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觀桓公之廟,有器焉,謂之宥卮。 孔子曰:善哉!予得見此器。 ”顧曰:「弟子取水。 」水至,灌之。 其中則正,其盈則覆。 孔子造然革容曰:「善哉,持盈者乎!」子貢在側曰:「請問持盈。 」曰:「益而損之。 」曰:’何謂益而損之?”曰:「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日中而移,月盈而虧。 是故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多聞博辯,守之以陋;代力毅勇,守之以畏;富貴廣大,守之以儉;德施天下,守之以讓。 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而弗失也;反此五者,未嘗不危也。 」故老子曰:「服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 」 武王問太公曰:「寡人伐紂天下,是臣殺其主而下伐其上也。 吾恐後世之用兵不休,鬥爭不已,為之奈何?」太公曰:「甚善,王之問也!夫未得獸者,唯恐其創之小也;已得之,唯恐傷肉之多也。 王若欲久持之,則塞民于兌,道全為無用之事,煩擾之教,彼皆樂其業,供其情,昭昭而道冥冥,於是乃去其瞀而載之木,解其劍而帶之笏。 為三年之喪,令類不蕃,高辭卑讓,使民不爭。 酒肉以通之,竽瑟以娛之,鬼神以畏之,繁文滋禮以弇其質,厚葬久喪以亶其家,含珠鱗、施綸組以貧其財,深鑿高壟以盡其力,家貧族少,慮患者貧,以此移風,可以持天下弗失。 」故老子曰:「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也。 」 卷十三·氾論訓 古者有鍪而綣領,以王天下者矣。 其德生而不辱,予而不奪,天下不非其服,同懷其德。 當此之時,陰陽和平,風雨時節,萬物蕃息。 烏鵲之巢可俯而探也,禽獸可覊而從也。 豈必褒衣博帶,句襟委章甫哉? 古者民澤處復穴,冬日則不勝霜雪霧露,夏日則不勝暑蟄蚊虻。 聖人乃作,為之築土構木,以為宮室,上棟下宇,以蔽風雨,以避寒暑,而百姓安之。 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縷,手經指掛,其成猶網羅。 後世為之機杼勝復,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掩形禦寒。 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木鈎而樵,抱甀而汲,民勞而利薄。 後世為之耒耜耰鉏,斧柯而樵,桔槔而汲,民逸而利多焉。 古者大川名谷,沖絶道路,不通往來也;乃為窬木方版,以為舟航。 故地勢有無,得相委輸。 乃為靻蹻而超千里,肩荷負儋之勤也,而作為之楺輪建輿,駕馬服牛,民以致遠而不勞。 為鷙禽猛獸之害傷人,而無以禁禦也;而作為之鑄金鍛鐵以為兵刃,猛獸不能為害。 故民迫其難,則求其便;困其患,則造其備。 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就其所利。 常故不可循,器械不可因也,則先王之法度,有移易者矣。 古之制,婚禮不稱主人,舜不告而娶,非禮也。 立子以長,文王舍伯邑考而用武王,非制也。 禮三十而娶,文王十五而生武王,非法也。 夏後氏殯于阼階之上,殷人殯于兩楹之間,周人殯于西階之上,此禮之不同者也。 有虞氏用瓦棺,夏後氏堲周,殷人用槨,周人牆置翣,此葬之不同者也。 夏後氏祭于暗,殷人祭于陽,周人祭于日出以朝,此祭之不同者也。 堯《大章》,舜《九韶》,禹《大夏》,湯《大》,周《武象》,此樂之不同者也。 故五帝異道,而德覆天下;三王殊事,而名施後世。 此皆因時變而制禮樂者。 譬猶師曠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無寸尺之度,而靡不中音,故通於禮樂之情者能作音,有本主于中,而以知榘彟之所周者也。 魯昭公有慈母而愛之,死,為之練冠,故有慈母之服。 陽侯殺蓼侯而竊其夫人,故大饗廢夫人之禮。 先王之制,不宜則廢之。 末世之事,善則著之,是故禮樂未始有常也。 故聖人制禮樂,而不制於禮樂。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政教有經,而令行為上。 苟利於民,不必法古;苟周於事,不必循舊。 夫夏、商之衰也,不變法而亡;三代之起也,不相襲而王。 故聖人法與時變,禮與俗化。 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 故變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百川異源,而皆歸於海;百家殊業,而皆務于治。 王道缺而《詩》作,周室廢,禮義壞,而《春秋》作。 《詩》、《春秋》,學之美者也,皆衰世之造也,儒者循之,以教導于世,豈若三代之盛哉!以《詩》、《春秋》為古之道而貴之,又有未作《詩》、《春秋》之時。 夫道其缺也,不若道其全也。 誦先王之《詩》、《書》,不若聞得其言,聞得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得其所以言者,言弗能言也。 故道可道者,非常道也。 周公事文王也,行無專制,事無由己,身若不勝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于文王,洞洞屬屬,而將不能,恐失之,可謂能子矣。 武王崩,成王幼少。 周公繼文王之業,履天子之籍,聽天下之政,平夷狄之亂,誅管、蔡之罪,負扆而朝諸侯,誅賞制斷,無所顧問,威動天地,聲懾四海,可謂能武矣。 成王既壯,周公屬籍致政,北面委質而臣事之,請而後為,復而後行,無擅恣之志,無伐矜之色,可謂能臣矣。 故一人之身而三變者,所以應時矣。 何況乎君數易世,國數易君,人以其位達其好憎,以其威勢供嗜欲,而欲以一行之禮,一定之法,應時偶變,其不能中權亦明矣。 故聖人所由曰道,所為曰事。 道猶金石,一調不更;事猶琴瑟,每弦改調。 故法制禮義者,治人之具也,而非所以為治也。 故仁以為經,義以為紀,此萬世不更者也。 若乃人考其才,而時省其用,雖日變可也。 天下豈有常法哉!當於世事,得於人理,順于天地,祥于鬼神,則可以正治矣。 第4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淮南子》
第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