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嶙 【寅集中】【山字部】 嶙 【唐韻】【集韻】力珍切【韻會】【正韻】離珍切,□音鄰。 【說文】嶙峋,山崖重深貌。 《前漢·揚雄傳》嶺巆嶙峋。 顏師古曰:節級貌。 ◆又【廣韻】力忍切【集韻】【類篇】【韻會】裡忍切【正韻】良忍切,□音凜。 嶾嶙,山峻貌。 【潘岳·西徵賦】裁陂陀以嶾嶙。 考證:〔【顏師古曰】節級貌。 【揚雄·甘泉賦】嶺巆嶙峋。 〕 謹照漢書原文改為:前漢揚雄傳嶺巆嶙峋。 顏師古曰節級貌。 █嵦 【寅集中】【山字部】 嵦 【廣韻】五來切【集韻】魚開切,□音皚。 崍嵦,山貌。 ◆又【五音集韻】可亥切,音塏。 義同。 █峺 【寅集中】【山字部】 峺 【集韻】古杏切,音梗。 礙也。 【正字通】俗硬字。 集韻硬或作峺,不必從字彙峺硬分為二。 █崏 【寅集中】【山字部】 崏 【集韻】同岷。 【說文】本作□。 □原字從敯從山。 █峿 【寅集中】【山字部】 峿 【廣韻】五乎切【集韻】訛胡切,□音吾。 嶇峿,山名。 【集韻】通作□。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東海郡司吾。 或從山,今齊東有□峿驛。 ◆又【廣韻】【集韻】偶舉切【韻會】語許切【正韻】偶許切,□音敔。 岨峿,山貌。 ◆又不安貌。 【陸機·文賦】或岨峿而不安。 【正字通】與齬鋙通。 █崢 【寅集中】【山字部】 崢 【集韻】鋤耕切。 同崝。 【說文】崝嶸也。 本作崝。 或作崢。 【韓愈·城南聯句】高言軋霄崢。 【注】山之切雲者。 【孟郊·感興詩】吾欲載車馬,太行路崢嶸。 【正字通】崝、崢古人詩賦皆互見,字雖別而意相通。 █嵫 【寅集中】【山字部】 嵫 【廣韻】子之切【集韻】【韻會】津之切【正韻】津私切,□音咨。 崦嵫,山名。 日所入處。 見前崦字注。 ◆又嵫山,在嵫陽縣北。 ◆又嵫釐,峻險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崱屴嵫釐。 ◎按《王賦》嵫釐□釐互見,音義□同。 █嶷 【寅集中】【山字部】 嶷 【唐韻】【集韻】語其切【韻會】疑其切,□音宜。 【說文】九嶷山,舜所葬,在零陵營道。 從山疑聲。 【元結·九嶷山記】山方二千餘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稱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謂之九嶷。 通作疑。 【前漢·武帝紀】祀虞舜於九疑。 ◆又【屈原·離騷】九疑□其竝迎。 ◆又【玉篇】魚力切【集韻】【類篇】【韻會】鄂力切,□音逆。 【說文】小兒有知也。 本作□。 今文作嶷。 【詩·大雅】克岐克嶷。 【箋】嶷,識也,其貌嶷嶷然,有所識別也。 ◆又【史記·帝嚳紀】其色鬱鬱,其徳嶷嶷。 【注】徳高也。 【集韻】或作懝。 考證:〔【說文】九嶷,山名。 在零陵營道縣北,舜陵在焉。 〕 謹照原文改九嶷山,舜所葬,在零陵營道。 從山疑聲。 █嵧 【寅集中】【山字部】 嵧 【廣韻】【集韻】□力求切,音留。 岣嵧,山貌。 【字彙】岣嵧,羅君山峰。 █嵉 【寅集中】【山字部】 嵉 【集韻】唐丁切,音庭。 山名,在白登。 █嶠 【寅集中】【山字部】 嶠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廟切,音轎。 【爾雅·釋山】山銳而高嶠。 《集韻》一曰石絶水。 ◆又山名。 【列子·湯問篇】渤海之東,其中有五山焉,二曰員嶠。 ◆又【集韻】山逕也。 【顏延之·侍遊曲阿後湖詩】山祗蹕嶠路。 ◆又【廣韻】巨嬌切【集韻】【類篇】【韻會】渠嬌切。 【正韻】祁堯切,□音喬【徐鉉曰】古通用喬。 【詩·周頌】及河喬嶽。 【集韻】或作□。 考證:〔【爾雅·釋山】山銳而高曰嶠。 〕 謹照原文省曰字。 〔又陵絶水曰嶠。 〕 謹按爾雅無此文,照集韻原文改作:集韻一曰石絶水。 █峯 【寅集中】【山字部】 峯 【廣韻】【集韻】【韻會】□敷容切,音風。 【說文】山耑也。 一說義取於□,直上而銳也。 ◆又州名。 古夜郎地,隋置峯州,今屬安南。 ◆又葉敷康切,音芳。 【道藏歌】停蓋濯碧溪,采秀月支峯。 咀嚼三靈華,吐吸九神芒。 【集韻】或作□。 █崷 【寅集中】【山字部】 崷 【廣韻】【集韻】□自秋切,音酋。 崷崒,山長而高貌。 【班固·西都賦】巖峻崷崒。 【杜甫·崔少府高齋詩】煙氛藹崷崪。 【正字通】亦作□。 █嵨 【寅集中】【山字部】 嵨 【集韻】於五切,音隖。 山名。 【正字通】俗隖字。 █岸 【寅集中】【山字部】 岸 【唐韻】五旰切【集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正韻】魚幹切,□音犴。 【說文】水厓而高者。 【爾雅·釋地】望厓灑而高岸。 【注】厓峻而水深曰岸。 【詩·衛風】淇則有岸。 【小雅】高岸為谷。 ◆又階也。 【張衡·西京賦】襄岸夷塗。 【注】襄,高也。 岸,殿階也。 ◆又魁岸,雄傑也。 【前漢·江充傳】為人魁岸。 【注】岸者,有廉稜如崖岸形。 【唐書·宦者傳】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岸深忌之。 ◆又道岸。 【詩·大雅】誕先登于岸。 【注】道之極至處也。 ◆又露額曰岸。 【後漢·馬援傳】帝岸幘見援。 ◆又獄名。 【詩·小雅】宜岸宜獄。 【注】鄉亭之繫曰岸,朝廷曰獄。 韓詩作犴。 █岐 【寅集中】【山字部】 岐 〔古文〕□□【廣韻】巨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音跂。 【說文】山名。 后稷十三世孫古公亶父始居此。 【詩·大雅】率西水滸,至于岐下。 【一統志】山有兩岐,故名。 【六書故】一在今鳳翔府岐山縣,禹貢導岍及岐,是也。 ◆又山海經,岐山,狐岐之山,在今汾州介休縣,勝水出焉,東北會於汾,禹貢治梁及岐,是也。 第28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康熙字典 上》
第2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