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觀三州之水,為患滋久,較舊賦之入,十常減其五六。 以日月指之,則水為害于三州,逾五十年矣。 所謂三州者,蘇、常、湖也。 朝廷屢責監司,監司每督州縣,又間出使者,尋按舊跡,使講明利害之原。 然而西州之官求東州之利,目未嘗歷覽地形之高下,耳未嘗講聞湍流之所從來,州縣憚其經營,百姓厭其出力,鈞曰:「水之患,天數也。 」按行者駕輕舟于汪洋之陂,視之茫然,猶レ埴索途,以為不可治也。 間有忠於國,志於民,深求而力究之。 然有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末而不知其本,詳于此而略于彼。 故有曰:「三州之水,咸注之震澤,震澤之水,東入于松江,由松江以至于海。 自慶歷以來,吳江築長堤,橫截江流,由是震澤之水,常溢而不泄,以至壅灌三州之田。 」此知其一偏者也。 或又曰:「由宜興而西,溧陽縣之上有五堰者,古所以節宣、歙、金陵九陽江之眾水,由分水、銀林二堰,直趨太平州蕪湖,後之商人,由宣、歙販賣排木,東入二浙,以五堰為艱阻,因相為之謀,罔紿官中,以廢去五堰,五堰既廢,則宣、歙、金陵九陽江之水,或遇五六月山水暴漲,則皆入于宜興之荊溪,由荊溪而入震澤,蓋上三州之水,東灌蘇、常、湖也。 」此又知其一偏者耳。 或又曰:「宜興之有百瀆,古之所以泄荊溪之水,東入二震澤也,今已堙塞,而所存者四十九條,疏此百瀆,則宜興之水自然無患。 」此亦知其一偏者也。 三者之論,未嘗參究,得之既不詳,攻之則易破。 以鍔視其跡,自西五堰,東至吳江岸,猶之一身也,五堰則首也,荊溪則咽喉也,百瀆則心也,震澤則腹也,傍通太湖眾瀆,則絡脈眾竅也,吳江則足也。 今上廢五堰之固,而宣、歙、池九陽江之水不入蕪湖,反東注震澤,下又有吳江岸之阻,而震澤之水,積而不泄,是猶有人焉桎其手,縛其足,塞其眾竅,以水沃其口,沃而不已,腹滿而氣絶,視者恬然,猶不謂之已死。 今不治吳江岸,不疏諸瀆,以泄震澤之水,是猶沃水於人,不去其手桎,不解其足縛,不除其竅塞,恬然安視而已,誠何心哉?然而百瀆非不可治,五堰非不可復,吳江岸非不可去,蓋治之有先後。 且未築吳江岸已前,五堰其廢已久,然而三州之田,尚十年之間,熟有五六,五堰猶未為大患。 自吳江築岸已後,十年之間,熟無一二。 欲具驗之,閲三州歲賦所入之數,則可見矣。 且以宜興百瀆言之。 古者所以泄西來眾水,入震澤而終歸於海。 蓋震澤吐納眾水,今納而不吐。 鍔竊視熙寧八年,時雖大旱,然連百瀆之田,皆魚游鱉處之地,低污之甚也。 其田去百瀆無多遠,而田之苗,是時亦皆旱死。 何哉?蓋百瀆及傍穿小港瀆,歷年不遇旱,皆為泥沙堙塞,與平地無異矣。 雖去震澤甚邇,民力難以私舉,時官又無留意疏導者,苗卒歸乎槁死。 自熙寧八年迄今十四載,其田即未有可耕之日,歲歲訴潦,民益憔悴。 昔嘉中,邑尉阮洪,深明宜興水利。 方是時,吳中水,洪屢上書監司,乞開通百瀆。 監司允其請,遂鳩工于食利之民,疏導四十九條,是年大熟。 此百瀆之驗,歲水旱皆不可不開也。 宜興所利,非止百瀆而已。 東則有蠡河,橫亙荊溪,東北透湛瀆,東南接罨畫溪。 昔范蠡所鑿,與宜興之西蠡運河,皆以昔賢名呼。 其蠡河,遇大旱則淺澱,中旱則通流,又有孟涇泄氵鬲湖之水入震澤,其他溝瀆澱塞,其名不可縷舉。 夫吳江岸界于吳松江、震澤之間,岸東則江,岸西則震澤。 江之東則大海也,百川莫不趨海。 自西五堰之上,眾川由荊溪入震澤,注于江,由江歸於海,地傾東南,其勢然也。 自慶歷二年,欲便糧運,遂筑北堤,橫截江流五六十里。 遂致震澤之水,常溢而不泄,浸灌三州之田。 每至五六月之間,湍流峻急之時,視之,則吳江岸之東,水常低,岸西之水,不下一二尺,此堤岸阻水之跡,自可覽也。 又睹岸東江尾與海相接之處,污澱茭蘆叢生,沙泥漲塞,而又江岸之東自築岸以來,沙漲成一村。 昔為湍流奔湧之地,今為民居民田,桑棗場圃。 吳江縣由是歲增舊賦不少。 雖然,增一邑之賦,反損三州之賦,不知幾百倍耶?夫江尾昔無茭蘆壅障流水,今何致此?蓋未築岸之前,源流東下峻急,築岸之後,水勢遲緩,無以滌蕩泥沙,以至增積而茭蘆生,茭蘆生則水道狹,水道狹則流泄不快。 雖欲震澤之水不積,其可得耶?今欲泄震澤之水,莫若先開江尾茭蘆之地,遷沙村之民,運其所漲之泥,然後以吳江岸鑿其土為木橋千所,以通糧運。 每橋用耐水土木棒二條,各長二丈五尺,橫樑三條,各長六尺,柱六條,各長二丈,除首尾占閣外,可得二丈餘道。 每一里,計三百六十步,一里為橋十所,計除占閣外,可開水面二十三丈,每三十步一橋也。 一千條橋,共開水面二千丈,計一十一里四十步也。 隨橋開茭蘆為港走水,仍于下流開白蜆、安亭二江,使太湖水由華亭、青龍入海,則三州水患必大衰減。 常州運河之北偏,乃江陰縣也。 其地勢自河而漸低。 上自丹陽,下至無錫運河之北偏,古有泄水入江瀆一十四條。 曰孟瀆、曰黃汀堰瀆、曰東函港、曰北戚氏港、曰五卸堰港、曰梨溶港、曰蔣瀆、曰歐瀆、曰魏瀆涇、曰支子港、曰蠡瀆、曰牌(一曰碑)涇。 皆以古人名或以姓稱之,昔皆以泄眾水入運河,立斗門,又北泄下江陰之江。 今名存而實亡。 今存者無幾,二浙之糧船不過五百石,運河止可常存五六尺之水足可以勝五百 第5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蘇東坡集 下》
第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