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命朱文正守南昌。 陳友諒憤其疆域日促,作大戰艦,悉其兵,號六十萬。 空國而來,乘江漲,直抵南昌,圍其城。 朱文正、鄧愈督後死守,遣千戶張子明赴建康告急。 太祖親帥舟師二十萬,進次湖口。 友諒聞之,即解圍東出,與太祖遇于鄱陽湖之康郎山。 友諒聯舟縱戰,望之如山,太祖軍舟小,怯于仰攻,往往退縮。 郭興曰:「彼舟如此,大小不敵,非火攻不可。 」上然之。 明日,東北風起,上令諸將乘風縱火,焚其水寨舟數百艘。 友諒弟友仁、友貴及其平章陳普略,皆焚死。 明日復聯舟大戰,敵兵大敗,友諒斂舟自守,不敢戰。 相持三日,友諒計窮,冒死突出,將奔武昌。 上麾諸將邀擊之,友諒中流矢,貫睛及顱而死。 其將張定邊,乘夜以小舟載友諒屍及其子理,徑趨武昌,復立陳理為帝。 初,鄱陽之戰,上亦屢濱于危。 一日,被圍莫解,指揮韓成,服上冠袍,對敵眾投水中,圍稍解,救至得免。 又一日,太祖方與友諒鏖戰,劉基忽躍起大呼曰:「難星過,急更舟。 」 上急更之,舊舟已為敵眾炮碎矣。 甲辰正月,上即吳王位,命有司先立宗廟社稷,定文武科取士之法。 命有司訪求古今書籍,以備閲。 陳理既還武昌,太祖復進兵圍之,遣其降將羅復仁入城諭之。 理遂銜璧肉袒,率張定邊等降。 上憐之,慰諭友諒父母,凡府庫儲蓄,令理自取,妻子資裝,皆俾自隨。 封理為歸德侯。 城中饑困,命給粟賑之。 於是湖廣、江西悉平。 時張士誠自立為吳王于平江,治宮室,立官屬。 士誠委政于弟士信,士信惟務酒色荒Y,復委政于王敬夫、蔡彥夫、葉德新三人,皆謅佞奸邪,惟事矇蔽。 時為之謡曰:「丞相做事業,專用王蔡葉,一朝西風起,乾癟。 」上乃以徐達為大將、常遇春副之,帥師二十萬伐吳。 師將發,上問諸將曰:「此行用師孰先?」常遇春曰:「惟有直搗姑蘇耳!」上曰:「不然,士誠起鹽販,與張天騏、潘原明等相為手足,苟士誠窮蹙,若天騏出湖州,原明出杭州,內外夾攻,何以取勝?莫若先攻湖州,使彼疲于奔命,羽翼既除,然後移兵姑蘇,庶幾萬全。 」 諸將敬服。 師至湖州,張士誠發兵來援,達等大敗之,守將李伯升、張天騏舉城降。 李文忠師下浙江,杭州守將潘原明遣使詣軍門降。 徐達會諸將進逼姑蘇,士誠引兵來拒,大戰于尹山橋,敗之。 又敗之於鯰魚口,遂進圍城,築長圍以困之,城中大震。 士誠被圍既久,欲突圍出,以城左陣嚴,不敢犯,轉至磐門,欲奔常遇春營。 遇春先命驍將王弼;馳鐵騎往擊之,敵少卻。 遇春率眾乘之,敵大敗,溺死於沙盆潭者甚眾。 士誠馬驚,亦墮水,幾不救,肩輿入城。 逾三日,士信方在城樓上督戰,忽飛炮碎其首而死。 徐達督將士破葑門,常遇春破閶門,晡時,士誠兵大潰,諸將遂蟻附登城。 士誠謂其妻劉氏曰:「我敗且死矣,若曹奈何?」劉氏曰:「君勿憂,妾必不負君。 」乃積薪齊雲樓下,驅其群妾侍女登樓,縱火焚之。 劉氏乃自縊死。 日暮,士誠距戶自經,舊將李伯升決戶抱解之,乃以舊盾舁至舟中,送建康。 上欲堡全之,士誠竟自縊死。 改平江曰蘇州府,浙西吳會皆平。 乃遣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率甲二十五萬,北定中原。 命胡廷瑞為征南將軍,何文輝副之,由江西南取閩。 命楊璟為主帥,周德興等副之,率荊湘之眾,以取廣西。 命湯和等帥師討方國珍遁入海島。 上覆命廖永忠帥師,自海道討之。 國珍惶懼,遂與弟國珉等率家屬降,浙東悉平。 上遂命湯和、廖永忠等助取閩。 李善長等奉表勸進。 上曰:「恐德薄不足以當尊。 」善長等固請,乃從之。 洪武元年,戊申正月,上即皇帝位。 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建元洪武。 追尊四代祖考妣皆為帝后,立妃馬氏為皇后。 上初渡江時,後謂上曰:「今豪傑並爭,雖未知天命所在,然以妾觀之,惟以不殺人為本,人心所歸,即天命之所在。 」上深然之。 又嘗于倉卒中,寧自忍饑餓,懷糗餌以食上。 又上為郭氏所疑,後於內消釋寬解之,得免于難。 上甚賢之。 立世子標為皇太子,以李善長為左丞相,徐達為右丞相。 自壬辰投軍,至即位,凡十七年,而帝業成矣。 定律令,頒戊申歷。 上所居新宮,初建時,上命去其雕琢奇麗者,制皆樸素,命書古人行事,可為法為戒者于壁,又命書《大學衍義》于兩廡。 詔衣冠悉如唐制,而稍更之,定郊社稷宗廟之禮。 定衛所官軍及將帥領兵之法:凡有事出征,則詔總兵官佩將印領之;既還,則上將印,官兵各回本衛,大將軍身還第。 禁宦官不得預政典兵,讀書識字。 卻說湯和、廖永忠等助取閩,進兵延平,遣使諭元福州平章陳友定使降。 友定不從。 和等進攻福州,元參政文殊海牙以城降,執陳友定,械送京師。 胡廷瑞等進兵克興化,元汀州路守將陳國珍納款,於是郡縣相繼降附,福建悉平。 命廖永忠為征南將軍,朱亮祖副之,由海道以取廣東。 俟廣東既定,即移師助取廣西,斬元尚書普顏帖木兒等,諸州縣相繼降,進攻平樂府。 楊璟等克全州,引兵攻靖江,元平章也兒吉尼督眾堅守。 第16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1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