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童謡云:李生黃瓜,民皆無家。 ”大名有星如火,從東南流,芒尾如曳彗,墮地有聲,火焰蓬勃,久之乃息,化為石,青黑光瑩,形如狗頭,命藏於庫。 司天監奏天狗星隕,血食人間五千日,始於楚,遍及齊趙,終於吳,其光不及兩廣。 有龍鬥于樂清江,颶風大作,所至有火光如球,死者萬餘人。 大都晝霧。 靜江路山崩地陷,大水。 大同路夜間黑氣蔽西方,有聲如雷。 東北方有雲如火,交射中天,遍地俱見火光,空中有兵戈之聲。 山東地裂,天雨白毛。 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飛蝗蔽天,壅塞人馬,不能行,民大饑相食。 彗星見于危室,光芒長丈餘,色青白,行過大陽,惟有星而無芒,行至昴宿,凡三十四日始滅。 長星現,其形如練,長數十丈,在虛危之間,後四十餘日乃滅。 山東有赤氣千里。 大都雨氂,長尺許。 紹興臥龍山裂。 絳州天鼓鳴,有如空中戰鬥之聲。 皇太子寢殿後新甃井中,有龍出,光焰爍人,宮人皆震懾個地。 乃帝不思反躬修德,惟事逸樂,不理朝政,加之以水旱蟲災,於是民愁盜起。 盜扼運河,劫商旅運船三百艘,無能捕之者。 盜竊太廟神主,蓋神主以金為之也,捕之不獲。 沿河盜起,剽掠無忌,有司不他禁,廣州朱光卿兵起,自稱大金皇帝,尋滅。 台州黃岩民方國珍,世以販鹽為業,怨家陳氏訟其與海盜通,國珍戕殺陳氏,捕者至,國珍格殺捕者,遂與兄國璋、弟國瑛、國珉等六人入海,聚眾數千起義。 帝命浙江參政朵兒只班討之。 國珍知事危,焚舟將遁。 元兵忽自相驚潰,朵兒只班反為國珍所擒。 國珍迫其上招降之狀,朝廷從之,授國珍兄弟以官。 國珍等不之官,納賂執政,使無討己,以海為巢穴,據台溫、慶元、衢州之地(慶元今寧波府是也)。 叛服不常,勢益振,天下聞之,遂群起響應矣。 其後國珍據浙東二十餘年,元官為太尉,封衙國公。 明太祖討降之,以善終。 見下回。 黃河決,脫脫集群臣廷議。 漕運使賈魯以為必塞北河,疏南河。 使復故道,役不大興,害不能已。 於是遣成遵等行視河,成遵力言其不可,且曰:「山東連歲荒歉,若聚眾二十萬于此地,恐為他日憂。 」脫脫曰:「汝謂民將反耶?」勿聽。 命賈魯以工部尚書充河防使,發河南北兵民十七萬治河,興工五閲月,諸埽堤成,河復故道。 先是河南北童謡云:「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及賈魯治河,果于黃陵崗得石人一隻眼。 於是潁州人劉福通兵起,以紅巾為號,陷潁州。 欒城人韓山童、祖父以白蓮會燒香聚眾,至山童倡言,天下大亂,彌勒佛下生,河南及江淮人民翕然信之。 福通等復詭言山童實宋徽宗八世孫,當為中國主,欲同起兵。 事覺,福通遂反,山童就擒,其妻楊氏及子韓林兒逃之武安。 劉福通既破潁州,遂據朱皋,攻破羅山真陽,尋攻舞陽、葉縣等處,劉福通陷汝寧府及息州、光州,眾至十萬。 劉福通等迎韓林兒至,立為帝,號小明王。 建都毫州,國號宋,以為宋徽宗九世孫也。 改元龍鳳。 宋將毛貴破齊南路,元河南行省董摶霄與戰,死之。 摶霄被殺,無血,惟見白氣衝天。 是日,其弟昂霄守淮南,亦死。 宋劉福通破汴梁,迎其主韓林兒徙都之。 宋將關先生攻保定路,不克,遂逾太行,焚上黨,破遼、晉、冀、雲中、雁門、代郡,烽火數千里,復掠大同,破上都,焚宮闕,大掠塞外諸郡而還。 時沈邱人察罕帖木兒,與羅山李思齊同起兵討之,事聞,元並用之。 察罕善用兵,轉戰無敵,軍聲大振。 宋將李武、崔德破商州,攻武關,直趨長安,分掠同、華諸州。 元豫王大懼,御史王思誠請求救于察罕。 察罕帖木兒得書,遂與李思齊提輕兵五千赴援,轉戰而前,殺獲無算,義軍潰散。 朝廷論功,遂以二人鎮陝西。 察罕帖木兒圖復汴梁,乃大發秦晉軍,諸路併進,攻拔汴梁。 劉福通奉宋主走安豐,察罕進兵復山東,宋將田豐、王土誠以城降。 察罕起兵圍益都城(益都,今青州府是也)。 田豐與王士誠陰謀刺察罕,察罕推誠待之不疑,田豐請察罕看營壘,察罕帖木兒行至豐營,遂為王士誠所刺。 田豐、王士誠走入益陽城,訃聞,帝震悼,封忠襄王。 使其子擴廓帖木兒,仍襲父職。 擴廓攻益都城愈急,遂克之。 取田豐、王士誠之心以祭父。 餘黨皆伏誅。 韓林兒稱帝十二年,為吳張士誠將呂珍所破。 珍入安豐,殺劉福通。 宋主韓林兒走滁州,歸於明,諸將欲奉之,劉基止之。 後三年卒。 關先生引兵欲復攻上都城,元孛羅帖木兒擊降之。 其與劉福通同時起兵者,又有蘄州羅田縣人徐真,一名壽輝。 壽輝為布賈,浴于鹽塘。 麻城人鄒普勝以彌勒佛教,鼓煽湖湘,過而見其有異光。 因與黃陂漁人倪文俊等共推為主,聚眾反,亦以紅巾為號。 陷蘄水及黃州、饒信等處。 以蘄水為都,國號天完,僭稱帝,改元治平。 陷漢陽、光國、武昌諸郡,安陸知府醜驢戰敗死之。 攻江州,總管李黼出戰,身先士卒,大呼陷陣,賊大敗。 既而諸路守賊皆遁。 黼無援,城陷,猶巷戰,罵賊而死。 壽輝兵遂陷南康路,分兵陷袁、瑞、岳、房、歸等州。 第16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1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