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圍使人言于晉曰:「楚、晉有盟于前,今此番尋好,不必再立誓書,重複歃血,但將盟宋舊約,表白一番,令諸君勿忘足矣!」祁午謂趙武曰:「圍之此言,恐晉爭先也,前番讓楚先晉,今番晉合先楚,若讀舊書,楚常先矣,子以為何如?」趙武曰:「圍之在會,緝蒲為王宮,威儀與楚王無二,其志不惟外亢,將有內謀,不如姑且聽之,以驕其志!」祁午曰:「雖然,前番子木衷甲赴會,幸而不發;今圍更有甚焉,吾子宜為之備!」趙武曰:「所以尋好者,尋弭兵之約也,武知有守信而已,不知其他!」 既登壇,公子圍請讀舊書,加于牲上,趙武唯唯。 既畢事,公子圍遽歸,諸大夫皆知圍之將為楚君也。 史臣有詩云: 任教貴倨稱公子,何事威儀效楚王? 列國盡知成跋扈,郟敖燕雀尚怡堂! 趙武心中終以讀舊書先楚為恥,恐人議論,將守信之語,向各國大夫再三分剖,說了又說,及還過鄭,魯大夫叔孫豹同行,武復言之。 豹曰:「相君謂弭兵之約,可終守乎?」武曰:「吾等偷食,朝夕圖安,何暇問久遠?」 豹退謂鄭大夫罕虎曰:「趙孟將死矣。 其語偷,不為遠計,且年未五十,而諄諄焉如八九十歲老人,其能久乎?」未幾,趙武卒。 韓起代之為政,不在話下。 再說楚公子圍歸國,值熊麇抱病在宮,圍入宮問疾,託言有密事啟奏,遣開嬪侍,解冠纓加熊麇之頸,須臾而死。 麇有二子,曰幕,曰平夏,聞變挺劍來殺公子圍,勇力不敵,俱為圍所殺。 麇弟右尹熊比、字子干,宮廄尹熊黑肱、字子晰,聞楚王父子被殺,懼禍,比出奔晉,黑肱出奔鄭,公子圍赴于諸侯曰:「寡君麇不祿即世,寡大夫圍應為後!」伍舉更其辭曰:「共王之子圍為長!」圍於是嗣即王位,改名熊虔,是為靈王。 以薳羆為令尹,鄭丹為右尹,伍舉為左尹,鬥成然為郊尹,太宰伯州犁有公事在郟,楚王慮其不服,使人殺之。 因葬楚王麇于郟,謂之郟敖。 以薳啟疆代為太宰,立長子祿為世子。 靈王既得志,愈加驕恣,有獨霸中原之意,使伍舉求諸侯于晉,又以豐氏女族微,不堪為夫人,並求婚于晉侯,晉平公新喪趙武,懼楚之強,不敢違抗,一一聽之。 周景王六年,為楚靈王之二年,冬十二月,鄭簡公、許悼公如楚,楚靈王留之,以待伍舉之報,伍舉還楚覆命,言:「晉侯二事俱諾!」靈王大悅,遣使大征會于諸侯,約以明年春三月為會于申。 鄭簡公請先往申地,迎待諸侯,靈王許之。 至次年之春,諸國赴會者,接踵不絶,惟魯、衛託故不至,宋遣大夫向戍代行,其他蔡、陳、徐、滕、頓、胡、沈、小邾等國君,俱親身赴會。 楚靈王大率兵車,來至申地,諸侯俱來相見。 右尹伍舉進曰:「臣聞欲圖霸者,必先得諸侯;欲得諸侯者,必先慎禮。 今吾王始求諸侯于晉,宋向戍、鄭公孫僑皆大夫之良,號為知禮者,不可不慎也!」 靈王曰:「古者合諸侯之禮何如?」 伍舉曰:「夏啟有鈞台之享,商湯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王有岐陽之蒐,康王有酆宮之朝,穆王有涂山之會,齊桓公有召陵之師,晉文公有踐土之盟,此六王二公所以合諸侯者,莫不有禮,惟君所擇。 」 靈王曰:「寡人欲霸諸侯,當用齊桓公召陵之禮,但不知其禮如何?」 伍舉對曰:「夫六王二公之禮,臣聞其名,實未之習也。 以所聞齊桓公伐楚,退師召陵,楚使先大夫屈完如齊師,桓公大陳八國車乘,以眾強誇示屈完,然後合諸侯與屈完盟會。 今諸侯新服,吾王亦惟示以眾強之勢,使其怖畏,然後征會討貳,不敢不從矣!」 靈王曰:「寡人欲用兵諸侯,效桓公伐楚之事,誰當先者?」 伍舉對曰:「齊慶封弒其君,逃于吳國,吳不討其罪,又加寵焉,處以朱方之地,聚族而居,富於其舊,齊人憤怨。 夫吳,我之仇也,若用兵伐吳,以誅慶封為名,則一舉而兩得矣!」 靈王曰:「善。 」 於是盛陳車乘,以恐脅諸侯,即申地為會盟。 以除君是吳姬所出,疑其附吳,系之三日,徐 子願為伐吳嚮導,乃釋之。 使大夫屈申,率諸侯之師伐吳,圍朱方,執齊慶封,盡滅其族,屈申聞吳人有備,遂班師,以慶封獻功,靈王欲戮慶封,以徇于諸侯。 伍舉諫曰:「臣聞,‘無瑕者可以戮人!'若戮慶封,恐其反唇而稽也!」靈王不聽,乃負慶封以斧鉞,綁示軍前,以刀按其頸,迫使自言其罪曰:「各國大夫聽者,無或如齊慶封弒其君、弱其孤,以盟其大夫。 」慶封遂大聲叫曰:「各國大夫聽者,無或如楚共王之庶子圍,弒其君兄之子麇而代之,以盟諸侯。 」觀者皆掩口而笑。 靈王大慚,使速殺之。 胡曾先生詠史詩云: 亂賊還將亂賊誅,雖然勢屈肯心輸? 楚虔空自誇天討,不及莊王戮夏舒! 靈王自申歸楚,怪屈申從朱方班師,不肯深入,疑其有貳心于吳,殺之,以屈生代為大夫。 薳羆如晉,迎夫人姬氏以歸,薳羆遂為令尹。 是年冬,吳王夷昧帥師伐楚,入棘、櫟、麻,以報朱方之役。 楚靈王大怒,復起諸侯之師伐吳,越君允常恨吳侵掠,亦使大夫常壽過帥師來會,楚將薳啟疆為先鋒,引舟師先至鵲岸,為吳人所敗。 第21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東周列國誌》
第2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