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正字通】音曠。 【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廣焉。 【注】廣,開泰貌。 ◆又與曠通。 【前漢·五行志】師出過時之謂廣。 ◆又姑黃切,音光。 【爾雅·釋獸】回毛在背,闋廣。 【疏】伯樂相馬法,旋毛在背者名闋廣。 【音義】廣,音光。 ◆又【韻補】葉果五切,音古。 【禮·樂記】今夫古樂,進旅退旅,和正以廣,弦匏笙簧,會守拊鼓,始奏以文,復亂以武。 █庇 【寅集下】【廣字部】 庇 【廣韻】【集韻】□必至切,比去聲。 【爾雅·釋言】庇庥,廕也。 【疏】庇,蔽也。 【禮·表記】有庇民之大德。 【左傳·襄三十一年】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 ◆又【集韻】通作芘。 【莊子·養生主】隱將芘其所籟。 ◆又覆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弓長六尺謂之庇軹,五尺謂之庇輪,四尺謂之庇軫。 【注】庇謂覆幹也。 ◆又【揚子·方言】寄也,齊衛宋魯□晉汝潁荊州江淮之間曰庇,或曰寓。 ◆又【集韻】兵媚切,音秘。 義同。 ◆又頻脂切,音琵。 地名。 █廡 【寅集下】【廣字部】 廡 【唐韻】文甫切【集韻】罔武切【韻會】罔甫切,□無上聲。 【說文】堂下周屋。 【釋名】大屋曰廡。 廡,幠也。 幠,覆也。 幷冀人謂之庌。 【前漢·竇嬰傳】□賜金廊廡下。 【注】廡,門屋也。 ◆又【集韻】微夫切,音無。 蕃廡,草木盛貌。 【書·洪範】庶草蕃廡。 ◆又讀上聲。 【晉語】詩曰黍不為黍,不能蕃廡。 【注】廡音武。 ◆又與甒通。 【儀禮·士冠禮】側尊一甒。 【注】古文甒作廡。 考證:〔【士喪禮】甒禮在服。 〕 謹按此出士冠禮。 原文側尊一甒為句,醴為句,在服北為句,非以甒禮在服為句也。 謹照原文改士冠禮側尊一甒。 █庎 【寅集下】【廣字部】 庎 【集韻】居拜切,音介。 所以庋食器也。 【六書故】庎,庋版,令足流水以受滌濯。 今人設之於廚。 【集韻】或作楐。 █庍 【寅集下】【廣字部】 庍 【廣韻】方卦切,音拜。 【玉篇】到別也。 █庂 【寅集下】【廣字部】 庂 【篇韻】阻力切,音側。 赤庂,漢錢名。 【前漢·食貨志】公卿請令京師鑄官,赤庂一當五。 其後二歲,赤庂錢賤,民不便,又廢。 【注】應劭曰:所謂子紺錢也。 如淳曰:以赤銅為其郭。 今錢郭見有赤者,不知作法雲何也。 █庡 【寅集下】【廣字部】 庡 【廣韻】於豈切,音扆。 【玉篇】徘徊也。 ◆又【廣韻】藏也。 【集韻】或作□。 █庩 【寅集下】【廣字部】 庩 【集韻】同都切,音荼。 【玉篇】□也。 ◆又【廣韻】庯庩,屋不平。 ◆又【廣韻】他胡切【集韻】通都切,□音瑹。 義同。 █庯 【寅集下】【廣字部】 庯 【廣韻】博孤切【集韻】奔模切,□音逋。 ◆又【集韻】庯庩,屋不平也。 █廁 【寅集下】【廣字部】 廁 【唐韻】【集韻】【韻會】初吏切【正韻】初寺切,□颸去聲。 【說文】廁,清也。 【玉篇】圊溷也,親也。 【釋名】廁,言人親在上,非一也。 或曰溷,言溷濁也。 或曰圊,至穢之處,宜常修治使潔清也。 【史記·項羽紀】沛公起如廁。 ◆又牀邊側謂之廁。 【前漢·汲黯傳】衛青侍中,上常踞廁視之。 【注】應劭曰:牀邊側也。 ◆又【韻會】高岸夾水曰廁。 【前漢·劉向傳】北臨廁。 【注】服虔曰:廁側近水。 ◆又【廣韻】間也,次也。 【史記·樂毅傳】廁之賔客之中。 ◆又【集韻】察色切,音測。 側也。 【莊子·外物篇】廁足而墊之。 █廚 【寅集下】【廣字部】 廚 【唐韻】直株切【集韻】【韻會】重株切,□音躕。 【說文】庖屋也。 【孟子】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又【玉篇】主也。 【後漢·黨錮傳】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毋班,秦周,蕃嚮,王章,為八廚。 廚者,言能以財救人也。 ◆又櫝也。 【晉書·顧愷之傳】愷之嘗以一廚畫寄桓□。 【南史·齊陸澄傳】王儉戲之曰:陸公書廚也。 ◆又馗廚,菌也。 【爾雅·釋草】中馗菌。 【注】地蕈也。 今江東人名為土菌。 亦曰馗廚。 ◆又木名。 【集韻】斯條國有廚木,汁肥,可用之煑餅。 【廣韻】俗作廚。 █廳 【寅集下】【廣字部】 廳 【廣韻】他丁切【集韻】湯丁切【正韻】他經切,□音汀。 【廣韻】廳,屋也。 【集韻】古者治官處,謂之聽。 事後語省,直曰聽,故加廣。 【增韻】聽事,言受事察訟於是。 漢晉皆作聽,六朝以來,乃始加廣。 █庭 【寅集下】【廣字部】 庭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亭。 【說文】宮中也。 【玉篇】庭,堂階前也。 【易·節卦】不出戶庭,無咎。 【周禮·天官·閽人】掌埽門庭。 ◆又官名。 【周禮·秋官】庭氏。 【注】主射夭鳥,令國中清潔如庭者也。 ◆又【爾雅·釋詁】直也。 【疏】庭條,直也。 【詩·小雅】播厥百穀,既庭且碩。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庭州,貞觀十四年置,長安二年,為北庭都護府,有後庭縣。 【廣韻】即漢車師後王庭之地,本烏孫國土,其前王庭,即交河縣也。 ◆又天庭,星名。 【石氏星傳】龍星左角曰天田,右角曰天庭。 ◆又洞庭,湖名。 【楚辭·九歌】洞庭波兮木葉下。 ◆又山名。 【前漢·地理志】太湖中有包山,山下有洞庭穴道,潛行水底去,無所不通,號為地脈。 ◆又山庭。 【任昉王文憲集序】山庭異表。 【注】論語摘輔像曰:子貢山庭鬥繞口,謂面有山庭,言山在中,鼻高有異相也。 ◆又【集韻】他定切,音聽。 【增韻】逕庭,隔遠貌。 【莊子·逍遙遊】大有逕庭。 第40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康熙字典 上》
第4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