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無問能否,但擇年命合六甲者,雲擇日出兵三百,可生擒金二將。 襲擊至陰山,識者危之。 金人攻通津、宣化二門,何木、孫傅使郭京出師,京用六甲法,盡令守禦人下城,毋得窺視。 因大啟宣化門出師。 金兵分四翼,噪而前。 京兵見之,不戰而敗,死者甚眾。 京引餘眾南遁,金師遂登城,城陷,帝聞之慟哭。 時宋師尚眾,金人恐帝他遁,宣言議和退師。 帝使何如金師請平,粘沒喝、斡離不曰:「自古有南必有北,不可相無也。 今之所議,期在割地而已,請與帝面約相訂。 」宋師言之,帝曰:「朕當親往。 」帝出郊,如粘沒喝即奉表請降,留二宿乃還。 帝自去金營,士庶及太學生迎謁。 帝掩面大哭曰:「宰相誤我父子。 」觀者無不流涕。 金遣使來索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帛一千萬匹。 於是大括金銀,遣使如河南、河北割地以畀金人。 使至兩河,兩河民堅守不奉詔。 時金人索金銀甚急,且遣使再邀帝至營。 帝有難色,何及吏部侍郎李若水,以事出無奈,勸帝行。 二年正月,帝與何、李若水等復如青城,至金營,金人逼帝易服,李若水抱持而哭,詆金人為狗輩。 金人曳若水出,擊之,仆于地,若水罵不絶口而死。 劉自經于金軍。 欽宗在位二年而被擄。 金人復征太上皇、太上皇后,且以玉牒按名征諸王宗室入金軍,復按名征皇后、太子、諸公主、妃嬪及諸王妃眷屬入金軍。 金廢二帝為庶人,遣吳千干、莫儔入京師,集百官議立異姓,眾莫敢出聲。 王時雍探知敵意在張邦昌,乃以邦昌姓名入議狀。 張叔夜不肯署狀,且移書金師,意立太子。 金人執置軍中。 太常寺簿張浚、開封士曹趙鼎、司門員外郎胡寅,皆逃入大學中,不書名。 御史馬伸、吳給、中丞秦檜,共為議狀于金師,極言異姓不可立,願復嗣君以安四方。 且論張邦昌當上皇時,蠹國亂政,以致社稷傾危。 金人怒,執檜而去。 三月,金人奉冊寶至,邦昌北向拜舞,受冊即位。 閣門舍並吳革率內親事官數百人,皆先殺其妻子,焚所居,舉義金水門外。 范瓊詐與合謀,襲殺之。 是日風霾,日暈無光,百官慘沮,邦昌亦變色,惟吳千干、莫儔、范瓊等欣然以為有佐命功。 邦昌以金不留兵,而宗澤、康王構等兵勢正強,知必無成,大懼禍。 及拜官,皆加「權」字。 金斡離不以道君太上皇及鄭太后並上皇子二十九人,與諸親王、皇孫、駙馬、公主、妃嬪及康王母韋賢妃、康王夫人邢氏等,由滑州北去。 張邦昌率百官遙辭于南熏門,眾慟哭,有仆絶者。 四月,金粘沒喝以帝及諸皇后、太子與諸妃嬪、宗室及諸王妃,與何、孫傅、張叔夜、司馬樸、秦檜等,並凡法駕, 鹵簿、禮器、祭器、教坊樂器、寶玩、九鼎、圭璧、渾儀、銅人、刻漏、古器、秘書、內人、內寺、娼優、伎藝等,由鄭州北去。 公私上下,府庫蓄積,為之一空。 獨哲宗元祐皇后孟氏以廢居私第獲免。 時康王構有眾八萬,次於濟州,因宗澤屢敗金兵,故金人不能得康王而去。 金兵既去,呂好問謂張邦昌曰:「相公真欲立耶?抑姑塞敵意,而徐為之圖耶?相公亦知中國人心所向乎?特威女貞兵威耳。 女貞既去,能保其無變乎?大元帥在外,元祐皇后在內,此殆天意,盍亟還政,庶可轉禍為福。 為今計者,當迎元祐皇后權攝國事,請康王早正大位,庶獲保全。 」御史馬伸具書,請張邦昌速奉迎康王,極陳順逆利害。 邦昌讀其書,氣沮,乃遣謝克家至濟州往迎。 王不許。 呂好問遣人言于王曰:「大王不早自立,恐有不當立而立者。 」 王然之。 邦昌乃使韋淵奉大宋受命寶詣濟州,復以手書號元祐孟後曰太后,入居禁中,垂簾聽政,以俟復辟。 欽宗渡白溝河,簽書樞密使院事張叔夜死之,北宋亡。 起太祖庚申,終欽宗丁未,凡九主,共一百六十七年。 是年五月,康王構即位於應天府,大赦改元,後定都于杭州,是為南宋。 待三十三回再敘,下回且先將遼、金、西夏之事敘明,以便觀者。 第32回 西北邊遼金夏不住相爭1 詞曰: 三百餘年宋史,遼金西夏縱橫。 爭強賭勝弄刀兵;誰解倒懸民命?富貴草頭垂露,英雄水上浮萍。 是非成敗總虛名,一枕南柯夢醒。 卻說徽、欽二帝被擄,高宗中興,不過一月間事。 宋朝國統原未斷絶,此回本應接敘高宗中興之事。 然滅北宋者金,而金先滅遼,遼實起於北宋之先,夏亦起於北宋之初,至元滅金滅夏,又在南宋未滅之先,不便將此三國懸擱。 今且將南宋之事擱起,待下回再敘,此回先將遼、金、西夏之事敘明。 按遼國初名契丹,本東奚種,神農氏之後。 其後為匈奴所破,保鮮卑山,燕慕容氏時,竄于松漠之間,後魏初,大破之,遂逃,進經數十年稍滋蔓。 自魏至隋,雖或寇邊,亦入貢不絶。 第14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1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