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高宗時,俱內附。 至中宗時始叛,其後叛服不常。 八部各有大人,以次為主,三年傳旗鼓一交代。 至庸昭宣帝時,耶律阿保機為主,尤雄勇,不肯代,居古漢城,地宜五穀,有鹽池之利。 擊滅七部,東征室韋女貞,西取突厥故地,諸夷畏服。 後樑太祖時,帥眾三十萬寇雲州,晉王與之連和,約為兄弟,共聲梁。 或勸晉王擒之,王曰:「仇敵未滅,而先失信夷狄,自亡之道也。 」厚贈遣之。 阿保機既歸而背盟,更附於梁,晉王由是恨之。 時燕節度使劉守光,殘虐其下,軍士多亡歸契丹。 契丹掠取燕地士民,日益強大,阿保機遂更名億,稱皇帝,是為遼太祖,國人號為天皇。 妻述律氏,亦勇決多權變,名震諸夷,號地後。 劉守光為李存勖所攻,遣使獻平、營、灤三州之地,以求援于契丹。 契丹救之,為存勖所敗。 存勖滅燕,而三州之地歸於契丹。 未取。 初,守光遣韓延徽于契丹。 延徽不拜,契丹主大怒,使牧馬。 契丹述律後察其賢,勸阿保機禮而用之。 韓延徽有智略,能屬文,始教契丹建牙開府,築城郭,立市裡,以處漢人,使各有配偶,墾藝荒田。 由是漢人安業,逃亡者少,契丹臣服諸國,延徽有功焉。 阿保機取夫余城,更名東丹國,命長子突欲鎮之,號為人皇。 次子德光守西樓,號元帥。 阿保機稱帝二十年,死於夫余城。 述律後欲立德光,至西樓,命與突欲俱乘馬立帳前,謂諸酋長曰:「二子吾皆愛之,莫知所立,汝曹擇可立者,執其轡。 」酋長知其意,爭執德光轡。 後曰:「眾之所欲,吾安敢違。 」遂立德光,是為太宗。 遣突欲歸東丹。 德光尊後為太后,國事皆決焉。 德光性孝謹,母病不食,亦不食。 以韓延徽為政理事,令葬阿保機于木葉山。 太后左右有桀黠者,後輒謂曰:「為我達語于先帝。 」至墓所殺之,—前後百數。 最後平州人趙思溫當往,不肯行。 後曰:「汝事先帝常親近,何為不行?」對曰:「親近莫如後,後行,臣乃繼之。 」後曰:「非吾不欲從先帝于地下也,顧嗣子幼弱,國家無主,不得往耳。 」 乃斷一腕,令置墓中。 思溫亦得免。 時後唐潞王從珂疑石敬塘,使移鎮天平。 敬塘拒命,唐發兵討之,敬塘危急,乃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幽薊等一十六州,以假兵滅唐。 仍許歲輸帛三十萬匹。 契丹冊立敬塘為晉帝,乃以幽州為燕京,徙都之,改國號曰遼。 終晉高祖之世,徵求無厭。 至出帝齊王立,不奉表,不稱臣于契丹。 契丹主積怒,舉兵滅晉而歸,死於殺狐嶺,嗣位二十一年。 侄永康王兀欲即位於中京,兀欲乃太祖阿保機長子突欲之子也。 突欲以國讓弟,後反見疑,遂浮海至中國。 後唐明宗以莊宗妃夏氏妻之,賜姓名李贊華,拜節度使。 贊華好割婦女之臂腿而飲其血,諸姬妾刺臂或腿以吮之,則大悅。 夏氏數被其割,不勝苦,奏請離婚為尼。 贊華後為潞王從珂所殺。 至是其子兀欲立,追尊其父突欲為義宗。 兀欲更名阮,是為世宗。 嗣位五年,為燕王述軋所弒。 述軋自立,諸部不服,奉太宗德光子壽安王兀律攻殺之,遂立兀律為帝,更名璟,是為穆宗。 穆宗好畋獵飲酒,不恤國事,每夜則酣飲達旦,晝則常睡,國人謂之睡王。 周世宗攻取三關瀛、莫、易之地。 穆宗聞之曰:「此亦漢地,今以還漢,又何惜哉!」又嗜殺,酒後加人以烙炮鐵梳諸奇巧極刑。 嗣位十八年,近侍小哥花哥辛古等殺之,世宗兀欲之子賢立,是為景宗。 以蕭守興為尚書令,納其女燕燕為後。 景宗宿嬰風疾,國事皆決於燕燕。 遼與宋通好,宋太宗伐北漢,遼遣兵救之,大敗而還。 宋滅北漢,遂乘勝伐遼,以取幽燕之地。 遼遣耶律休哥與戰,宋亦大敗而還。 景宗嗣位十四年而殂,子隆緒立,是為聖宗。 蕭太后專國政,寵幸用事。 宋太宗遣曹彬、潘美等乘釁伐遼,以取幽燕之地,為契丹將耶律休哥所敗。 遼太后亦興師寇宋,宋驍將楊業死之。 宋真宗時,蕭太后隆緒大舉寇宋,宋寇準亦勸真宗自將禦之。 契丹圍澶州,不克,與宋戰不利,大將撻覽為宋所殺。 寇準勸真宗復直前渡河,契丹大懼,請和,自是而兩朝修好,南北弭兵,邊境稍安矣。 契丹聖宗隆緒二十七年,蕭太后燕燕卒。 蕭氏有機謀,善馭大臣,得其死力。 每入寇,親披甲冑督戰。 與韓德讓通,太后死後,未幾德讓亦死,陪葬陵傍。 隆緒遭母喪,哀毀骨立。 群臣請改元,又請以日易月,皆不許。 及宋真宗崩,隆緒集番漢大臣后妃以下皆舉哀,曰:「吾兄與吾同月生,年大兩歲,吾又得兒多時也!」因又泣,特置真宗禦靈,建資福道場百日而罷。 契丹主隆緒病革,謂其子宗真曰:「宋朝信誓,常守而不失。 」遂殂,嗣位四十八年。 子宗真立,是為興宗。 國內無事,戶口蕃息,宋增歲幣銀絹各十萬,並前共五十萬。 其地凡五京,六州,軍城百五十六,縣二百九,屬國六十。 東至海,西至流砂,北至臚朐河,南至白溝,幅員萬里。 嗣位二十四年殂,子道宗洪基立。 洪基嗣位四十六年殂。 太子浚早卒,浚之子天祚帝延禧立,好畋獵Y酗,怠於政事。 遼屬國生女真完顏阿骨打以兵叛遼。 第14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1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