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令天下州郡檢覆墾田戶口,於是刺史太守多為詐巧,優饒豪右,侵刻羸弱。 時諸郡各遣使奏事,常見陳留吏牘上有書,視之云:「潁川宏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 」帝詰問吏因由,吏不肯說,託言于長安街上得之。 帝怒。 時皇子東海公陽,年十二,在幄後,言曰:「吏受郡敕,欲以墾田相方耳?」帝曰:「既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陽不可問』?」對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田宅逾制,不可為準。 帝令虎賁將詰問吏,吏乃首服,如東海公對。 上由是益奇愛陽。 遣謁者考實二千石長吏阿枉不平者。 帝欲立東海公陽為太子,而未發,會郭後寵衰,數懷怨懟,上怒之,遂廢后而立貴人陰氏為後。 郭後既廢,太子強意不自安,辭太子位,帝因廢太子強為東海王,而立東海王陽為太子,改名莊。 帝以強去就有禮,以魯益東海,食二十九縣,賜虎賁旄頭,設鐘篪之樂,擬于乘輿。 以郭後弟郭況為大鴻臚,帝數幸其第,賞賜金帛無數,京師號郭家為金穴。 後郭後及故太子強俱得令終。 時天下太平,交趾女子征則、征貳反,拜馬援為伏波將軍,討平之。 帝每旦視朝,日昃乃罷。 數引公卿郎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總攬朝綱,審時度力,事無過舉,休養生息。 恐勤兵于遠,辭西域之請都護,身致太平,匈奴畏服,兵革不興,其中興之美,比少康焉。 在位三十三年崩,壽六十二歲。 太子莊立,是為明帝,以定都洛陽,謂之東漢,至獻帝而漢室三分。 欲得其詳,下回便見。 第18回 二百年曹操起漢室三分1 詞曰: 颯颯西風渭水,蕭蕭落葉長安。 英雄迴首北邙山,虎鬥龍爭過眼。 閒看壩橋煙柳,淒涼露冷風寒。 斷蟬聲裡倚闌干,不覺斜陽又晚。 卻說東漢光武崩,太子莊立,是為明帝。 立馬援之女貴人馬氏為皇后。 後好讀書,尚謙肅,為漢室賢后。 明帝幸闢雍,行大射禮。 又行養老禮,以李躬為三老,桓榮為五更,禮畢,引桓榮及弟子升堂,上自為辯說,諸儒執經問難於前,冠帶縉紳之人環橋而觀,聽者蓋億萬計。 詣孔子室,親禦講堂,命皇太子諸王說經,匈奴亦遣子入學。 帝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至天竺,求其道,得其書。 及沙門以來,一時王公貴人,獨帝弟楚王英最先好之。 英,光武第六子也,後以謀反自殺,窮治黨羽至數千人。 耿秉數請擊匈奴,帝從之,令秉與竇固等分道並出,伐匈奴,固獨有功。 固使假司馬班超與從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行至鄯善,鄯善王廣奉詔,禮敬甚備,後忽懈怠,超謂其官屬曰:「此必有北虜使來,明者睹于未萌,況已著耶?」 乃會其吏士三十六人,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因夜以攻虜使營,斬其使及從者三十級,餘眾百許人悉燒死。 明日乃還,召鄯善王廣以虜首示之,一國震怖,廣叩首願屬漢無二心,遂納子為質。 還白竇固,固大喜,具上超功,上以超為軍司馬,令敘前功。 固復使超使于寘,其王廣德降,於是諸國皆遣子人侍。 西域與漢絶六十五載,至是復通焉。 竇固、耿秉擊西域,平車師,復奏置西域都尉,及戊己校尉。 益州刺吏朱黼,宣示漢威,德懷遠夷,自汶山以西,前代所未至,正朔所未加,白狼、槃木等百餘國,皆舉首稱臣奉貢,白狼王唐菆作詩三章,歌頌漢德,黼使譯而獻之。 明帝遵奉建武制度,無所變更,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 館陶公主為子求郎,而不許,乃賜錢十萬,謂群臣曰,「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則民受其殃,何可濫也。 」是以吏得其人,民樂其業,遠近畏服,戶口滋殖焉。 在位十三年崩,太子煜立,是為章帝。 章帝繼明帝察之後,承之以寬大,奉承太后,盡心孝道,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體之以忠恕,文之以禮樂;謂之慈祥長者,為東漢賢君,不亦宜乎!然因竇後之譖而廢太子,知後兄竇憲之惡,而不能罪,所少年略近優柔耳。 在位十三年崩,太子肇立,是為和帝。 和帝年方十歲,竇太后臨朝,竇憲當權用事。 都鄉侯劉暢,齊虎王劉縯之孫也,來弔國憂,太后數召見之。 竇憲懼暢分宮省之禮,遣客殺之,而歸罪于暢弟剛。 尚書韓棱以為賊在京師,不宜捨近求遠。 何敞請獨奏案之,具得其實。 太后怒,竇憲懼誅,因自求北擊匈奴以贖罪。 時北匈奴饑亂,太后從之。 竇憲將行,公卿詣朝堂,上書諫,以為匈奴不犯邊塞,無故勞師遠伐,損費國用,非社稷計。 袁安、任隗免冠固爭,前後十上章,眾皆危懼。 安、隗正色自若。 太后終聽憲言,遣竇憲、耿秉將精兵萬餘,與北單于戰于稽落山,大破之,降者前後八十一部,二十餘萬人。 憲秉出塞三千餘里,登燕然山,命中護軍班固刻石勒功,紀漢威德而還。 竇憲以北匈奴微弱,遂欲滅之,遣耿夔、任尚圍于金微山,大破之,出塞五千餘里而還,自漢出師所未嘗至也。 竇憲既立大功,威名益盛,父子兄弟充滿朝廷,專權謀逆。 帝以朝臣上下莫不附憲,獨中常侍鄭眾謹敏有心機,遂與眾定計誅憲。 帝以太后故,不欲明誅憲,迫令自殺;班周似憲之賓客收捕,死獄中。 固嘗著《漢書》,尚未就。 詔固女弟曹壽之妻昭踵而成之,所謂曹大家也。 第5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