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地名。 【前漢·武帝紀】罷儋耳真番郡。 【注】師古曰:儋耳,本南越地,真番,本朝鮮地,皆武帝所置也。 【後漢·明帝紀】西南哀牢,儋耳,僬僥諸種,前後貢獻。 【注】楊浮異物誌曰:儋耳,南方夷,生則鏤其頰皮,連耳匡分為數枝,狀如雞腸,纍纍下垂至肩。 ◆又山名。 【書·禹貢】熊耳外方桐柏。 【疏】熊耳山,在弘農盧氏縣東,伊水所出。 【荊州記】順陽益陽二縣,東北有熊耳山,東西各一峯,如熊耳狀,因以為名。 【齊語】踰大行與闢耳之谿。 【注】闢耳,山名。 【史記·封禪書】束馬懸車,上□耳之山。 【注】□耳,山名在河南太陽。 ◆又草名。 【詩·周南】采采卷耳。 【傳】卷耳,苓耳也。 廣雅云:枲耳也。 【疏】生子如婦人耳中璫,或謂之耳璫,幽州人謂之爵耳。 【博雅】□耳,馬莧也。 ◆又獸名。 【博雅】李耳,虎也。 ◆又綠耳,周穆王駿馬名,俗作騄駬。 魏時西□獻千里馬,色白,兩耳黃,名黃耳。 【山海經】丹熏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鼠,而兔首麋身,其音如獋犬,以其尾飛,名曰耳鼠【注】即鼯鼠,飛生鳥也。 【崔豹·古今注】狗,一名黃耳。 ◆又蟲名。 【爾雅·釋蟲】螾□入耳。 【疏】今蚰蜒,喜入耳者。 【揚子·方言】蚰□,自關而東謂之螾□,或謂之入耳。 ◆又曾孫之孫曰耳孫。 【前漢·惠帝紀】內外公孫耳孫。 【注】應劭曰:耳孫者,□孫之孫也。 去曾高遠,但耳聞之。 ◆又【集韻】【韻會】□如蒸切,音仍。 【前漢·惠帝紀】耳孫。 【注】晉灼曰:耳孫,□孫之曾孫也。 師古曰:爾雅,仍孫從己而數,是為八葉。 與晉說相同。 仍耳聲相近,蓋一號也。 ◆又【諸侯王表】□孫之子耳孫。 【注】耳音仍。 ◆又【集韻】仍拯切,仍上聲。 關中河東讀耳作此音。 考證:〔【博雅】耳,馬莧也。 〕 謹按原文作□耳馬莧也,謹於耳上增□字。 █耴 【未集中】【耳字部】 耴 【廣韻】魚乙切【集韻】逆乙切,□音□。 【廣韻】聱耴,魚鳥狀也。 【左思·吳都賦】魚鳥聱耴。 【注】倉頡篇曰:聱耴,衆聲也。 ◎按字彙質涉切,非。 詳下□字注。 █耵 【未集中】【耳字部】 耵 【廣韻】都挺切,音頂。 耵聹,耳垢。 ◆又【集韻】湯丁切,音聽。 義同。 █耶 【未集中】【耳字部】 耶 【廣韻】以遮切【韻會】余遮切【正韻】于遮切,□音邪。 【玉篇】俗邪字。 【正韻】語助。 ◆又疑辭。 ◆又【增韻】俗謂父曰耶。 【古木蘭詩】卷卷有耶名。 【杜甫詩】見耶背面啼。 ◆又【荀子·議兵篇】莫耶長刃利鋒。 【正字通】吳大夫莫耶作寶刃,因謂刃為莫耶。 或曰幹將莫耶,當時鑄刃者夫婦之名,故雄刃名幹將,雌刃名莫耶。 ◆又【史記·淳于髠傳】汙耶下地。 【說苑】作汙邪。 ◆又【正韻】徐嗟切,音邪。 【荀子·成相篇】耶枉僻囬失道途。 ◆又【韻補】葉余嗟切,音近倭。 【韓愈·施先生墓誌銘】縣曰萬年,原曰神禾。 高四尺者,先生墓耶。 █耷 【未集中】【耳字部】 耷 【集韻】德盍切,音□。 大耳曰耷。 █聞 【未集中】【耳字部】 聞 〔古文〕□□□□【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 【說文】知聞也。 【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 【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 【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雲。 ◆又【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 【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又姓。 【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 明尚書聞淵。 ◆又聞人,複姓。 【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為太尉。 【注】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又獸名。 【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 ◆又【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音問。 【韻會】聲所至也。 【詩·小雅】聲聞于天。 【書·呂□】□發聞惟腥。 【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又【廣韻】名達。 【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 【詩·大雅】令聞令望。 【朱注】令聞,善譽也。 ◆又通作問。 【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又【韻補】葉無沿切,音近眠。 【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 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 還音旋。 █聳 【未集中】【耳字部】 聳 【正韻】息勇切,聳本字。 (聳)【廣韻】息拱切【集韻】筍勇切【韻會】荀勇切【正韻】息勇切,□音竦。 【揚子·方言】聳,聾也。 生而聾,陳楚江淮之間謂之聳。 【注】言無所聞,常聳耳也。 ◆又高也。 【韓愈·會合聯句】刃心知未死,詩思猶孤聳。 ◆又【揚子·方言】聳,欲也。 荊吳之間曰聳。 自關而西,秦晉之間相勸曰聳。 ◆又【揚子·方言】聳,悚也。 【注】謂警聳也。 【左傳·成十四年】大夫聞之,無不聳懼。 【楚語】昔殷武丁,能聳其德。 【注】聳,敬也。 ◆又【集韻】雙講切,音。 義同。 █耼 【未集中】【耳字部】 耼 【唐韻】他酣切【集韻】【韻會】他甘切,□音舑。 【說文】耳曼也。 【徐曰】耳無郭也。 【廣韻】耳漫無輪。 ◆又【韻會】祝耼,老耼,人名。 【左傳·隱九年】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耼逐之。 【注】祝耼,鄭大夫。 【前漢·揚雄傳】棄由耼之所珍兮。 【注】師古曰:耼,老耼也。 ◆又國名。 【左傳·僖二十三年】管蔡郕霍,魯衛毛耼。 【周語】耼由鄭姬。 【注】耼,姬姓。 ◆又【正韻】都甘切【正韻】都含切,□音耽。 第41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康熙字典 上》
第4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