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後,扶風鄧定、楊虎等各率流民前後數千家入蜀。 以鳳為征北、梁州,任回鎮南、南夷、寧州,李恭征東、南蠻、荊州,皆大將軍、校尉、刺史。 雄、驤勤恤百姓于內,鳳、回、恭招流民于外,稱有功。 氐符成、隗文既降復叛,手傷雄母,及其來也,咸釋其罪,厚加待納,皆以為將。 天水陳安舉隴右來降,武都氐王楊茂搜奉貢稱臣,杜自湘州使使求援,晉涼州刺史張駿遣信交好,漢嘉夷王沖歸遣子入質。 頃之,朱提雷率民歸降,建寧爨量蒙險委誠。 其餘附者日月而至。 雄乃虛己受人,寬和政役,遠至邇安,年豐谷登。 乃興文教,立學官。 其賦民,男丁一歲谷三斛,女丁一斛五斗,疾病半之。 戶調絹不過數丈,綿不過數兩。 事少役稀,民多富實,至乃閭門不閉,路無拾遺,獄無滯囚,刑不濫及。 但為國威儀無則,官無秩祿,職署委積,班序無別,君子小人服章不殊;貨賄公行,懲勸不明;行軍無號令,用兵無部伍;其戰,勝不相讓,敗不相救,攻城破邑,動以虜獲為先,故綱紀莫稱。 李鳳在北,數有戰降之功。 時蕩子稚屯晉壽,害其功。 大興元年,鳳以巴西叛,驤討之,久駐梓潼不敢進。 雄自至涪,驤遂斬鳳,以壽代鳳為梁州、知北事。 二年,嫘蕙越,又分伐朱提。 三年,獲太守、西夷校尉李釗。 夏,叫蕙寧州,大敗於螳螂,還。 初,氐王楊茂搜子難敵、堅頭為劉曜所破,奔晉壽。 晉壽守剿泐稚,蕩第二子也,受其賂遺,不送成都。 曜既腋曬,稚遣難敵兄弟還武都,遂即叛稚。 稚悔失計,連白雄,求伐氐。 雄許之。 群臣多諫,雄不從,遣稚兄含以侍中、中領軍統稚攻難敵,由白水入;遣壽與稚弟午由陰平入,二道討氐。 難敵等先拒壽、午,午、壽不進;而含、稚逕至下辨。 以深入無繼,大為氐所破,稚、含皆死,死者千餘人。 雄深自咎責,以謝百姓。 含,蕩之元子,有名望志尚,雄欲傳以後嗣,甚痛惜之。 雄妻任無子,養含弟班為子,雄自有庶子十五人。 群臣上立嗣,雄曰:「孫仲謀割有江東,伯符兆基,子止侯爵,《國志》恥之。 宋宣公舍子立弟,君子以為知人。 吾將彌縫《國志》之恥,以繼宣公之美。 」驤與司徒王達諫,以為不可,雄不從。 永昌元年冬,立班為太子。 驤泣曰:「亂始於是矣!」 泰寧元年,越斯叟反,攻圍任回及太守李謙。 遣其征南費黑救之。 咸和元年夏,斯叟破。 二年,謙移郡民于蜀。 三年冬,驤死,追贈相國,謚曰漢獻王。 壽以喪還,拜午征北、梁州,代壽。 以班行撫軍將軍,修晉壽軍屯。 五年,拜壽都督中外諸軍、大將軍、中護軍、西夷校尉,錄尚書事,總統如驤。 冬,壽率征南費黑、征東任邵伐巴東,至建平,監軍丘奧退保宜都。 六年春,壽還,遣任邵屯巴。 雄以子越為車騎,住廣漢。 秋,壽伐陰平。 冬,城涪縣。 七年秋,壽南征寧州,以費黑為司馬,與邵攀等為前軍,由南廣入;又別遣任回子調由越入。 冬十月,壽、黑至朱提,朱提太守董炳固城。 寧州刺史尹奉遣建寧太守霍彪、大姓爨深等助炳。 時壽已圍城,欲逆拒之,黑曰:「料城中食少,霍彪等雖至,賫糧不多,宜令人入城共消其谷,猶嫌其少,何緣拒之?」彪等皆入城。 城久不下,壽欲急攻之。 黑諫曰:「南中道險,俗好反亂,宜必待其詐勇已困,但當日月制之,全軍取勝,以求有餘。 溷牢之物,何足汲汲也!」壽必欲戰,果不利,乃悉以軍事任黑。 八年春正月,炳、彪等出降,威震十三郡。 三月,刺史尹奉舉州委質,遷奉於蜀。 壽領寧州。 南中初平,威禁甚肅,後轉凌掠民。 秋,建寧民毛衍、羅屯等反,殺太守邵攀;柯太守謝恕舉郡為晉,壽破之。 九年春,分寧州置交州,以霍彪為寧州、建寧爨深為交州刺史。 封壽建寧王。 張駿使參軍傅穎、治中張淳遺雄書,勸去尊號,稱藩于晉。 雄引見,謂曰:「吾過為士大夫所推,然本無心于帝王也。 貴州將令行河沙,常所希冀。 進思共為晉室元功之臣,退思共為守藩之將,掃除氛埃,以康帝宇。 而晉室凌遲,德聲不振,引劣訥望,有年月矣。 會獲來貺,情鈞ウ至,有何已已!」穎、淳以為然,使聘相繼。 巴郡嘗告急,雲有東軍。 雄曰:「吾常慮石勒跋扈,侵逼琅琊,以為耿耿,不圖乃能舉軍,使人欣然。 」雄之雅談多如此類。 三月,壽還。 夏六月癸亥,雄疾病卒,時年六十一。 偽謚曰武帝,廟稱太宗。 凡自立三十年。 冬十二月丙寅,葬成都,墓號安都陵也。 班字世文,蕩第四子也。 少見養于雄,年二十六,立為太子。 好學愛士。 每觀書傳,謂其師友天水文夔、隴西董融等曰:「吾見周靈王太子晉、魏太子丕、吳太子孫登文章鑒識,超然卓絶,未嘗不有慚色,何古人之難及乎!」進止周旋,勤於咨問。 但性輕躁,失在田獵。 甲子,襲位。 午來奔喪,勸遣雄子越還江陽,而欲令期代己知北事。 班以未葬,不許,遣午還涪。 冬十月癸亥,期、越殺班于臨次,並殺班仲兄領軍都,弟午奔晉。 期偽謚班曰戾太子,壽追諡曰哀皇帝。 子幽、為期所殺。 班兄弟五人皆兵死,四人無後。 午在晉歷巴郡、襄陽、宜都太守,龍驤將軍,永和三年,從征西于山陽戰死也。 第3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華陽國誌》
第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