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勺飲不入于口者五日,哀毀過禮。 初,太后忌孝文英敏,恐不利於己,盛寒,閉之冷室,絶食三日,欲廢之,而立咸陽王禧,東陽王丕等固諫乃止。 魏主初無憾意,惟深德丕等,又有宦者譖魏主于太后,太后杖魏主數十,至是亦不追問。 魏咸陽公高允卒,允歷事五帝,卒年九十八歲。 孝文帝始禁同姓為婚,拜祀周公、孔子,行養老禮,以平城地寒,風沙常起,乃遷都洛陽,改姓元氏,初定族姓,興禮樂,變華風。 禁胡語,求遣書,立國子太學、四門小學于洛陽,魏主好讀書,手不釋卷,善屬文,多於馬上口占,既成,不更一字。 自太和十一年以後,詔策皆自為之。 好賢樂善,情如饑渴,所與游接,常寄以布素之意。 友愛諸弟,始終無間,精勤庶務,從善如流。 制禮作樂,蔚然可觀,有三代之風焉。 魏主宏連年在外,後馮氏私于幸臣高菩薩。 魏主還,收菩薩等誅之,而不忍廢后。 時魏主因禦齊師得勝,疾甚而還。 至谷塘,原以嗣子恪托其弟司徒彭城王勰,勰慮權寵震主,取罪必重,涕泣固辭。 魏主手詔太子曰:「汝叔父勰,清規櫬德,松竹為心,吾百年後,其聽勰辭蟬冕,遂其沖挹之性!」又謂勰曰:「後官久乖陰德,吾死後,可賜自盡,葬以後禮。 」遂殂,在位二十九年。 太子恪至魯陽,遇梓宮,乃發喪即位,是為世宗宣武帝。 嬖倖擅權,幸臣趙邕及外戚高肇等用事,魏政始衰。 高肇怨彭城王勰,數譖于魏主,誣以謀反,以酒毒殺之,舉朝莫不喪氣。 魏主立於詡為太子。 詡,胡貴嬪所生也。 魏自是不殺太子之母。 宣武帝在位十六年殂,子肅宗孝明帝詡立。 胡太后臨朝稱制。 太后聰悟,好讀書,善屬文,射能中針孔,政事皆手筆自決。 作永寧寺浮屠,高九十丈,極土木之美。 僧房千間,珠玉錦繡,駭人心目。 遣比丘慧生如西域求佛書,慧生出魏境西行二年,至乾羅國,得佛書一百七十部而還。 胡太后弒故正宮商太后,以尼禮葬之。 帝叔太傅清河王懌,美風儀,胡太后逼而Y之。 然懌素有才能,輔政多所匡益。 侍中元義、衛將軍劉騰,恃寵擅權,懌每裁抑之,義、騰誣懌欲毒殺魏主,閉永巷門,太后不得出,執懌殺之,還政魏主。 幽太后于北宮,魏主不得省見,太后不免饑寒。 義遂輔政,與騰表裡擅權。 義嗜酒好色,貪吝寶賄,牧守長令,率皆貪污。 百姓窮困,人人思亂,及劉騰死,魏主與太后左右防衛稍緩,母子乃得相見。 太后定計,使義解兵權,復臨朝攝政。 因賜元義死。 胡太后自再臨朝以來,頗事妝飾,數出遊,李神軌、徐紇等俱得幸于太后,鄭儼尤為得幸,使領尚食典禦,晝夜在禁中。 每休沐,太后常遣宦者隨之,儼見其妻,惟得略言家事而已。 嬖倖用事,政事縱馳,盜賊蜂起。 葛榮肆亂國號齊,封疆日蹙,國用耗竭,討虜大都督爾朱榮,兵勢強盛,魏朝憚之。 魏主年寢長,太后自以所為不謹,凡魏主所親信者,輒以事去之。 於是母子之間嫌隙日深。 魏主及鄭儼、徐紇等逼于太后,不能去,密詔爾朱榮舉兵內向,威逼太后。 榮以高歡為前鋒,行至上黨,魏主復以私詔止之。 鄭儼、徐紇恐禍,乃陰與太后謀鴆魏主。 宣武帝在位十六年殂,立皇子為帝。 既而下詔自:「潘嬪所生,實皇女也。 故臨洮王寶陴世子釗,高祖之孫可立。 」遂迎釗即位,年方三歲。 爾朱榮聞之,抗表領兵赴闕,立彭城武宜王勰之孫子攸為帝,是為敬宗孝莊帝。 以榮都督中外諸軍事,封太原王。 李神軌、鄭儼、徐紇等皆遠遁,太后及後宮皆落髮為尼。 榮遣騎執胡太后及幼主釗沉之於河,殺王公以下二千人。 爾朱榮之女先為孝明帝嬪妃,至是榮欲魏主納為後,魏主從之,榮甚悅。 爾朱榮討葛榮,擒之。 冀、定、滄、瀛、殷五州皆平。 榮雖身居外藩,遙制朝政。 敬宗外逼于榮,內迫于後,快怏不樂。 唯幸寇盜未息,與榮相持。 及榮告捷,殊不喜,因密有圖榮之意。 乃用陽城王微之計,聲言皇子生,榮遂與元天穆俱入朝賀喜。 光祿少卿魯安、典禦李侃晞等俱抽刀入,榮起趨禦座。 魏主先橫刀于膝,遂手刃之,並殺于穆及榮子菩提等,赦其餘黨。 內外喜噪,百僚入賀。 是夜,榮從弟世隆帥榮部曲焚西陽門M禿右酰魈跏倍蕁H僦墩孜湃偎潰苑謚菟錁萁簟? 世隆至長子兆來會之,推立太武帝五世孫長廣王曄為帝,大赦改元。 兆以輕兵倍道兼行,從河橋西渡直叩宮門,宿衛乃覺,彎弓欲射,矢不得發,一時散走。 兆騎執魏主,鎖于永寧寺樓上,在位二年。 兆縱兵大掠,捕殺皇子,污辱嬪妃公主,殺臨淮王彧等。 魏主寒甚,就兆求頭巾,兆不與,尋縊殺之。 爾朱世隆兄弟以長廣王曄疏屬,欲更立親近,以從人望,乃廢曄,在位一年,而更立獻文帝之孫廣陵王恭,是為節閔帝。 初,葛榮之亂,部眾流入並肆者二十餘萬,謀亂不止。 爾朱兆患之,問計于高歡。 歡曰:「宜選王心腹使統之。 」兆即以其眾委歡,以為冀州刺史。 歡自此得兵柄,不可複製矣。 魏河北大史高乾與其弟敖曹起兵討兆。 高歡起兵屯壺關,聲言欲討乾。 乾潛往謁之,說歡討兆。 時趙郡太守李元忠赤說歡討兆。 第8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