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乾以後,古書漸出,經義大明。 惠、戴諸儒,為漢學大宗,已盡棄宋詮,獨標漢幟矣。 惠周惕子士奇,孫棟,三世傳經。 棟所造尤邃,著《周易述》、《古文尚書考》、《春秋補註》、《九經古義》等書。 論者擬之漢儒,在何邵公、服子慎之間。 而惠氏紅豆山齋楹帖云:「《六經》宗孔、孟,百行法程、朱。 」是惠氏之學未嘗薄宋儒也。 戴震著《毛鄭詩考正》、《考工記圖》、《孟子字義疏證》、《儀禮正誤》、《爾雅文字考》,兼通歷算聲韻,其學本出江永,稱永學自漢經師康成後,罕其儔匹。 永嘗注《朱子近思錄》;所著《禮經綱目》,亦本朱子《儀禮經傳通解》。 戴震作《原善》、《孟子字義疏證》,雖與朱子說經牾,亦只是爭辨一理字。 《毛鄭詩考正》嘗采朱子說。 段玉裁受學于震,議以震配享朱子祠。 又跋朱子《小學》云:「或謂漢人言小學謂六書,非朱子所云,此言尤悖。 夫言各有當;漢人之小學,一藝也;朱子之小學,蒙養之全功也。 」段以極精小學之人,而不以漢人小學薄朱子《小學》。 是江、戴段之學未嘗薄宋儒也。 宋儒之經說雖不合于古義,而宋儒之學行實不愧於古人。 且其析理之精,多有獨得之處。 故惠、江、戴、段為漢學幟志,皆不敢將宋儒抹殺。 學求心得,勿爭門戶;若分門戶,必起詬爭。 江藩作《國朝漢學師承記》,焦循貽書諍之,謂當改《國朝經學師承記》,立名較為渾融。 江藩不從,方東樹遂作《漢學商兌》,以反攻漢學。 平心而論,江氏不脫門戶之見,未免小疵;方氏純以私意肆其謾罵,詆及黃震與顧炎武,名為揚宋抑漢,實則歸心禪學,與其所著《書林揚觶》,皆陽儒陰釋,不可為訓。 國朝經師,能紹承漢學者,有二事。 一曰傳家法,如惠氏祖孫父子,江、戴、段師弟,無論矣。 惠棟弟子有餘蕭客、江聲。 聲有孫沅,弟子有顧廣圻、江藩。 藩又受學余蕭客。 王鳴盛、錢大昕、王昶皆嘗執經于惠棟。 錢大昕有弟大昭,從子塘、坫、東垣、繹、侗。 段玉裁有婿龔麗正,外孫自珍。 金榜師江永。 王念孫師戴震,傳子引之。 孔廣森亦師戴震。 具見《漢學師承記》。 他如陽湖莊氏《公羊》之學,傳于劉逢祿、龔自珍、宋翔鳳;陳壽祺《今文尚書》、《三家詩》之學,傳子喬樅;皆淵源有自者。 一曰守顓門。 阮元云:「張惠言之《虞氏易》,孔廣森之《公羊春秋》,皆孤家專學也。 」阮氏所舉二家之外,如王鳴盛《尚書後案》,專主鄭義;孫星衍《尚書今古文註疏》,兼明今古;陳喬樅《今文尚書經說考》,專考今文;胡承珙《毛詩後箋》,陳奐《毛詩傳疏》,專宗《毛詩》;迮鶴壽《齊詩翼奉學》,發明齊《詩》;陳喬樅《三家詩遺說考》,兼考魯、齊、韓《詩》;凌曙、孔廣森、劉逢祿皆宗《公羊》,陳立《義疏尤備》;柳興宗《榖梁大義述》,許桂林《榖梁釋例》,皆主《榖梁》,鐘文烝《補註》尤備;《周官》有沈彤《祿田考》,王鳴盛《軍賦說》,戴震《考工記圖》;《儀禮》有胡匡衷《釋官》,胡培翬《正義》;《論語》有宋翔鳳《說義》,劉寶楠《正義》;《孟子》有焦循《正義》;《爾雅》有邵晉涵《正義》,郝懿行《義疏》;皆卓然成家者。 家法顓門,後漢已絶,至國朝乃能尋墜緒而繼宗風。 傳家法則有本原,守顓門則無淆雜。 名家指不勝屈,今姑舉其犖犖大者。 國朝經師有功于後學者有三事。 一曰輯佚書。 兩漢今文家說亡於魏、晉;古文家,鄭之易,馬、鄭之《書》,賈、服之《春秋》,亡於唐、宋以後。 宋王應麟輯《三家詩》、鄭氏《易注》,雖蓃采未備,古書之亡而復存者實為首庸。 至國朝而此學極盛。 惠棟教弟子,親授體例,分輯古書。 余蕭客《古經解鈎沈》,采唐以前遺說略備。 王謨《漢魏遺書鈔》,章宗源《玉函山房叢書》,輯漢、魏、六朝經說尤多。 孫星衍輯馬、鄭《尚書注》,李貽德述《左傳賈》、《服注》,陳壽祺、喬樅父子考《今文尚書》、《三家詩》。 其餘間見諸家叢書,抱闕守殘,得窺崖略,有功後學者,此其一。 一曰精校勘。 校勘之學,始於《顏氏家訓》、《匡謬正俗》等書。 至宋,有三劉、宋祁之校史。 宋、元說部,間存校訂,然未極精審,說經亦非顓門。 國朝多以此名家,戴震、盧文召、丁傑、顧廣圻尤精此學。 阮元《十三經校勘記》,為經學之淵海。 余亦間見諸家叢書,刊誤訂訛,具析疑滯,有功後學者,又其一。 一曰通小學。 古人之語言文字與今之語言文字異;漢儒去古未遠,且多齊、魯間人,其說經有長言、短言之分,讀為、讀若之例。 唐人已不甚講,宋以後更不辨。 故其解經,如冥行擿埴,又如郢書燕說,雖可治國,而郢人之意不如是也。 小學兼聲音故訓。 宋吳棫、明陳第講求古音,猶多疏失。 顧炎武《音學五書》,始返于古。 江、戴、段、孔,益加闡明。 是為音韻之學。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昌明許慎之書。 同時有嚴可均、鈕樹玉、桂馥,後有王筠、苗夔諸人,益加闡明。 是為音韻兼文字之學。 經師多通訓詁假借,亦即在音韻文字之中;而經學訓詁以高郵王氏念孫、引之父子為最精,郝懿行次之。 是為訓詁之學。 有功于後學者,又其一。 第2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經學考》
第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