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為各國覬覦,均要仿照英例,與中國訂約通商。 道光二十七年春月,授徐廣縉為兩廣總督,葉名琛為廣東巡撫。 英人又申請二年前條約,經廣縉婉言謝卻,又見廣東紳民憤氣勃勃,恐犯眾怒,遂不敢再逞故志。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上諭嘉獎徐、葉兩督撫內安外之功,甚為榮耀。 道光帝現已近古稀,不意經此一氣,時常也就有病,又經皇太后一死,皇四子福晉薩克達氏又病歿,因悲傷過度,竟致一病不起。 至三十年正月,乃召禦前大臣、軍機大臣等,令到正大光明殿匾後,取下秘匣,宜示禦書,乃是「早四子奕訁寧」五字,即立為太子。 遂下顧命道:「朕死後,爾大臣等,宜夾輔太子,匡逮王室,宜以國計民生為重,朕亦不多言。 」延至日中,竟爾駕崩。 皇四子率文武大臣等哭臨視殮,王大臣等奉皇太子奕許即位,是為文宗。 次年改元咸豐元年。 即位後,留心政策,親賢遠佞,如林則徐、周天爵、達洪阿、姚瑩等,擢升重任,把穆耆這班奸佞革的革了,降的降了,真是朝野謳歌,萬民稱頌。 咸豐元年,兩廣歲饑,盜賊四起,東搶西掠,閙得民不聊生,稟官官不理,弄得百姓無法,只得自辦團練,以資保衛,這也是清朝的運氣,中國人民的大劫數。 且說金田村內有個大首領,姓洪名秀全,是廣東花縣人氏,生於嘉慶十七年,幼失怙恃,及長,X懷大志,因無家業,難以為生,遂想出一個救急的法子,以賣卜餬口,往來兩粵。 有位朱九濤先生,信奉耶穌,到處勸人行道。 一日,秀全行至村市中,正遇朱先生講說基督教義,雲基督教推耶穌為教主,也尊崇上帝,上帝就予福祿,予人壽算,直說得天花亂墜。 秀全聽之,半信半疑。 次日,秀全就邀了同邑馮雲山去訪九濤,彼此各道名姓。 九濤道:「久仰大名。 」秀全道:「昨聞先生法語,拓開心X。 」越談越投機,遂拜九濤為師,誠心辦道。 九濤死,秀全繼傳師道,後與雲山赴廣西,居桂平、武宣二縣間。 桂平人楊秀清、韋昌輝,貴縣人秦日綱,武宜人蕭朝貴等,素與秀全莫逆,就將妹子嫁與秀全。 秀全得了這些幫手,就派他們分投各處,設立教堂。 秀全與馮雲山等想了一策,裝成假死,各處的人紛紛前來弔喪,賻義甚厚。 過數日,說洪先生復生了,此事一哄,外面的人以為奇事,均來教堂瞧看。 秀全道:「我死七天,走盡了三十三天,遇多少天神天將。 我本不欲再歷塵世,總奈天帝說我塵根未淨,叫我仍回凡間,勸化愚民,俟功成緣滿,自然將我接升天界。 臨了有幾句話,叫我不要泄漏。 我想你們皆是愚民,不能不把這幾句說明。 列位:現在清朝氣數已盡,人民將要受害;如要免害,可以入我的會,趕緊前來報名。 每人會費銀五元;如未帶來,可以暫欠,改日納還可也。 」於是,蕭朝貴捧出一本簿子,擺在桌上,一面報,一面寫,登時寫清。 此時,秀全見人已有數萬,遂欲刻期發難,共圖大事。 一面令雲山去邀楊秀清、韋昌輝等,聚集金田村中,專候秀全到來行事。 眾人聞秀全在土豪胡以晃家,即率眾前往,迎至金田。 秀全見金田村來了許多豪客,互通姓名,秀全大喜。 遂歃血訂盟,推秀全為首,秀清次之,其餘挨次序及。 就在金田村中,豎起寫着「興漢滅胡」的大元帥旗幟。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43回 曾文正左文襄同心秉政 詩曰: 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無成兩鬢絲。 蹤跡大綱王粲傳,情懷小燕杜陵詩。 鵲鴿音斷雲千里,烏鵲巢寒月一枝。 安得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時。 卻說洪秀全、楊秀清等,一日召集黨羽,假以「興漢滅胡」 為名,就在桂平縣金田村中豎起一面大元帥「洪」的旗幟。 一面分派黨羽,召集附近州縣前來附會,倘有抵抗者,立即派黨羽攻陷之。 於是,州縣官有棄逃者,有被殺者。 不料桂平縣官聞報以為謡傳;及至風聲日緊,諒難卸責,只得申詳道撫,派兵往剿。 那撫台鄭祖琛,庸懦無能,忽接此報,如天空霹靂,愁慮得了不得,遂急召將士會議出兵往剿,並具折飛奏清廷,迅派大員前來助剿。 咸豐帝覽奏,即派雲貴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向榮為廣西提督,速赴廣西剿辦。 並命鄭祖琛出師督剿。 哪知鄭巡撫虛心膽小,雖遵旨出師,只到半路就不進了。 此時向榮已到桂林,心想道:「鄭巡撫已率師南行,諒此路可以保安。 」自己遂向柳州、慶遠等處先剿土匪,後再乘勝向金田剪滅洪楊等亂黨。 遂一面飭知鄭撫台,叫他便宜行事;一面出柳州,向南寧進發,沿途殺賊無數。 誰知鄭巡警扎平樂,無論外間如何緊急,也不防備。 洪、楊等見如此主將,已料其膽虛,手是厲兵秣馬,蓄糧儲械,以備大舉。 正在籌劃,忽報咸豐帝派欽差大臣林則徐到來。 秀全一聞,驚慌異常。 石達開急進曰:「林公既來,不過抵禦罷了,何故驚慌?」秀全既派人偵探林公行徑,忽見洪大全逕入大笑道:「恭賀恭賀,林欽差死了。 」秀全亦笑道:「是真麼?」大全道:「現已派前兩江總督李星沅前來繼任,鄭巡撫亦遽職遣戌了。 」秀全聞言,遂集黨羽,議論出發。 石達開進曰:「若要出兵,必須先發一道檄文,宣明宗旨,使百姓閲之,皆引領前來響應。 」遂命大全草檄,立刻而就。 檄文一發,遂製造旗幟,皆用紅色,並用紅布包頭,各執器械,分前、後、左、聲、中五大隊,由金田寨向大黃江出發,一路望風歸順,勢如破竹,直抵象州。 第21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2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