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元政不綱,四方兵起。 壬辰年,有定遠人郭子興起兵據濠州。 太祖欲避兵,詣伽藍神卜茭:問避去,不吉;問守舊,不吉。 因祝曰:「豈欲子倡義耶?」大吉。 以閏三月朔入濠州,見子興,子興奇之,以養女馬氏妻焉,即高後也。 太祖在甥館,有救天下安生民之志,乃糾合義旅,自是威名日著,豪傑景從,徐達、湯和等率先歸附。 時趙均用、彭早住為元脫脫所敗,奔濠州,郭子興屈己下之,反為所制。 彭、趙禦下無道,太祖乃以七百人屬他將還之,而獨與徐達、湯和、吳良、吳禎、花雲、 陳德、顧時、費聚、耿再成、耿炳文、唐勝宗、陸仲亨、華雲 龍、鄭遇春、郭英、郭興、胡海、張龍、陳桓、謝成、李新材、 張赫、周銓、周德興等二十四人,南略定遠。 定遠張家堡,有民兵,號驢牌塞者,太祖誘執其帥,於是營兵焚舊壘悉降,得壯士三千人。 又招降奏把頭八百餘人。 定遠繆大亨以義兵二萬屯橫澗山,太祖命花雲夜襲破之。 亨舉眾降,軍聲大振。 定遠人馮國用與弟國勝,率眾歸附。 上奇之,因問大計。 國用對曰:「金陵龍蟠虎踞;帝王之都,願先拔金陵定鼎,然後掃除群寇,救生民于水火,勿貪子女玉帛,倡仁義以收人心,天下不難定也。 」上悅,留居帷幄。 兄子朱文正、姊子李文忠來歸。 文忠年十二,上命高後養以為子,又養定遠人沐英為子。 太祖克滁州,迎郭子興,立為滁陽王。 滁陽王二子,惡上威名,阻置毒酒中,邀太祖飲。 太祖已覺,姑應諾,即與偕行,二子喜其墮馬計,迨至中途,遽躍而起,仰天各有所見,少頃,即勒馬轉。 因罵二子曰:「我何負爾,適空中神言,爾以酒毒我。 」二子股慄謝去,自是不敢萌害意。 明有鐵冠道人者,姓張名中,精數學,能知未來事,來謁上曰:「明公龍瞳鳳月,天地相朝,附骨插鬢,聲音洪亮,貴不可言,應在千日之內。 」後果然。 胡大海、鄧愈、常遇春、李善長等來歸—,軍勢益振。 太祖克和陽,諸將多虜人婦女,太祖命縱還之,民大悅服。 滁陽王卒,太祖乃統其軍。 滁陽王起壬辰,終乙未三月,凡四年。 太祖駐和陽既久,欲東渡江,取金陵,患無舟楫。 適巢縣人廖永安與弟永忠,及俞廷玉與子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淵等,各聚眾泊舟巢湖,運結為水寨,以殲寇盜。 聞義率舟師來降,上大喜,親至巢湖慰安之,率諸將渡江。 時北風順,舳艫齊發,舉帆,頃刻達牛渚。 元兵陣于採石,常遇春奮戈先登,元兵敗走,遂拔採石。 乘勝逕取太平路,遂率眾進取金陵。 元將陳野先降而復叛,被殺。 野先之子陳兆先,戰敗被擒,復以眾降,太祖復用之。 太祖克金陵,元御史大夫福壽戰死。 太祖入城,諭父老曰:「我來為民除亂耳,凡舊政有不便者,盡除之。 」民大悅服,太祖發兵取鎮江,克之,命鄧愈等將兵取廣德路。 諸將奉太祖為吳國公。 上克寧國,擒元將朱亮祖。 亮祖驍勇,初降復叛,至是再降,上復釋而用之。 遣諸將取江陰、徽州、池州,皆下之。 又取揚州,以康茂才為營田使,諭之曰:「理財之道,莫先於農,務在蓄泄得宜,始得多收糧足。 若所至擾民,便非付任之意。 」立領民兵萬戶府,其法精選民間武勇,編輯為伍,農時則耕,閒時練習,有事則用之。 事平,有功者升賞,無功者令還為民。 太祖兵取婺州,召儒士進講經筵,興學校。 上欲遂取浙東諸郡,召諸將諭之曰:「師旅之行,勢如烈火,為將者能以不殺為心,非惟國家之利,在己亦蒙其福。 」上遣徐達等屢敗張士誠兵,方國珍以溫、台、慶、元降,而據地如故。 太祖兵取處州,遣使征青田劉基、浦江宋濂、龍泉章溢、麗水葉琛。 上喜曰:「我為天下屈四先生。 」咨以時事,甚見尊禮。 基明於天文、兵法,嘗游西湖,有異雲起西北,諸同遊者,皆以為慶雲,欲賦詩,基獨縱飲不顧,曰:「此天子氣也,應在金陵,十年後有王者起,我當輔之。 」時杭城猶全盛,眾大駭以為狂。 至是陳時務十八策,上嘉納之。 陳友諒攻陷太平,知府許瑗死之,守備花雲被縛。 雲奮起,縛盡絶,奪守者刀,連殺五六人。 友亮軍射殺之,其妻郜氏亦赴水死。 侍兒孫氏抱雲三歲兒逃,遇漢軍奪舟,孫氏及兒投之江,偶拊斷木,入蘆渚中,渚有蓮實,孫氏取啖兒,凡七日不死。 忽逢雷老,與偕行,始達上所。 孫氏抱兒泣拜。 上亦泣,置兒于膝曰:「此將種也。 」命賜雷老衣,忽不見,一時驚為神異。 陳友諒既篡其主徐壽輝稱帝,國號漢,聲言東下,建康震動,或欲降,或欲奔,據鐘山。 獨劉基請擊之,上深然之。 時友諒遣人約士誠,同侵建康,上恐二寇合,則不能支,欲速其來。 乃召康茂才曰:「汝與友諒有舊,宜作書偽降,招其速來。 」 茂才依計行,友諒果信而進兵,上伏兵奮擊,大敗之。 遂乘勝拔江州,及蘄、黃等郡,友諒奔武昌。 方國珍以金玉飾馬鞍來獻,上曰:「吾所需者,文武才能,所用者,布帛菽粟,寶玩非所好也。 」卻之。 漢江西行省胡廷瑞守南昌,遣使約降,請無分散其部曲若干事,上初有難意。 劉基自後踹其所坐胡床,上悟,許之,廷瑞遂降。 第16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1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