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乃北行回報趙肅侯,行過洛陽,諸侯各發使送之,儀仗旌旄,前遮後擁,車騎輜重連接二十里不絶,威儀比于王者。 一路官員,望塵下拜。 周顯王聞蘇秦將至,預使人掃除道路,設供帳于郊外以迎之。 秦之老母,扶杖旁觀,嘖嘖驚嘆;二弟及妻嫂側目不敢仰視,俯伏郊迎。 蘇秦在車中謂其嫂曰:「嫂向不為我炊,今又何恭之過也?」嫂曰:「見季子位高而金多,不容不敬畏耳!」蘇秦喟然嘆曰:「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吾今日乃知富貴之不可少也!」於是以車載其親屬,同歸故里,起建大宅,聚族而居。 散千金以贍宗黨。 今河南府城內有蘇秦宅遺址,相傳有人掘之,得金百錠,蓋當時所埋也。 秦弟代、厲羡其兄之貴盛,亦習《陰符》,學遊說之術。 蘇秦住家數日,乃發車往趙,趙肅侯封為武安君,遣使約齊、楚、魏、韓、燕五國之君,俱到洹水相會,蘇秦同趙肅侯預至洹水,築壇布位,以待諸侯。 燕文公先到,次韓宣惠公到,不數日,魏惠王、齊宣王、楚威王陸續俱到。 蘇秦先與各國大夫相見,私議坐次。 論來楚、燕是個老國,齊、韓、趙、魏都是更姓新國,但此時戰爭之際,以國之大小為敘,楚最大,齊次之,魏次之,次趙,次燕,次韓。 內中楚、齊、魏已稱王,趙、燕、韓尚稱侯,爵位相懸相敘不便。 於是蘇秦建議,六國一概稱王,趙王為約主,居主位,楚王等以次居客位。 先與各國會議停當,至期,各登盟壇,照位排立。 蘇秦歷階而上,啟告六王曰:「諸君山東大國,位皆王爵,地廣兵多,足以自雄。 秦乃牧馬賤夫,據咸陽之險,蠶食列國,諸君能以北面之禮事秦乎?」 諸侯皆曰:「不願事秦,願奉先生明教!」 蘇秦曰:「‘合縱擯秦'之策,向者已悉陳于諸君之前矣,今日但當刑牲歃血,誓于神明,結為兄弟,務期患難相恤!」 六王皆拱手曰:「謹受教。 」 秦遂捧盤,請六王以次歃血,拜告天地及六國祖宗:「一國背盟,五國共擊!」寫下誓書六通,六國各收一通,然後就宴。 趙王曰:「蘇秦以大策奠安六國,宜封高爵,俾其往來六國,堅此縱約。 」 五王皆曰:「趙王之言是也!」於是六王合封蘇秦為「縱約長」,兼佩六國相印,金牌寶劍,總轄六國臣民,又各賜黃金百鎰,良馬十乘。 蘇秦謝恩,六王各散歸國,蘇秦隨趙肅侯歸趙。 此乃周顯王三十六年事也。 史官有詩云: 相要洹水誓明神,唇齒相依骨肉親。 假使合縱終不解,何難協力滅孤秦? 是年,魏惠王、燕文王俱薨,魏襄王、燕易王嗣立。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九十一回 學讓國燕噲召兵 偽獻地張儀欺楚 話說蘇秦既「合縱」六國,遂將縱約寫一通,投于秦關,關吏送與秦惠文王觀之。 惠文王大驚,謂相國公孫衍曰:「若六國為一,寡人之進取無望矣,必須畫一計散其縱約,方可圖大事。 」 公孫衍曰:「首縱約者,趙也,大王興師伐趙,視其先救趙者,即移兵伐之,如是,則諸侯懼而縱約可散矣。 」 時張儀在座,意不欲伐趙,以負蘇秦之德,乃進曰:「六國新合,其勢未可猝離也,秦如伐趙,則韓軍宜陽,楚軍武關,魏軍河外,齊涉清河,燕悉鋭師以助戰,秦師拒鬥不暇,何暇他移哉?夫近秦之國無如魏,而燕在北最遠,大王誠遣使以重賂求成於魏,以疑各國之心,而與燕太子結婚,如此,則縱約自解矣。 」惠文王稱善,乃許魏還襄陵等七城以講和。 魏亦使人報秦之聘,復以女許配秦太子。 趙王聞之,召蘇秦責之曰:「子倡為縱約,六國和親,相與擯秦,今未踰年,而魏、燕二國皆與秦通,縱約之不足恃明矣,倘秦兵猝然加趙,尚可望二國之救乎?」 蘇秦惶恐謝曰:「臣請為大王出使燕國,必有以報魏也。 」 秦乃去趙適燕,燕易王以為相國,時易王新即位,齊宣王乘喪伐之,取十城,易王謂蘇秦曰:「始先君以國聽子,六國和親,今先君之骨未寒,而齊兵壓境,取我十城,如洹水之誓何?」蘇秦曰:「臣請為大王使齊,奉十城以還燕。 」 燕易王許之,蘇秦見齊宣王曰:「燕王者,大王之同盟,而秦王之愛婿也,大王利其十城,不惟燕怨齊,秦亦怨齊矣,得十城而結二怨,非計也,大王聽臣計,不如歸燕之十城,以結燕、秦之歡,齊得燕、秦,于以號召天下不難矣。 」宣王大悅,乃以十城還燕。 易王之母文夫人,素慕蘇秦之才,使左右召秦入宮,因與私通。 易王知之而不言。 秦懼,乃結好於燕相國子之,與聯兒女之姻,又使其弟蘇代、蘇厲與子之結為兄弟,欲以自固。 燕夫人屢召蘇秦,秦益懼,不敢往,乃說易王曰:「燕、齊之勢終當相併,臣願為大王行反間于齊。 」易王曰:「反間如何?」秦對曰:「臣偽為得罪于燕,而出奔齊國,齊王必重用臣,臣因敗齊之政,以為燕地。 」易王許之,乃收秦相印。 秦遂奔齊。 齊宣王重其名,以為客卿,秦因說宣王以田獵鐘鼓之樂。 宣王好貨,因使厚其賦斂;宣王好色,因使妙選宮女。 欲俟齊亂,而使燕乘之。 宣王全然不悟,相國田嬰,客卿孟軻極諫,皆不聽。 宣王薨,子湣王地立,初年頗勤國政,娶秦女為王后,封田嬰為薛公,號靖郭君,蘇秦客卿用事如故。 第29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東周列國誌》
第2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