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文八字,頂有浮光。 右手有文曰武,居室常有雲氣。 長而英達,有文學。 既篡齊,乃蠱謗木、肺石二函,曰:「若有在位莫言而下欲有言者,投謗木函;若有功勞才器,宛沈莫達者,投肺石函。 」置五經博士,立州郡學,建孔予廟以重儒,善政頗多。 及其中年,惑于佛教。 禁文綺不得為人獸之形,為其剪裁,有乖仁恕。 罷宗廟牲牢,薦以疏果犧牲,皆以面為之。 為其有累冥道,朝野宜傳,以為宗廟不血食。 沈約臥病,夢齊和帝以劍斷其舌,呼道士奏章,稱禪代之事,不由己出。 梁主大怒,譴責數四。 約益俱,得惡疾而死。 帝益信因果,三次捨身于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釋禦服,持法衣,親為四眾講《捏槃經》、《三慧經》,群臣以錢億萬奉贖,表請還宮,三請乃許。 至真佛祖迭摩之言,反擯棄不用。 達摩渡江而去,蓋帝之所學者,佛中之皮毛。 至于收放心,養性靈,真正法門,曾不知學也。 同泰寺浮屠災,帝為起十二層浮屠,值侯景亂而止。 帝頗好邊功,使其弟臨川王宏伐魏,克梁城。 魏遣邢巒與中山王英合兵攻梁城。 宏懼,召諸將議旋師,呂僧珍勸之退。 魏人為之歌曰:「不畏蕭娘與呂姥,但畏合肥有韋虎。 」韋虎者,韋睿也。 會是夜暴風雨,軍中驚。 臨川王宏與數騎逃去,將士皆散歸,棄甲投戈,填滿水陸,死者五萬人。 魏中山王英與將軍楊大眼,乘勝領眾數十萬,進攻鐘離。 梁曹景宗、昌義之隨方抗禦。 魏人晝夜苦攻,梁主命韋睿救鐘離,受景宗節度。 人畏魏兵眾盛,勸使緩行,睿曰:「魏人已墮吾腹中,卿曹勿憂也。 」遂至邵陵,梁主預敕景宗曰:「韋睿卿之鄉望,宜善敬之。 」景宗見睿禮其恭,梁主聞之曰:「二將和,師濟必矣。 」 睿等預裝高艦,與魏橋平,先以艦擊其洲上軍,盡殪。 別以小船載草灌膏,焚其橋柵。 風怒火盛,煙塵晦冥,死士拔柵砍橋,倏忽俱盡。 軍人奮呼,聲震天地,魏軍大潰。 英脫身走,大眼等亦焚營去。 睿遣報昌義之,義之悲喜,不暇答語,但叫曰:「更生!更生!」魏降將王足獻計,請堰淮水以灌魏壽陽。 帝然之。 使水工陳承伯將軍祖口恆,發徐楊民假康絢都督諸軍事,共二十萬人築之。 南起浮山,北抵巉石,長九里,下廣四十丈,上廣四十丈,高二十丈,圍以楊柳,軍壘列居其上。 至是淮水暴漲,堰壞,其聲如雷,聞三百里。 緣淮城戍村落,十餘萬口,皆漂入海。 時東魏、西魏分為二。 東魏大行台侯景右足偏短,弓馬非其所長,而多謀略。 高歡使將兵十萬,專制河南。 景素輕高澄,及歡卒,遂以河南降西魏。 復遣郎中丁和奉表於梁,請以十三州內附。 梁主召群臣廷議,仆射謝舉等曰:「頃與魏通和,今納其叛臣非宜。 」梁主曰:「得景則塞北可清,豈宜膠柱。 」先是正月乙卯夜,梁主夢中原牧守皆以地來降,旦見朱異告之。 異曰:「此宇內混一之兆也。 」及丁和至,稱景定計,以正月乙卯夜。 梁主愈神之,然意猶未決,嘗言:「我國家如金甌,無一傷缺,今勿受景地,脫致紛紜,悔之何及?」 朱異揣知梁主意,遂定議納景,以景為大將軍,封河南王。 東魏大將軍高澄遣書於梁,復求通好。 帝召群臣議,司農卿傅峻曰:“高澄何事須和,必是設間,欲令侯景自疑,圖禍亂耳! 許之必墮其計。 ”朱異等曰:「靜寇息民,和實為便。 」主亦厭用兵,乃從異言。 景果為反計。 帝弟臨川王宏之子臨賀王正德所至貪暴,屢得罪于帝。 由是憤恨,陰養死士,儲米積貨,幸國家有變。 景知之,致箋于正德,請自效。 正德大喜。 景反于壽陽,引兵臨江。 尚書羊侃請以二千人急據採石,令邵陵王襲壽陽,則烏合之眾,自然瓦解。 朱異曰:「景必無渡江之志。 」 事遂寢。 羊侃曰:「今茲敗矣。 」帝以臨賀王正德都督諸軍事,屯丹陽郡。 正德遣大船數十艘,詐稱載獲,密以濟景。 景自橫江濟于採石,有馬數百匹,兵八千人,至慈湖。 時梁興四十七年,境內無事,罕見兵甲,賊至猝迫,公私震駭。 正德守宣陽門,帥眾于張侯橋迎景入宣陽門,至闕下,正德即僭皇帝位。 景列兵繞台城既匝,百道俱攻。 尚書令羊侃隨方拒守,景亦不能克。 侃子鸞為景所獲,執以示侃,侃不為動。 會羊侃卒,城中益懼。 時諸王大臣、各處勤王兵俱集,景偽求和,使梁帝敕止諸路援軍,而攻城益急。 帝從釋氏教,食惟萊羹糲飯。 至是蔬茹皆絶,乃食鷄子。 邵陵王綸,因使上鷄子數百枚。 侯景百道攻城,晝夜不息。 梁主聞城已陷,安臥不動,嘆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復何恨?」俄而景入,見于太極東堂,以甲士五百自衛。 景稽顙殿下,不敢仰視,汗流披面。 退謂王僧貴曰:「吾嘗跨鞍對陣,矢刃交下,了無怖心。 今見蕭公,使人自懾,豈非天威難犯,吾不可以再見之。 」景以臨賀王正德為大司馬。 德謀殺景,景因殺之。 景縱兵驚帝宮人服禦殆盡。 自後樑主所求,多不遂意,飲膳亦為所裁,憂憤成疾。 五月丙辰,梁主臥淨居殿,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殂。 在位四十八年,壽八十六歲。 第8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