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百兆人民,看到二十一條件,沒有不情願捨身,為國紓難,與日本抗衡,力圖輓救。 有的抵制日貨,有的組織機關,閙得全國震動。 就是外國人士見此條件,也深斥日本,說他非理要求。 哪知袁總統竟不張皇,至三月五日,遣陸總長至日使署,正式開談。 日使怒置不理。 陸總長低首下氣道:「願將條約中第(一)、(二)、(三)條承認。 」日使仍不甘心。 此時中國人民程度也高了,越想這二十一條越厲害,倘政府承認,中國不亡也亡了。 遂電告各省長官,請電告政府,極力拒絶。 於是江蘇都督馮國璋,聯絡十九省都督民政長等長官,一一具銜,電達中央,力請拒約。 此外有巡閲使等,亦聯電中央拒約,憤怒主戰。 老袁答覆道:「此項條約自然不能承認,望盡心軍事,不必兼顧外交,如有造謡生事者,請協同地方官禁止。 俟解決後,即當宣佈。 」人心稍定。 卻說陸總長與日使談判,彼此爭辯,日使用大言恐嚇,憤怒欲退,次長曹汝霖勸慰,方又與議,終無解決。 日使見天晚,遂辭而去。 越兩日,聞日本調集海軍,準備出發,以換防為名,增加陸兵,至山東奉天等處,大有欲鬥情形。 老袁心慌,一面問增兵何意,一面遣使與日使再議,終不決。 不料日使為乘馬傷足,不能行動,乃改會議地點在日使館。 日使乃派小幡為代表,訂三月二十三日為會議期。 至期,陸、曹兩人前往,日使猶未起。 兩人只得吞聲至床前協商。 過兩日,日使疾愈,遂乘車至外交部,大聲道:「現奉本國政府訓令,所有全案已修正了,如不允,也不用談了。 」遂將修正全案取出,交陸總長,陸總長閲過,也無異言。 經袁總統與陸總長會議,日本條件,承認數條,拒絶數條,至第五號完全拒絶,提交日使。 日使笑道:「這是本國修正好的,如不承認,我國將要用最後手段,你莫要怪。 」果然日本因未承認全案,一面脅迫袁政府答覆,一面下動員令,宣佈戒嚴,預備開戰。 駐山東渤海口日艦亦預備進行。 各國公使多至外交部,勸莫開戰,和平解決。 不意日使派人至外交部,說此案非完全承認不可,否則定要決裂。 究竟袁總統承認與否,且看下回分解。 第53回 袁世凱稱帝唐都督誓師1 詩曰: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惹禦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 卻說老袁見了牒文,心中躊躇不定,有幾個激烈的,主張開戰。 老袁心不願開戰,一開戰,皇帝就做不成了,主張和平解決,決定承認,由袁咨文答覆,遣陸、曹兩人赴日使館送交。 過一日,日使至外交部迎賓館,訂約簽字。 正文三份,換文十三件。 此次中日合約,是自古以來所未有的國恥。 凡為國民者,望永遠勿忘,中國尚不至滅亡呢!至合約後,內部要人紛紛辭職,不表。 且說各省長官,皆說政府經此一蹶,總要學越王生聚教訓,以圖興復。 誰知老袁意不為然,他反倡出個籌安會來。 何為籌安會?究是變政主腦,內中六個首領是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 這六人內中,原有民黨碩望,不知何故附從老袁,每日聚談時事。 惟知總統府中,有一洋員,是美國博士古德諾,倡言民主政體,不及君主政體。 六人聽得此言,遂密商議,組織一籌安會機關。 起初,人不知其故,後見宣言書,才知是要改革政體。 過一日,忽有兩篇呈文:一是賀振雄上肅政廳;一是李誨上檢察廳。 兩人意思,皆是彈劾籌安會楊度六人,說他亂國禍民,從重懲辦。 呈文去後,只望有點消息,誰知竟無一點音信。 惟京中總檢察廳羅文干,奉公守法,見費、李兩篇呈文,竟至司法卻。 將原文呈交總長章宗祥批閲。 閲後,向羅笑道:「這樣文字,問他什麼?」羅道:「這籌安會,是鼓吹帝制。 」章宗祥道:「前日朱啟鈐見李誨呈文,說他多事,將文撕破。 這事如何能辦?」文干無言,即告辭回署。 當夜寫好一封假書,送至辦公處,竟收拾行李,遂帶眷出京而去。 文干去後,帝制風愈盛,籌安會鼓吹愈大,京中稱楊度等六人為六君子,楊度等居然以君子自命。 所以設籌安會,鼓吹帝制,本受老袁所囑。 甭則,如何敢為?且說老袁欲實行帝制,恐人反對,正想不出主意來。 忽大公子克定到來,向他老子道:「籌安會已通電各省,現來的覆電,均表贊成,今將覆電帶來,呈父一閲。 」遂取稿送上。 老袁接過,先看上銜,次看電文,閲過即擲一旁,說:「你以為各省軍官贊成,就是喜事,如我身旁段祺瑞,他首先反對,不肯助我。 」克定正恨老段,說:「現在陸海軍權總歸大元帥,摔去他便易成了。 」老袁道:「我正欲去他,因無人繼任。 」克定道:「何不請王士珍出來。 」老袁道:「但恐不肯出來。 」克定道,「兒親自去請,定可同來。 」老袁道:「你去很好。 」於是克定出來,前往王宅,即以子侄禮見過後,談及國事,說:「奉父命敦請老伯出山,任陸軍總長。 」 王堅拒。 克定回京,復持父手書來邀,再三勸駕,又是跪請,士珍始允,即行訂期。 次日,克定回京報命,當即下令,免段祺瑞職,以王士珍代任。 老袁既任士珍,軍人方面可以無憂。 第26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2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