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曰:「聞齊王甚憎儀,儀之所在必興師伐之,儀願辭大王,東往大梁,齊之伐梁,必矣,梁、齊兵連而不解,大王乃乘間伐韓,通三川以窺周室,此王業也。 」 武王以為然,乃具革車三十乘,送張儀入大梁,魏哀王用為相國,以代公孫衍之位。 衍乃去魏入秦。 齊湣王知儀相魏,果然大怒,興師伐魏,魏哀王大懼,謀于張儀,儀乃使其舍人馮喜,偽為楚客,往見湣王曰:「聞大王甚憎張儀,信乎?」湣王曰:「然。 」馮喜曰:「大王如憎儀,願無伐魏也,臣適從咸陽來,聞儀去秦時,與秦王有約,言:‘齊王惡儀,儀所在必興師伐之。 '故秦王具車乘,送儀于魏,欲以挑齊、魏之鬥,齊、魏兵連而不解,秦乃得乘間而圖事于北方。 王今伐魏,中儀計,王不如無伐,使秦不信張儀,儀雖在魏,亦無能為矣。 」 湣王遂罷兵不伐魏,魏哀王益厚張儀。 踰年,張儀病卒於魏。 是歲,齊無鹽後死。 卻說秦武王長大多力,好與勇士角力為戲,烏獲、任鄙自先世已為秦將,武王復寵任之,益其祿秩。 有齊人孟賁字說,以力聞,水行不避蛟龍,陸行不避虎狼,發怒吐氣,聲‧響動天。 嘗于野外見兩牛相鬥,孟賁從中以手分之,一牛伏地,一牛猶觸不止。 賁怒,左手按牛頭,以右手拔其角,角出牛死。 人畏其勇,莫敢與抗。 聞秦王招致天下勇力之士,乃西渡黃河。 岸上人待渡者甚眾,常日以次上船,賁最後至,強欲登船先渡,船人怒其不遜,以楫擊其頭曰:「汝用強如此,豈孟說耶?」賁瞋目而視,發植目裂,舉聲一喝,波濤頓作,舟中之人,惶懼顛倒,盡揚播入于河,賁振橈頓足,一去數丈,須臾過岸,竟入咸陽,來見武王。 武王試知其勇,亦拜大官,與烏獲、任鄙並見寵任,時周赧王六年,秦武王之二年也。 秦以六國皆有相國之名,不屑與同,乃特置丞相,左右各一人,以甘茂為左丞相,樗裡疾為右丞相,魏章忿其不得相位,奔梁國去了。 武王思張儀之言,謂樗裡疾曰:「寡人生於西戎,未睹中原之盛,若得通三川,一遊鞏洛之間,雖死無恨。 二卿誰能為寡人伐韓乎?」樗裡疾曰:「王之伐韓,欲取宜陽以通三川之道也,宜陽路險而遠,勞師費財,梁趙之救將至,臣竊以為不可。 」武王復問于甘茂,茂曰:「臣請為王使梁,約共伐韓。 」武王大喜,使甘茂往說梁王,梁王許秦助兵。 甘茂初與樗裡疾相左,恐從中阻撓其事,先遣副使向壽回報秦王,言:「魏已聽命矣,然雖如此,勸王勿伐韓為便。 」秦武王疑其言,乃親往迎甘茂,至息壤,與甘茂相遇,武王曰:「相國許為寡人約魏攻韓,今魏人聽命,相國又曰:‘勿伐韓為便。 '何也?」 甘茂曰:「夫越千里之險,以攻勁韓之大邑,此不可以歲月計也。 昔曾參居費,魯人有與曾參同姓名者殺人,人奔告其母曰:『曾參殺人‘,其母方織,應曰:「吾子不殺人。 」織如故。 未幾,又一人奔告曰:』曾參殺人’,其母停梭而思,曰:『吾子必無此事。 ‘復織如故。 少頃,又一人奔告曰:』殺人者,果曾參也!’其母投杼下機,逾牆走匿。 夫以曾參之賢,其母信之,然而三人言殺人,而慈母亦疑矣。 今臣之賢不及曾參,王之信臣未必如曾參之母,而謗臣殺人者,恐不止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 」 武王曰:「寡人不聽人言也,請與子盟。 」於是君臣歃血為誓,藏誓書於息壤,遂發兵五萬,使甘茂為大將,向壽副之,兵至宜陽,圍其城五月,宜陽守臣固守不能拔。 右相樗裡疾言于武王曰:「秦師老矣,不撤回,恐有變。 」武王召甘茂班師,甘茂乃為書一函,以謝武王,武王啟函視之,書中惟「息壤」二字,武王悟曰:「甘茂固嘗言之,是寡人之過也。 」更益兵五萬,使烏獲往助甘茂。 韓王亦使大將公叔嬰率師救宜陽,大戰于城下,烏獲持鐵戟一雙,重一百八十斤,獨入韓軍,軍士皆披靡,莫敢禦者,甘茂與向壽各率一軍,乘勢併進,韓兵大敗,斬首七萬有餘,烏獲一躍登城,手攀城堞,堞毀,獲墮于石上,折肋而死,秦兵乘之,遂拔宜陽。 韓王恐懼,乃使相國公仲侈持寶器入秦乞和,武王大喜,許之,詔甘茂班師,留向壽安戢宜陽地方,使右丞相樗裡疾先往三川開路,隨後引任鄙、孟賁一班勇士起程,直入雒陽。 周赧王遣使郊迎,親具賓主之禮,秦武王謝弗敢見,知九鼎在太廟之傍室,遂往觀之,見九位寶鼎一字排列,果然整齊,那九鼎是禹王收取九州的貢金,各鑄成一鼎,載其本州山川人物,及貢賦田土之數,足耳俱有龍文,又謂之「九龍神鼎」,夏傳于商,為鎮國之重器,及周武王克商,遷之於雒邑,遷時用卒徒牽輓,舟車負載,分明是九座小鐵山相似,正不知重多少斤兩。 武王周覽了一回,讚歎不已。 鼎腹有荊、梁、雍、豫、徐、揚、青、兗、冀等九字分別,武王指雍字一鼎嘆曰:「此雍州,乃秦鼎也。 寡人當攜歸咸陽耳。 」 因問守鼎吏曰:「此鼎曾有人能舉之否?」吏叩首對曰:「自有鼎以來,未曾移動,聞人傳說每鼎有千鈞之重,誰人能舉?」武王遂問任鄙、孟賁曰:「二卿多力,能舉此鼎否?」任鄙知武王恃力好勝,辭曰:「臣力止可勝百鈞,此鼎十倍之重,臣不能勝。 」孟賁攘臂而前曰:「臣請試之,若不能舉,休得見罪。 」 第30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東周列國誌》
第3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