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惟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說者謂君子以文明為德,同人之時,能達天下之志也。 《書》曰:「乃命重、黎,絶地天通。 」說者謂人神不擾,各得其序也。 夫先王懼人有匿志,於是乎以文明出治,通明倫類,而廣同人之量焉。 先王懼世有棼治,於是乎以人官分職,絶不為通,而嚴畔援之防焉。 自六卿分典,五史治書,(內史、外史、太史、小史、御史。 )學專其師,官守其法,是絶地天通之義也。 數會於九,書要於六,雜物撰德,同文共軌,是達天下志之義也。 夫子沒而微言絶,七十子喪而大義乖。 漢氏之初,《春秋》分為五,《詩》分為四;然而治《公羊》者,不議《左》、《穀》;業韓《詩》者,不雜齊、魯;專門之業,斯其盛也。 自後師法漸衰,學者聰明旁溢,異論紛起。 於是深識遠覽之士,懼《爾雅》訓詁之篇,不足以盡絶代離辭,同實殊號,而綴學之徒,無由匯其指歸也;於是總《五經》之要,辨六藝之文,石渠《雜議》之屬,(班固《藝文志》、《五經雜議》十八篇。 )始離經而別自為書,則通之為義所由仿也。 劉向總校《五經》,編錄三禮,其於戴氏諸記,標分品目,以類相從,而義非專一,若《檀弓》《禮運》諸篇,俱題通論,則通之定名所由著也。 (《隋志》有《五經通義》八卷,注,梁有九卷,不著撰人。 《唐志》有劉向《五經通義》九卷。 然唐以前,記傳無考。 ) 第4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文史通義》
第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