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曰:使治亂存亡若高山之與深溪,若白堊之與黑漆,則無所用智,雖愚猶可矣。 且治亂存亡則不然。 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見,如可不見。 故智士賢者相與積心愁慮以求之,猶尚有管叔、蔡叔之事與東夷八國不聽之謀。 故治亂存亡,其始若秋毫。 察其秋毫,則大物不過矣。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 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 孔子曰:「賜失之矣。 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 」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 」 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楚之邊邑曰卑梁,其處女與吳之邊邑處女桑於境上,戲而傷卑梁之處女。 卑梁人操其傷子以讓吳人,吳人應之不恭,怒,殺而去之。 吳人往報之,盡屠其家。 卑梁公怒,曰:「吳人焉敢攻吾邑?」舉兵反攻之,老弱盡殺之矣。 吳王夷昧聞之,怒,使人舉兵侵楚之邊邑,克夷而後去之。 吳、楚以此大隆。 吳公子光又率師與楚人戰於鷄父,大敗楚人,獲其帥潘子臣、小帷子、陳夏嚙。 又反伐郢,得荊平王之夫人以歸,實為鷄父之戰。 凡持國,太上知始,其次知終,其次知中。 三者不能,國必危,身必窮。 《孝經》曰:「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 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楚不能之也。 鄭公子歸生率師伐宋。 宋華元率師應之大棘,羊斟禦。 明日將戰,華元殺羊饗士,羊斟不與焉。 明日戰,怒謂華元曰:「昨日之事,子為制;今日之事,我為制。 」遂驅入於鄭師。 宋師敗績,華元虜。 夫弩機差以米則不發。 戰,大機也。 饗士而忘其禦也,將以此敗而為虜,豈不宜哉!故凡戰必悉熟偏備,知彼知己,然後可也。 魯季氏與郈氏鬥雞,郈氏介其鷄,季氏為之金距。 季氏之鷄不勝,季平子怒,因歸郈氏之宮,而益其宅。 郈昭伯怒,傷之於昭公,曰:「禘於襄公之廟也,舞者二人而已,其餘盡舞於季氏。 季氏之舞道,無上久矣。 弗誅,必危社稷。 」公怒,不審,乃使郈昭伯將師徒以攻季氏,遂入其宮。 仲孫氏、叔孫氏相與謀曰:「無季氏,則吾族也死亡無日矣。 」 遂起甲以往,陷西北隅以入之,三家為一,郈昭伯不勝而死。 昭公懼,遂出奔齊,卒於干侯。 魯昭聽傷而不辯其義,懼以魯國不勝季氏,而不知仲、叔氏之恐,而與季氏同患也。 是不達乎人心也。 不達乎人心,位雖尊。 何益於安也?以魯國恐不勝一季氏,況於三季?同惡固相助。 權物若此其過也,非獨仲、叔氏也,魯國皆恐。 魯國皆恐,則是與一國為敵也,其得至干侯而卒猶遠。 去宥 七曰:東方之墨者謝子,將西見秦惠王。 惠王問秦之墨者唐姑果。 唐姑果恐王之親謝子賢於己也,對曰:「謝子,東方之辯士也。 其為人甚險,將奮於說,以取少主也。 」王因藏怒以待之。 謝子至,說王,王弗聽。 謝子不說,遂辭而行。 凡聽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雖奮於取少主,何損?所言不善,雖不奮於取少主,何益?不以善為之慤,而徒以取少主為之悖,惠王失所以為聽矣。 用志若是,見客雖勞,耳目雖弊,猶不得所謂也。 此史定所以得行其邪也,此史定所以得飾鬼以人、罪殺不辜,群臣擾亂,國幾大危也。 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 今惠王之老也,形與智皆衰邪?荊威王學書於沈尹華,昭厘惡之。 威王好制,有中謝佐制者,為昭厘謂威王曰:「國人皆曰:王乃沈尹華之弟子也。 」王不說,因疏沈尹華。 中謝,細人也,一言而令威王不聞先王之術,文學之士不得進,令昭厘得行其私。 故細人之言,不可不察也。 且數怒人主,以為奸人除路,奸路以除,而惡壅卻,豈不難哉?夫激矢則遠,激水則旱,激主則悖,悖則無君子矣。 夫不可激者,其唯先有度。 鄰父有與人鄰者,有枯梧樹,其鄰之父言梧樹之不善也,鄰人遽伐之。 鄰父因請而以為薪。 其人不說曰:「鄰者若此其險也,豈可為之鄰哉?」 此有所宥也。 夫請以為薪與弗請,此不可以疑枯梧樹之善與不善也。 齊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見人操金,攫而奪之。 吏搏而束縛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對吏曰:「殊不見人,徒見金耳。 」此真大有所宥也。 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晝為昏,以白為黑,以堯為桀。 宥之為敗亦大矣。 亡國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別宥然後知,別宥則能全其天矣。 正名 八曰:名正則治,名喪則亂。 使名喪者,淫說也。 說淫則可不可而然不然,是不是而非不非。 故君子之說也,足以言賢者之實、不肖者之充而已矣,足以喻治之所悖、亂之所由起而已矣,足以知物之情、人之所獲以生而已矣。 凡亂者,刑名不當也。 人主雖不肖,猶若賢用,猶若聽善,猶若為可者。 其患在乎所謂賢從不肖也,所為善而從邪辟,所謂可從悖逆也。 是刑名異充,而聲實異謂也。 夫賢不肖,善邪辟,可悖逆,國不亂,身不危,奚待也?齊湣王是以。 知說士,而不知所謂士也。 故尹文問其故,而王無以應。 此公玉丹之所以見信、而卓齒之所以見任也。 任卓齒而信公玉丹,豈非以自讎邪?尹文見齊王,齊王謂尹文曰: 第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呂氏春秋》
第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