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今月八日,準內批安燾辭免轉右光祿大夫札子,降詔不許。 臣竊謂人主之馭群臣,專以禮義廉恥。 若使受無名之寵,則為待臣子之輕。 今朝廷豈以執政六人,五人進用,故加遷秩,以慰其心。 燾位冠西樞,委寄至重。 豈肯見人擢用,即以介懷。 既無授受之名,僅以姑息之政,縱有先朝故事,亦是一時誤恩。 今燾力辭,正為知義。 臣欲奉命草詔,不知所以為詞。 伏望聖慈,從其所請。 若除受別有緣故,即乞明降指揮,苟于義稍安,敢不撰進。 取進止。 (禦寶批:可。 且用一意度作,不許辭免詔書進入。 ) 【乞允宗晟辭免起複恩命札子】 臣今日準中書省批送到宗晟辭免起複恩命札子。 奉聖旨學士院,降詔不允。 謹按宗晟飭行有素,持喪中禮,所辭恩命,已四不允。 而宗晟確然固守,其辭愈哀。 且曰:「念臣執喪報親之日短,致命殉國之日長。 」出於至誠,可謂純孝。 臣謂宗晟未經祥練之變,且無金革之虞,孝治之朝,宜聽所守。 因以風厲宗室,庶皆守禮篤親,顧不美哉。 若以宗正之任,恐難其人,亦當差官權攝,須其從吉,復以命之。 臣忝備禁從,不敢不言。 所有不允詔書,臣未敢撰。 取進止。 【乞致仕表】 臣軾先自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朝奉郎、定州路安撫使,蒙恩落職,降授承議郎、知英州,遂貶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 經涉四年,蒙恩責授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 又三年半,該陛下登極大赦,量移廉州安置。 又經皇子赦恩,移舒州團練使,永州居住。 臣以老病,久伏瘴毒,頓赴道途。 未至永州,特蒙聖恩,復授臣朝奉郎、提舉成都府玉局觀,外州、軍任便居住。 臣素有薄田,在常州宜興縣,粗了飠粥,所以崎嶇萬里,奔歸常州,以盡餘年。 而臣人微罪重,骨寒命薄,難以授陛下再生之賜,于五月間行至真州,瘴毒大作,乘船至潤州,昏不知人者累日。 今已至常州,百病橫生,四肢腫滿,渴消唾血,全不能食者,二十餘日矣。 自料必死。 臣今行年六十有六,死亦何恨,但草木昆蟲貪生之意,尚復留戀聖世,以辭此寵祿,或可苟延歲月,慾望朝廷哀憐,特許臣守本官致仕臣無任。 ●卷六十六 ◎奏議九首 【代張方平諫用兵書(熙寧十年)】 臣聞好兵猶好色也。 傷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 賊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 此理之必然者也。 夫惟聖人之兵,皆出於不得已,故其勝也,享安全之福。 其不勝也,必無意外之患。 後世用兵,皆得已而不已,故其勝也,則變遲而禍大,其不勝也,則變速而禍小。 是以聖人不計勝負之功,而深戒用兵之禍。 何者?興師十萬,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殆于道路者七十萬家。 內則府庫空虛,外則百姓窮匱。 饑寒逼迫,其後必有盜賊之憂,死傷愁怨,其終必致水旱之報。 上則將帥擁眾,有跋扈之心,下則士眾久役,有潰叛之志。 變故百出,皆由用兵。 至于興事首議之人,冥謫尤重。 蓋以平民無故緣兵而死,怨氣充積,必有任其咎者。 是以聖人畏之重之,非不得已,不敢用也。 自古人主好動干戈,由敗而亡者,不可勝數,臣今不敢復言。 請為陛下言其勝者。 秦始皇既平六國,復事吳越,戍役之患,被于四海。 雖拓地千里,遠過三代,而墳土未乾,天下怨叛,二世被害,子嬰就擒,滅亡之酷,自古所未嘗有也。 漢武帝承文、景富溢之餘,首挑匈奴,兵連不解,遂使侵尋及于諸國,歲歲調發,所向成功。 建元之間,兵禍始作,是時蚩尤旗出,長與天等,其春戾太子生。 自是師行三十餘年,死者無數。 及巫蠱事起,京師流血,殭屍數萬,太子父子皆敗。 班固以為太子生長於兵,與之終始。 帝雖悔悟自克,而歿身之恨,已無及矣。 隋文帝既下江南,繼事夷狄,煬帝嗣位,此志不衰。 皆能誅滅強國,威震萬里。 然而民怨盜起,亡不旋踵。 唐太宗神武無敵,尤喜用兵,既已破滅突厥、高昌、吐谷渾等,猶且未厭,親駕遼東。 皆志在立功,非不得已而用。 其後武氏之難,唐室凌遲,不絶如綫。 蓋用兵之禍,物理難逃。 不然,太宗仁聖寬厚,克己裕人,幾至刑措,而一傳之後,子孫塗炭,此豈為善之報也哉。 由此觀之,漢、唐用兵于寬仁之後,故其勝而僅存。 秦、隋用兵于殘暴之餘,故其勝而遂滅。 臣每讀書至此,未嘗不掩卷流涕,傷其計之過也。 若使此四君者,方其用兵之初,隨即敗衄,惕然戒懼,知用兵之難,則禍敗之興,當不至此。 不幸每舉輒勝,故使狃于功利,慮患不深。 臣故曰:勝則變遲而禍大,不勝則變速而禍小。 不可不察也。 第9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蘇東坡集 下》
第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