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人好濫,而富人守節者,貧人不足而富人饒侈。 儒生不為非,而文吏好為奸者,文吏少道德,而儒生多仁義也。 貧人富人,併為賓客,受賜於主人,富人不慚而貧人常愧者,富人有以效,貧人無以復也。 儒生、文吏,俱以長吏為主人者也。 儒生受長吏之祿,報長吏以道;文吏空胸無仁義之學,居往食祿,終無以效,所謂尸位素餐者也。 素者,空也;空虛無德,餐人之祿,故曰素餐。 無道藝之業,不曉政治,默坐朝庭,不能言事,與屍無異,故曰尸位。 然則文吏所謂尸位素餐者也。 居右食嘉,見將傾邪,豈能舉記陳言得失乎?一則不能見是非,二則畏罰不敢直言。 《禮》曰:「情慾巧。 」其能力言者,文醜不好,有骨無肉,脂腴不足,犯幹將相指,遂取間郤。 為地戰者不能立功名,貪爵祿者不能諫於上。 文吏貪爵祿,一日居位,輒欲圖利,以當資用,侵漁徇身,不為將官顯義。 雖見太山之惡,安肯揚舉毛髮之言?事理如此,何用自解於尸位素餐乎?儒生學大義,以道事將,不可則止,有大臣之志,以經勉為公正之操,敢言者也,位又疏遠。 遠而近諫,《禮》謂之諂,此則郡縣之府庭所以常廓無人者也。 或曰:「文吏筆扎之能,而治定簿書,考理煩事,雖無道學,筋力材能盡於朝庭,此亦報上之效驗也。 」曰:此有似於貧人負官重責,貧無以償,則身為官作,責乃畢竟。 夫官之作,非屋廡則牆壁也。 屋廡則用斧斤,牆壁則用築鍤。 荷斤斧,把築鍤,與彼握刀持筆何以殊?苟謂治文書者報上之效驗,此則治屋廡牆壁之人,亦報上也。 俱為官作,刀筆斧斤築鍤鈞也。 抱布貿絲,交易有亡,各得所願。 儒生抱道貿祿,文吏無所抱,何用貿易?農商殊業,所畜之貨,貨不可同,計其精粗,量其多少,其出溢者名曰富人,富人在世,鄉裡願之。 夫先王之道,非徒農商之貨也,其為長吏立功致化,非徒富多出溢之榮也。 且儒生之業,豈徒出溢哉?其身簡練,知慮光明,見是非審,審尤奇也。 蒸所與眾山之材幹同也,〔伐〕以為蒸,熏以火,煙熱究浹,光色澤潤,爇之於堂,其耀浩廣,火灶之效加也。 綉之未刺,錦之未織,恆絲庸帛,何以異哉?加五采之巧,施針縷之飾,文章炫耀,黼黻華蟲,山龍日月。 學士有文章,猶絲帛之有五色之巧也。 本質不能相過,學業積聚,超逾多矣。 物實無中核者謂之鬱,無刀斧之斷者謂之樸。 文吏不學,世之教無核也,鬱樸之人,孰與程哉?骨曰切,象曰瑳,玉曰琢,石曰磨,切琢磨,乃成寶器。 人之學問知能成就,猶骨象玉石切瑳琢磨也。 雖欲勿用,賢君其舍諸?孫武、闔廬,世之善用兵者也,知或學其法者,戰必勝。 不曉什伯之陣,不知擊刺之術者,強使之軍,軍覆師敗,無其法也。 谷之始熟曰粟。 舂之於臼,簸其粃糠;蒸之於甑,爨之以火,成熟為飯,乃甘可食。 可食而食之,味生肌腴成也。 粟未為米,米未成飯,氣腥未熟,食之傷人。 夫人之不學,猶谷未成粟,米未為飯也。 知心亂少,猶食腥谷,氣傷人也。 學士簡練於學,成熟於師,身之有益,猶谷成飯,食之生肌腴也。 銅錫未采,在眾石之間,工師鑿掘,爐橐鑄鑠乃成器。 未更爐橐,名曰積石,積石與彼路畔之瓦、山間之礫,一實也。 故夫谷未舂蒸曰粟,銅未鑄鑠曰積石,人未學問曰矇。 矇者,竹木之類也。 夫竹生於山,木長於林,未知所入。 截竹為筒,破以為牒,加筆墨之跡,乃成文字,大者為經,小者為傳記。 斷木為槧,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 夫竹木,粗苴之物也,雕琢刻削,乃成為器用。 況人含天地之性,最為貴者乎! 不入師門,無經傳之教,以鬱樸之實,不曉禮義,立之朝庭,植笮樹表之類也,其何益哉?山野草茂,鈎鐮斬刈,乃成道路也。 士未入道門,邪惡未除,猶山野草木未斬刈,不成路也。 染練布帛,名之曰采,貴吉之服也。 無染練之治,名縠粗,縠粗不吉,喪人服之。 人無道學,仕宦朝庭,其不能招致也,猶喪人服粗,不能招吉也。 能削柱樑,謂之木匠。 能穿鑿穴坎,謂之士匠;能雕琢文書,謂之史匠。 夫文吏之學,學治文書也,當與木土之匠同科,安得程於儒生哉?御史之遇文書,不失分銖;有司之陳籩豆,不誤行伍。 其巧習者,亦先學之,人不貴者也,小賤之能,非尊大之職也。 無經藝之本,有筆墨之末,大道未足而小伎過多,雖曰吾多學問,御史之知、有司之惠也。 飯黍梁者饜,餐糟糠者飽,雖俱曰食,為腴不同。 儒生文吏,學俱稱習,其於朝庭,有益不鈞。 鄭子皮使尹何為政,子產比於未能操刀使之割也。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孔子曰:「賊夫人之子。 」 皆以未學,不見大道也。 醫無方術,云:「吾能治病。 」問之曰:「何用治病?」 曰:「用心意。 」病者必不信也。 吏無經學,曰:「吾能治民。 」問之曰:「何用治民?」曰:「以材能。 」是醫無方術,以心意治病也,百姓安肯信向,而人君任用使之乎?手中無錢,之市使貨主問曰「錢何在」,對曰:「無錢」,貨主必不與也。 夫胸中不學,猶手中無錢也。 欲人君任使之,百姓信向之,奈何也? 謝短篇 第三十六 第6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論衡》
第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