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其不能鳴者。 」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昔者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天年,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以處?」莊子笑曰:「周將處於材不材之間。 材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若夫道德則不然。 無訝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禾為量,而浮游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此神農、黃帝之所法。 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 成則毀,大則衰,廉則銼,尊則虧,直則骫,合則離,愛則隳,多智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牛缺居上地,大儒也。 下之邯鄲,遇盜於耦沙之中。 盜求其橐中之載,則與之;求其車馬,則與之;求其衣被,則與之。 牛缺出而去,盜相謂曰:「此天下之顯人也,今辱之如此,此必訴我於萬乘之主。 萬乘之主必以國誅我,我必不生,不若相與追而殺之,以滅其跡。 」於是相與趨之,行三十里,及而殺之。 此以知故也。 孟賁過於河,先其五。 船人怒,而以楫虓其頭,顧不知其孟賁也。 中河,孟賁嗔目而視船人,發植,目裂,鬢指,舟中之人盡揚播入於河。 使船人知其孟賁,弗敢直視,涉無先者,又況於辱之乎?此以不知故也。 知與不知,皆不足恃,其惟和調近之。 猶未可必。 蓋有不辨和調者,則和調有不免也。 宋桓司馬有寶珠,抵罪出亡。 王使人問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 」於是竭池而求之,無得,魚死焉。 此言禍福之相及也。 紂為不善於商,而禍充天地,和調何益?張毅好恭,門閭帷薄聚居眾無不趨,輿隷姻媾小童無不敬,以定其身。 不終其壽,內熱而死。 單豹好術,離俗棄塵,不食谷實,不衣芮溫,身處山林岩堀,以全其生。 不盡其年,而虎食之。 孔子行道而息,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馬。 子貢請往說之,畢辭,野人不聽。 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請往說之。 」 因謂野人曰:「子不耕於東海,吾不耕於西海也。 吾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說,相謂曰:「說亦皆如此其辯也!獨如向之人?」解馬而與之。 說如此其無方也而猶行,外物豈可必哉?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見敬,愛人而不必見愛。 敬愛人者,己也;見敬愛者,人也。 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 必在己,無不遇矣。 慎大覽第三 一曰:賢主愈大愈懼,愈強愈恐。 凡大者,小鄰國也;強者,勝其敵也。 勝其敵則多怨,小鄰國則多患。 多患多怨,國雖強大,惡得不懼?惡得不恐?故賢主於安思危,於達思窮,於得思喪。 《周書》曰:「若臨深淵,若履薄冰。 」以言慎事也。 桀為無道,暴戾頑貪,天下顫恐而患之,言者不同,紛紛分分,其情難得。 干辛任威,凌轢諸侯,以及兆民。 賢良鬱怨,殺彼龍逢,以服群凶。 眾庶泯泯,皆有遠志,莫敢直言,其生若驚。 大臣同患,弗周而畔。 桀愈自賢,矜過善非,主道重塞,國人大崩。 湯乃惕懼,憂天下之不寧,欲令伊尹往視曠夏,恐其不信,湯由親自射伊尹。 伊尹奔夏三年,反報于亳,曰:「桀迷惑於末嬉,好彼琬琰,不恤其眾。 眾志不堪,上下相疾,民心積怨,皆曰:『上天弗恤,夏命其卒。 』」湯謂伊尹曰:「若告我曠夏盡如詩。 」湯與伊尹盟,以示必滅夏。 伊尹又復往視曠夏,聽於末嬉。 末嬉言曰:「今昔天子夢西方有日,東方有日,兩日相與鬥,西方日勝,東方日不勝。 」伊尹以告湯。 商涸旱,湯猶發師,以信伊尹之盟。 故令師從東方出於國西以進。 未接刃而桀走,逐之至大沙。 身體離散,為天下戮。 不可正諫,雖後悔之,將可柰何?湯立為天子,夏民大說,如得慈親,朝不易位,農不去疇,商不變肆,親郼如夏。 此之謂至公,此之謂至安,此之謂至信。 盡行伊尹之盟,不避旱殃,祖伊尹世世享商。 武王勝殷,入殷,未下轝,命封黃帝之後於鑄,封帝堯之後於黎,封帝舜之後於陳。 下轝,命封夏後之後於杞,立成湯之後於宋,以奉桑林。 武王乃恐懼,太息流涕,命周公旦進殷之遺老,而問殷之亡故,又問眾之所說,民之所欲。 殷之遺老對曰:「欲復盤庚之政。 」 武王於是復盤庚之政,發巨橋之粟,賦鹿台之錢,以示民無私。 出拘救罪,分財棄責,以振窮困。 封比干之墓,靖箕子之宮,表商容之閭,士過者趨,車過者下。 三日之內,與謀之士,封為諸侯,諸大夫賞以書社,庶士施政去賦。 然後濟於河,西歸報於廟。 乃稅馬於華山,稅牛於桃林,馬弗復乘,牛弗復服。 釁鼓旗甲兵,藏之府庫,終身不復用。 此武王之德也。 故周明堂外戶不閉,示天下不藏也。 唯不藏也,可以守至藏。 武王勝殷,得二虜而問焉,曰:「若國有妖乎?」一虜對曰:「吾國有妖,晝見星而天雨血,此吾國之妖也。 」一虜對曰:「此則妖也,雖然,非其大者也。 吾國之妖甚大者,子不聽父,弟不聽兄,君令不行,此妖之大者也。 」武王避席再拜之。 此非貴虜也,貴其言也。 故《易》曰:「訴訴履虎尾,終吉。 」趙襄子攻翟,勝老人、中人,使使者來謁之,襄子方食摶飯,有憂色。 左右曰:「一朝而兩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憂色,何?」襄子曰: 第3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呂氏春秋》
第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