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曰:五帝三王之於樂盡之矣。 亂國之主未嘗知樂者,是常主也。 夫有天賞得為主,而未嘗得主之實,此之謂大悲。 是正坐於夕室也,其所謂正乃不正矣。 凡生,非一氣之化也;長,非一物之任也;成,非一形之功也。 故眾正之所積,其福無不及也;眾邪之所積,其禍無不逮也。 其風雨則不適,其甘雨則不降,其霜雪則不時,寒暑則不當,陰陽失次,四時易節,人民淫爍不固,禽獸胎消不殖,草木庳小不滋,五穀萎敗不成。 其以為樂也,若之何哉?故至亂之化:君臣相賊,長少相殺,父子相忍,弟兄相誣,知交相倒,夫妻相冒,日以相危,失人之紀,心若禽獸,長邪苟利,不知義理。 其雲狀有若犬、若馬、若白鵠、若眾車;有其狀若人,蒼衣赤首,不動,其名曰天衡;有其狀若懸旍而赤,其名曰雲旍;有其狀若眾馬以鬥,其名曰滑馬;有其狀若眾植華以長,黃上白下,其名蚩尤之旗。 其日有鬥蝕,有倍僪,有暈珥,有不光,有不及景,有眾日並出,有晝盲,有霄見。 其月有薄蝕,有暉珥,有偏盲,有四月並出,有二月並見,有小月承大月,有大月承小月,有月蝕星,有出而無光。 其星有熒惑,有彗星,有天棓,有天攙,有天竹,有天英,有天干,有賊星,有鬥星,有賓星。 其氣有上不屬天,下不屬地,有豐上殺下,有若水之波,有若山之楫;春則黃,夏則黑,秋則蒼,冬則赤。 其妖孽有生如帶,有鬼投其陴,有菟生雉,雉亦生鴳,有螟集其國,其音匈匈,國有游蛇西東,馬牛乃言,犬彘乃連,有狼入於國,有人自天降,市有舞鴟,國有行飛,馬有生角,雄鷄五足,有豕生而彌,鷄卵多毈,有社遷處,有豕生狗。 國有此物,其主不知驚惶亟革,上帝降禍,凶災必亟。 其殘亡死喪,殄絶無類,流散循饑無日矣。 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 故子華子曰:「夫亂世之民,長短頡百疾,民多疾癘,道多褓襁,盲禿傴尪,萬怪皆生。 」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不聞至樂,其樂不樂。 孟秋紀第七 孟秋 一曰:孟秋之月,日在翼,魂鬥中,旦畢忠。 其日‧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蟲毛,其音商,律中夷則,其數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門,祭先肝。 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鳥,始用行戮。 天子居總章左個,乘戎路,駕白駱,載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與犬,其器廉以深。 是月也,以立秋。 先立秋三日,大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秋。 盛德在金。 」天子乃齋。 立秋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 還,乃賞軍率武人於朝。 天子乃命將帥,選士厲兵,簡練桀俊,專任有功,以征不義,詰誅暴慢,以明好惡,巡彼遠方。 是月也,命有司修法制,繕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務搏執;命理瞻傷察創、視折審斷,決獄訟,必正平,戮有罪,嚴斷刑。 天地始肅,不可以贏。 是月也,農乃升谷,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命百官始收斂,完堤防,謹壅塞,以備水潦;修宮室,附牆垣,補城郭。 是月也,無以封侯、立大官,無割土地、行重幣、出大使。 行之是令,而涼風至三旬。 孟秋行冬令,則陰氣大勝,介蟲敗谷,戎兵乃來;行春令,則其國乃旱,陽氣復還,五穀不實;行夏令,則多火災,寒熱不節,民多瘧疾。 蕩兵 二曰:古聖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 兵之所自來者上矣,與始有民俱。 凡兵也者,威也;威也者,力也。 民之有威力,性也。 性者,所受於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 武者不能革,而工者不能移。 兵所自來者久矣。 黃、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固次作難矣,五帝固相與爭矣。 遞興廢,勝者用事。 人曰「蚩尤作兵」,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矣。 未有蚩尤之時,民固剝林木以戰矣,勝者為長。 長則猶不足治之,故立君。 君又不足以治之,故立天子。 天子之立也出於君,君之立也出於長,長之立也出於爭。 爭鬥之所自來者久矣,不可禁,不可止。 故古之賢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 家無怒笞,則豎子、嬰兒之有過也立見;國無刑罰,則百姓之相侵也立見;天下無誅伐,則諸侯之相暴也立見。 故怒笞不可偃於家,刑罰不可偃於國,誅伐不可偃於天下,有巧有拙而已矣。 故古之聖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 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喪其國者,欲偃天下之兵,悖。 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則為福,不能用之則為禍;若用藥者然,得良藥則活人,得惡藥則殺人。 義兵之為天下良藥也亦大矣。 且兵之所自來者遠矣,未嘗少選不用。 貴賤、長少、賢者不肖相與同,有巨有微而已矣。 察兵之微:在心而未發,兵也;疾視,兵也;作色,兵也;傲言,兵也;援推,兵也;連反,兵也;侈鬥,兵也;三軍攻戰,兵也。 此八者皆兵也,微巨之爭也。 今世之以偃兵疾說者,終身用兵而不自知悖,故說雖強,談雖辨,文學雖博,猶不見聽。 故古之聖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 兵誠義,以誅暴君而振苦民,民之說也,若孝子之見慈親也,若饑者之見美食也;民之號呼而走之,若強弩之射於深溪也,若積大水而失其壅堤也。 中主猶若不能有其民,而況於暴君乎? 振亂 第1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呂氏春秋》
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