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越聚越多,又改為「興中會」,自己做會長。 曾冒險入京,會晤李鴻章,談些革命事體,李辭年老。 復入廣州,湊集銀錢,向外國購辦槍械,指望約期舉事,不料事泄,粵督購捕甚急,他逃至外國。 粵督又飛電各國公使,秘密訪拿。 有了個同志史堅如,他想殺兩廣總督德壽,不意被德壽拿住正法。 又有唐才常,想在漢口起事,占住兩湖,又被鄂督拿住正法。 文聯絡廣州三合會首鄭弼臣,在惠州發難,亦遭失敗。 他如湖南人黃興,湖北人蔡元培、章炳麟,在上海結社,開設報館,鼓吹革命;四川人鄒容,造《革命軍》冊。 均因事泄,或逃或亡。 迨至光緒三十一年七月,有桐城人吳樾,聞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觀政,遂奮臂而起,懷着炸彈,暗行入京,將到車站,正遇五大臣入站,即取出炸彈,平空飛去。 崗警聞聲,即行搜查,不見影響,惟見火車外面有數個死屍,除被炸僕人外,尚有一屍無人識者,細檢身中,只有名片一張,上書「吳樾」,下書「湖北人」三字,遂料為革命黨人。 閙了月餘,方得平靜。 當時五大臣經此一嚇,皆不願出洋。 清廷又另派尚其亨、李盛驛等五大臣駕艦出遊,由美轉英達德,考察各國政治,即從外洋擬了一折,將各國憲政詳敘一遍,電奏清廷,請速改行立憲政體。 慈禧太后見于此折,心中尚不決。 至次年七月,五大臣返國,兩宮召見數次,五大臣遂各抒己見,說得委婉可聽。 于光緒三十二年七月,頒發立憲上諭一道,派載澤等編纂新官制及編製館等。 命親王奕劻為總核大臣。 親王奕劻具折陳奏,除軍機處仍舊外,把六部改為十一部,每部設正副員各一,五分滿、漢,算是京內官制改革。 外省由督撫以下,亦照新編增定官制設額,就算是外省官制改革。 復開憲政,編查館建資政院,中央立統計處,外省設調查局。 派汪大燮等分赴英、德、日考察憲法。 清廷正在忙碌,忽報革命黨趙聲肇亂萍鄉,嗣後聞萍鄉戒嚴,革命黨皆被獲住正法,惟趙聲一人逃匿無蹤,現在督撫已飭所屬密拿,萍鄉已安靜如常。 至光緒三十三年,安慶大閲,安徽巡撫恩銘被革命黨中偉人徐錫麟擊斃。 徐本紹興人,曾中癸卯科副貢,在紹興辦幾所學堂,得了兩個學生,一叫陳伯平,一叫馬宗漢。 後他二人赴東留學,學成回國,徐與二人談起宗旨,竟爾相合,徐遂聯絡同志,結成一團體。 把前立大通學校認真接辦,暗隱作革命軍。 後同鄉陶成章勸徐廁身仕途,以便暗中行事。 徐遂納款捐官,補授安徽候補道。 徐談風適中恩撫意,恩撫就委他作陸軍小學堂總辦,兼委他作巡警會辦。 徐得此差,正中下懷,暗中通信海外,托同志密運軍火,相時而動。 不料兩江總督端方發來密電,內稱黨人潛入皖省,叫恩撫查拿嚴辦。 恩撫即召徐進見,將電文給徐看過,徐佯作不知,略談數句,不過叫徐認真查拿。 徐退後,即與馬、陳密商,謀以先發制人之策。 于光緒三十三年,值安慶大閲,錫麟遂傳集全堂學生發難,自己首先擲彈,將恩撫擊斃。 各官逸出,當將陳伯平擊死,馬宗漢擒獲。 復由方醫家將徐獲住,帶至督練公所,經藩司馮煦審問,徐遂具供畢,擲公案前。 藩司得,實,擬照張汶祥刺馬案懲辦。 一面電奏北京,一面將徐、馬收監。 不一日旨下,照電懲辦,即將徐、馬正法。 皖事方了,粵事又興。 自洪、楊事敗後,餘黨隱姓埋名,遁跡江湖,多聞革命黨起,遂乘勢出頭。 以「三點會」、「三合會」為名,暗隱洪天王的姓。 革命黨人就利用這兩會,暗與通信,叫他起事。 因此,廣東省境亂事紛起,官兵一出馬,把這會黨擊得四散無蹤。 惟直督袁世凱、鄂督張之洞,以內憂外患,各校學生好談革命,一奏請實行立憲,一奏請設存古學堂,以輓頽風。 清廷遂將兩督召京,均授軍機大臣,以化滿、漢界域。 令內外大員條陳辦法,各員條陳不一。 慈禧太后接閲,遂改考查館為憲政編查館,叫他按年籌備,擬自光緒三十四年起,至四十二年止,所有預定各事,陸續辦齊,按年列表,上陳慈鑒。 宮中意見,以為諭旨一下,可以消弭禍患。 哪知民情愈焰,良志愈張,所有提議,一樁一件,都來與政府交涉,軍機處真是忙得無閒。 忽報廣西鎮南關被革命黨奪去三座炮台。 旨下切責,令桂撫指日克複。 桂撫接旨,忙調兵將與革命軍對敵,清軍各樣完備,革命軍只是孤注,相持數日,遂四散逃走外洋。 桂撫報捷,旨下升賞有功。 到光緒三十四年,忽日本公使來了一個照會:內稱粵海關扣留汽船,侮辱國旗,要求外務部賠償損失云云。 外務部嚇得心慌,正想拍電去問,忽粵督傳來譯文,系日本二辰丸私運軍火接濟黨人,被海關查獲,搜得槍枝子彈各數十箱。 當將該船扣留,卸去國旗云云。 偏日使不肯承認,硬與清廷交涉,竟用強權手段,弄得外務部無法,只得賠款謝罪,方纔了結。 第2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2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