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表為將軍,賜爵關內侯,使巡城下,人無固志,遂克之,斬誕,夷其三族。 魏主髦見威權日去,不勝其忿,召尚書王經等曰:「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自出討之。 」經諫不聽,髦遂拔劍升輦,率殿中宿衛蒼頭官僮,鼓噪而出。 中護軍賈充入,與戰于南闕下。 太子舍人成濟問充曰:「事急矣,當若何?」充曰:「司馬公畜養汝等,正為今日。 今日之事,無用問也。 」濟即抽戈,前刺髦,殞于車下。 在位六年。 昭聞之大驚,自投于地。 昭叔太傅司馬孚奔往,枕其股而哭甚哀。 曰:「殺陛下者,臣之罪也。 」昭入殿中,召群臣會議。 尚書仆射陳泰不至,昭使其舅尚書荀豈頁召之。 豈頁,彧之子也。 泰曰:「論者以泰方舅,今舅不如泰也。 」子弟逼之,乃入。 見昭悲慟,昭亦對之泣曰:「玄伯,卿何以處我?」 泰曰:「獨有斬賈充以謝天下耳。 」昭思久之,曰:「更思其次。 」泰曰:「泰惟有進于此者,不知其次。 」昭乃不復言,收王經及其家屬,付廷尉斬之。 經謝其母,母笑曰:「人誰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畢命,何恨之有。 」昭以成濟大逆不道,夷三族。 昭以皇后令,使其子中護軍司馬炎,迎常道鄉公璜于鄴。 璜,燕王宇之子,操之孫也,更名奐,以為明帝嗣,立之。 時司馬昭遣鐘會、鄧艾等滅蜀漢,晉公馬昭進爵為王,司馬昭娶王肅女,生炎及攸。 以攸繼景王司馬師之後。 攸性孝友多才藝,清和平允,名過于炎,昭愛之。 昭欲以攸為世子,山濤曰:「廢長立少,違禮不祥。 」乃立炎為世子。 司馬昭卒,子炎嗣為相國晉公,遂廢魏主奐為陳留王,炎即皇帝位。 奐出舍于金墉城,司馬孚拜辭流涕,郗歔不自勝,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純臣也。 」魏主奐在位五年,而被篡,至惠帝五年而善終,謚曰元帝,魏亡。 右魏起文帝丕,終元帝奐,凡五世,共四十六年。 炎既篡位,敢國號曰晉,至太康元年滅吳。 卻說吳自孫策開基,孫權繼統,赤壁破操,秭歸敗漢,而後見魏、漢二國稱帝,權亦稱帝,建國號曰吳。 追尊兄堅為武烈皇帝,兄策為長沙桓王。 遷都建業,使大將軍陸遜輔太子登守武昌;後登卒,以和為太子。 潘夫人有寵于吳主,權生少子亮,權愛之,遂廢和而立亮為太子。 權在位三十一年殂。 子亮立,以諸葛恪為太傅輔政。 魏司馬昭遣王昶、胡遵、毋邱儉三路擊吳。 諸葛恪與戰于徐塘,魏人敗走。 吳獲資器山積,振旅而還。 恪遂有輕敵之心,興兵伐魏,圍新城不克。 會大暑,病死者過半,眾大怨之。 恪引軍還建業,愈加嚴威,欲復興兵向青、徐。 侍中孫峻,因民怨眾怒構謀,吳主亮置酒,伏兵殺之。 以葦席裹尸投之石子岡,並夷三族。 恪,諸葛瑾之子也。 群臣共表奏峻為丞相大將軍,都督中外軍事。 峻驕矜Y暴,國人側目。 吳將軍孫儀等謀殺孫峻,不克,死者數十人。 時全公主與峻通,譖朱公主伺謀,峻殺朱公主。 及峻死,峻從弟偏將軍孫綝之輔政。 紼專權自恣,吳主亮聰明英察,孫綝忌之。 亮與劉承、全紀謀誅綝,使全紀告其父衛將軍尚密整士馬。 尚,亮後父也。 亮戒尚曰:「勿令卿母知之。 」綝堂妹也。 紀以告尚,尚語其妻,妻密語綝。 綝夜執尚,殺劉承,全紀自殺。 遂圍宮,廢吳主亮為會稽王,亮在位六年而被廢。 綝迎權第六于琅琊王休立之,是為景帝。 綹又與休有隙。 休乃與左將軍丁奉謀誅綝,夷其族。 休在位六年殂。 吳人以蜀初亡而懼,欲得長君,乃白朱後,迎前太子和太子烏程侯皓立之。 皓既得志,粗暴驕Y,好酒色,貶朱太后為景皇后,尋逼殺之。 使黃門遍行州郡,選美女。 其大臣家女,皆歲歲報名,年十五六者簡閲,簡閲不中,乃得出嫁。 後官數千,猶採擇無已。 作昭明宮,工役之費,以億萬計。 左丞相陸凱諫,不聽。 及凱卒,以凱從弟抗都督荊州諸軍事,治樂鄉。 晉主有滅吳之志,以尚書左仆射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鎮襄陽。 祜綏懷遠近,甚得江漢之心。 與吳人開誠布信,降者欲去,皆聽之。 減戍邏之卒,墾田八百餘頃,糧有十年之積。 其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被甲。 鈐閣之下,侍衛不過十數人。 晉主與羊祜陰謀伐吳。 祜以為伐吳,宜借上流之勢。 時益州守王浚遷大司農,祜密表留浚,復為益州刺吏,使治水軍。 大作舟艦木柹,蔽江而下。 吳建平太守吾彥,取其柹以白吳主曰:「晉必有攻吳之計,宜增建平兵,以塞其衝要。 」 吳主不從,彥乃為鐵鎖,橫斷江路。 吳主征西陵都督步闡,闡世在西陵,猝被征。 處自懼有讒,據城降晉。 晉以闡都督西陵諸軍,吳陸遜討之,晉主令羊祜救之,不克。 抗遂拔西陵,誅闡。 ”吳主既克西陵,自謂得天助,志益張大,使術士尚廣筮取天下,對曰:「吉。 庚子歲,青蓋當入洛陽。 」吳主喜,不修德政,專為兼併之計。 晉羊祜歸自江陵,務修德信以懷吳人。 每交兵,刻日方戰,不為掩襲之計。 祜以軍行吳境,刈谷為糧,皆計所侵,送絹償之。 每遊獵,若禽獸先為吳人所傷,後為晉兵所得者,皆送還之。 於是吳人悅服,祜與抗對境,使命常通,抗遣祜酒,祜飲之,不疑。 抗疾,求藥于祜,祜以成藥與之。 第6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