 中》
第3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