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耳以趙王走鉅鹿,王離圍之。 陳余軍其北,章邯軍其南。 趙請救于楚。 楚懷王聞宋義先策武安君必敗,召與計議,大悅之,因以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以救趙。 諸別將皆屬於義,號為卿子冠軍。 宋義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 項羽勸義疾引兵渡河,義曰:「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疲,我乘其敝;不勝,則我鼓行而西,必舉秦矣!」因下令曰:「有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遣其子襄相齊,送之無鹽,飲酒高會。 天寒大雨,士卒凍饑。 羽曰:「今歲饑民貧,卒食半菽,須戮力攻秦。 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與趙併力,乃曰『乘其敝』。 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何敝之乘?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掃境內而屬將軍。 國家安危,在此一舉。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臣也。 」十一月,羽晨朝義,即帳中斬之。 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王陰令籍誅之。 」諸將莫敢枝梧。 遣使報命懷王,王以羽為上將軍,羽悉引兵渡河,沉船破釜,燒廬舍,持三日糧,示士卒以必死。 與秦軍遇,九戰,皆大破之。 章邯敗走,遂虜王離。 時諸侯救鉅鹿者十餘遍,莫敢戰。 及楚擊秦,皆從壁上觀。 楚軍無不一當十,呼聲動天地,諸侯軍人人惴恐。 既破秦軍,項羽召見諸將,皆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兵皆屬焉。 章邯既敗,軍棘原,使司馬欣奏事咸陽。 趙高匿不使見。 欣恐,還報邯。 章邯以軍降羽。 羽立章邯為雍王,以司馬欣為上將軍,將秦軍為前行。 初,楚懷主與諸侯約:「先人關者王之。 」時秦兵尚強,諸將莫敢先入關,獨項羽怨秦之殺項梁,願與沛公西。 諸將曰:「羽殘暴不可遣。 」乃遣沛公伐秦。 三年春二月,沛公擊昌邑,彭越以兵從。 沛公過高陽。 高陽人酈食其,年六十餘,家貧落魄,為裡監門。 其裡人有為沛公騎士者。 食其曰:「吾聞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願從游。 」騎士曰:「沛公不好儒。 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不可以儒生說也。 」酈生曰:「第言之。 」騎士從容言。 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酈生。 生至入謁。 沛公方踞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 生長揖不拜,曰:「足下必欲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 」於是沛公輟洗而起,延生上坐,問計。 生曰:“足下兵不滿萬,欲以徑入強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 夫陳留天下之沖,又多積粟,臣善其令,請得使之,令降足下。 即不聽,舉兵攻之,臣為內應。 ”乃遣生行,沛公引兵隨之,遂下陳留,號生為廣野君。 其弟商,亦聚兵四千人,來屬沛公。 沛公攻潁川,取之。 因張良遂略韓地。 良引兵從沛公,略南陽郡;引兵而西,無不下者。 所過禁擄掠,秦兵皆喜。 八月,沛公攻屠武關。 趙高前言關東盜無能為,至是二世使責高。 高懼,乃與其婿咸陽令閻樂謀立新君。 樂將吏卒入望夷宮。 二世召左右,皆惶憂不鬥。 樂前數二世曰:“足下驕恣,誅殺無道,天下皆叛。 其自為計。 ”二世曰:「吾願得一郡為王。 」弗許。 又曰:「願為萬戶侯。 」又弗許。 曰:「願與妻子為黔首。 」樂曰:「吾受命丞相,為天下誅足下。 足下雖多言,臣不敢報。 」麾其兵進。 二世自殺,趙高乃立二世兄之子子嬰為秦王。 子嬰稱疾不行。 高自往請,子嬰遂刺殺高,夷其三族;遣將將兵拒嶢關。 沛公欲擊之。 張良曰:「秦兵尚強,未可輕。 」乃遣人益張旗幟于山上,為疑兵;使酈食其、陸賈往說秦將,啖以利。 秦將果欲連和。 沛公欲許之。 張良曰:「此獨其將欲叛,恐其士卒不從,不如因其懈怠擊之。 」沛公遂擊秦軍,大破之;至藍田北,又破之。 冬十月,沛公至霸上。 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繫頸以組,奉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 諸將或言:「誅秦王。 」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因以我能寬容,且人已服,殺之不祥。 」乃以屬吏。 秦凡三主,自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並天下為一統,至二世乙未,子嬰為君四十六日,共一十六年而亡,通共四十二年。 未和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14回 六國人並楚漢起義爭衡 詩曰: 前人創業非容易,後代無賢總是空。 迴首漢陵並楚廟,一般瀟灑月明中。 詞曰: 落日西飛滾滾,大江東去滔滔。 夜來今日又明朝,驀地青春過了。 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英豪。 龍爭虎鬥謾劬勞,落得一場談笑。 卻說子嬰既降,沛公入咸陽,諸將爭取金帛財物,蕭何獨先入丞相府,收圖籍藏之,以此得俱知天下阨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 沛公見秦宮室帷帳,貨物婦女,欲留居之。 樊噲諫曰:「凡此奢麗之物,皆秦所以亡也,公何用焉?請急還霸上。 」不聽。 張良曰:“秦為無道,故公得至此。 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先。 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紂為虐也。 且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願聽噲言。 ”乃還軍霸上,召父老謂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至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乃盜抵罪。 第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