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向、歆父子之條別,其《周官》之遺法乎?聚古今文字而別其家,合天下學術而守於官,非歷代相傳有定式,則西漢之末,無由直溯周、秦之源也。 (《藝文志》有錄無書者,亦歸其類,則劉向以前必有傳授矣。 且《七略》分家,亦未有確據,當是劉氏失其傳。 )班《志》而後,紛紛著錄者,或合或離,不知宗要,其書既不盡傳,則其部次之得失,敘錄之善否,亦無從而悉考也。 荀勖《中經》有四部,詩賦圖贊,與汲塚之書歸丁部。 王儉《七志》,以詩賦為文翰志,而介於諸子軍書之間,則集部之漸日開,而尚未居然列專目也。 至阮孝緒撰《七錄》,惟技術、佛、道分三類,而經典、紀傳、子兵、文集之四錄,已全為唐人經、史、子、集之權輿;是集部著錄,實仿於蕭梁,而古學源流,至此為一變,亦其時勢為之也。 嗚呼!著作衰而有文集,典故窮而有類書。 學者貪於簡閲之易,而不知實學之衰;狃於易成之名,而不知大道之散。 江河日下,豪傑之士,從狂瀾既倒之後,而慾障百川於東流,其不為舉世所非笑,而指目牽引為言詞,何可得耶? 且名者,實之賓也。 類者,例所起也。 古人有專家之學,而後有專門之書;有專門之書,而後有專門之授受。 (鄭樵蓋嘗云爾。 )即類求書,因流溯源,部次之法明,雖三墳五典,可坐而致也。 自校讎失傳,而文集類書之學書,一編之中,先自不勝其龐雜;後之興者,何從而窺古人之大體哉?夫《楚詞》,屈原一家之書也。 自《七錄》初收於集部,《隋志》特表《楚詞》類,因並總集別集為三類,遂為著錄諸家之成法。 充其義例,則相如之賦,蘇、李之五言,枚生之《七發》,亦當別標一目,而為賦類、五言類、《七發》類矣。 總集別集之稱,何足以配之?其源之濫,實始詞賦不列專家,而文人有別集也。 《文心雕龍》,劉勰專門之書也。 自《集賢書目》收為總集,(《隋志》已然。 )《唐志》乃並《史通》、《文章龜鑒》、《史漢異義》為一類;遂為鄭略、馬《考》諸子之通規。 (《鄭志》以《史通》入通史類,以《雕龍》入《文集》類。 夫漁仲校讎,義例最精,猶舛誤若此,則俗學之傳習已久也。 )充其義例,則魏文《典論》,葛洪《史鈔》,張騭《文士傳》,(《典論·論文》如《雕龍》,《史鈔》如《史漢異義》,《文士傳》如《文章龜鑒》,類皆相似。 )亦當混合而入總集矣。 史部子部之目何得而分之?(《典論》,子類也。 《史鈔》、《文士傳》,史類也。 )其例之混實由文集難定專門,而似者可亂真也。 著錄既無源流,作者標題,遂無定法。 郎蔚之《諸州圖經集》,則史部地理而有集名矣。 (《隋志》所收。 )王方慶《寶章集》,則經部小學而有集名矣。 (《唐志》所收。 )玄覺《永嘉集》,則子部釋家而有集名矣。 (《唐志》所收。 )百家雜藝之末流,識既庸闇,文復鄙俚,或抄撮古人,或自明小數,本非集類,而紛紛稱集者,何足勝道?(雖曾氏《隆平集》,亦從流俗,當改為傳志,乃為相稱。 )然則三集既興,九流必混,學術之迷,豈特黎丘有鬼,歧路亡羊而已耶? ○篇卷 《易》曰:「艮其輔,言有序。 」《詩》曰:「出言有章。 」古人之於言,求其有章有序而已矣。 著之於書,則有簡策。 標其起訖,是曰篇章。 孟子曰:「吾於《武城》,取二三策而已矣。 」是連策為篇之證也。 《易·大傳》曰:「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 」是首尾為篇之證也。 左氏引《詩》,舉其篇名,而次第引之,則曰某章云云。 是篇為大成,而章為分闋之證也。 要在文以足言,成章有序,取其行遠可達而已。 篇章簡策,非所計也。 後世文字繁多,爰有校讎之學。 而向、歆著錄,多以篇卷為計。 大約篇從竹簡,卷從縑素,因物定名,無他義也。 而縑素為書,後於竹簡,故周、秦稱篇,入漢始有卷也。 第彼時竹素並行,而名篇必有起訖;卷無起訖之稱,往往因篇以為之卷;故《漢志》所著幾篇,即為後世幾卷,其大較也。 然《詩經》為篇三百,而為卷不過二十有八;《尚書》、《禮經》,亦皆卷少篇多,則又知彼時書入縑素,亦稱為篇。 篇之為名,專主文義起訖,而卷則繫乎綴帛短長,此無他義,蓋取篇之名書,古於卷也。 故異篇可以同卷,而分卷不聞用以標起訖。 至班氏《五行》之志.《元後》之傳,篇長卷短,則分子卷。 是篇不可易,而卷可分合也。 嗣是以後,訖於隋、唐,書之計卷者多,計篇者少。 著述諸家,所謂一卷,往往即古人之所謂一篇;則事隨時變,人亦出於不自知也。 惟司馬彪《續後漢志》,八篇之書,分卷三十,割篇徇卷,大變班書子卷之法,作俑唐、宋史傳,失古人之義矣。 (《史》、《漢》之書,十二本紀、七十列傳、八書、十志之類,但舉篇數,全書自瞭然也。 《五行志》分子卷五,《王莽傳》分子卷三,而篇目仍合為一,總卷之數,仍與相符,是以篇之起訖為主,不因卷帙繁重而苟分也。 自司馬彪以八志為三十捲,遂開割篇徇卷之例,篇卷混淆,而名實亦不正矣。 歐陽《唐志》五十,其實十三志也,年表十五,其實止四表也。 《宋史》列傳二百五十有五,《后妃》以一為二,《宗室》以一為四,李綱一人,傳分二卷,再並《道學》、《儒林》,以至《外國》、《蠻夷》之同名異卷,凡五十餘卷,其實不過一百九十餘卷耳。 ) 第3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文史通義》
第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