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審抗章得謝,釋位言還。 天眷雖隆,莫奪已行之志;士流太息,共高難繼之風。 凡在庇庥,共增慶慰。 伏以懷安天下之公患,去就君子之所難。 世靡不知,人更相笑。 而道不勝欲,私于為身。 君臣之恩,系縻之於前;妻子之計,推荷之於後。 至于山林之士,猶有降志于垂老;而況廟堂之舊,欲使辭祿于當年。 有其言而無其心,有其心而無其決。 愚智共蔽,古今一塗。 是以用舍行藏,仲尼獨許于顏子;存亡進退,《周易》不及于賢人。 自非智足以周知,仁足以自愛,道足以忘物之得喪,志足以一氣之盛衰。 則孰能見幾禍福之先,脫屣塵垢之外。 常恐茲世,不見其人。 伏惟致政觀文少師,全德難名,巨材不器。 事業三朝之望,文章百世之師。 功存社稷,而人不知。 躬履艱難,而節乃見。 縱使耄期篤老,猶當就見質疑。 而乃力辭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 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至貴無軒冕而榮,至仁不導引而壽。 較其所得,孰與昔多。 軾受知最深,聞道有自。 雖外為天下惜老成之去,而私喜明哲得保身之全。 伏暑向闌,台候何似。 伏冀為時自重,少慰輿情。 【賀韓丞相再入啟】 伏睹詔書,登庸舊德。 傳聞四海,歡喜一辭。 竊以君臣之間,古今異道。 任法而不任人,則責輕而憂淺,庸人之所安;任人而不任法,則責重而憂深,賢者之所樂。 凡吾君所以推心忘己,一切不問,而聽其所為;蓋其後必將責報收功,三年有成,而底于至治。 自非量足以容物,智足以知人,強足以濟艱難,勇足以斷取捨,則何以首膺民望,力報主知。 恭惟史館相公,忠誠在天,德望冠世。 如《乾》之中正,挺然而純粹精;如《坤》之六二,頽然而直方大。 更練三朝之用舍,出入四方之險夷。 疲民系心,有識引領。 必將發其藴蓄,以次施行。 始緩獄以裕民,終措刑而隆禮。 軾登門最舊,荷顧亦深。 喜忭之懷,實倍倫等。 【密州到任謝執政啟】 蒙恩授前件差遣,已于今月三日赴任訖。 帶山負海,號為持節之邦;多病無功,久在散材之目。 授非所稱,愧靡自任。 矧茲願治之辰,方以求賢為急。 宜得敏鋭兼人之器,以副厲精更化之懷。 如軾者,天與愚忠,家傳樸學。 議論止於污俗,交遊謂之陳人。 出佐郡條,薦更歲龠。 雖僅脫網羅之患,然卒無毫髮之稱。 豈伊寵榮,偶及衰鈍。 此蓋伏遇某官股肱元聖,師表萬邦。 欲隆太平極治之風,故開兼收並採之路。 重使一夫之不獲,特捐支郡以見收。 荷恩至深,論報何所。 謹當鎸磨朽鈍,策疲駑。 雖無望于功名,庶少逃于罪戾。 過此以往,未知所裁。 【答楊屯田啟二首(之一)】 伏承枉顧,寵示長書。 禮數過隆,既匪妄庸之稱;文詞深厚,足為衰拙之光。 反覆究觀,愧汗交集。 伏惟通判屯田,學深經術,名重薦紳。 頃者劍外屈臨百里之間,已是部中受賜一人之數。 豈伊幸會,復此逢迎。 聽其言,信仁人之溥哉;居是邦,蓋大夫之賢者。 欲報瓊瑤之貺,適苦簿書之煩。 言之不文,永以為好。 【答楊屯田啟二首(之二)】 向者不遺,特蒙枉顧。 愧無琴瑟旨酒,以樂我嘉賓;但喜直亮多聞,真古之益友。 謂將繼此而得見,豈意闕然而有行。 伏讀誨音,惟知感嘆。 伏惟通判屯田,才猷通敏,學術深純。 非獨東州杞梓之珍,將為清廟之寶。 暫臨邊服,行履要津。 而軾早以空疏,加之衰病。 不緣曠官而罷去,則當引分以歸耕。 自茲恐遂有出處之疏,故臨紙不能無悵惘之意。 惟祈自重,少副下情。 【謝監司薦舉啟】 猥以庸虛,過蒙知遇。 既免尤譴,復加薦論。 自省孤危,加之衰病。 生而賦樸野之性,愚不識禍福之機。 但知任己以直前,不復周防而慮後。 動觸時忌,言為身災。 擠而去之,則為有功;引而進之,亦或招悔。 自非不以利祿為意,而以仁厚為心。 顧茲鈍頑,誰肯收錄。 伏惟某官,時望至重,主知已深。 方將長育于群材,專務掩覆于小過。 憐其謀身之甚拙,進絶望而退無歸;知其為政之雖迂,歲有餘而日不足。 特矯世俗,借之齒牙。 軾敢不祗畏簡書,益自修飭。 豈雲報德,苟不辱知。 過此以還,未知所措。 【徐州謝兩府啟】 移守河中,已愧超升之異;改臨泗上,仍叨藩鎮之雄。 既見吏民,周覽風俗。 地形襟要,當東南水陸之沖;民食艱難,正春夏旱蝗之際。 宜得一時之循吏,以安千里之疲民。 如軾者才不逮人,學非適用。 早塵策府,自知拙直之難安;屢乞守符,意謂苟全之善計。 然自往來三郡,首尾七年。 足蹈危機,僅脫風波之險;心存吏役,都忘學術之源。 既未決於歸耕,敢復求于善地。 伏遇某官權衡萬物,高下一心。 頑礦悍堅,實費陶熔之力;散材疏惡,徒施封殖之恩。 謹當策疲駑,鎸磨朽鈍。 上酬天造,次答己知。 【賀呂副樞啟】 第11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蘇東坡集 下》
第1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