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之利,莫不盡取。 山陵林麓,莫不有禁。 關有征,市有租,鹽鐵有榷,酒有課,茶有算,則凡衰世苟且之法,莫不盡用矣。 譬之於人,其少壯之時,豐健勇武,然後可以望其無疾,以至于壽考。 今未五六十,而衰老之候,具見而無遺,若八九十者,將何以待其後耶?然天下之人,方且窮思竭慮,以廣求利之門。 且人而不思,則以為費用不可復省,使天下而無鹽鐵酒茗之稅,將不為國乎?臣有以知其不然也。 天下之費,固有去之甚易而無損,存之甚難而無益者矣。 臣不能盡知,請舉其所聞,而其餘可以類求焉。 夫無益之費,名重而實輕,以不急之實,而被之以莫大之名,是以疑而不敢去。 三歲而郊,郊而赦,赦而賞,此縣官有不得已者。 天下吏士,數日而待賜,此誠不可以卒去。 至于大吏,所謂股肱耳目,與縣官同其憂樂者,此豈亦不得已而有所畏耶?天子有七廟,今又飾老佛之宮,而為之祠,固已過矣,又使大臣以使領之,歲給以巨萬計,此何為者也!天下之吏,為不少矣,將患未得其人。 苟得其人,則凡民之利,莫不備舉,而其患莫不盡去。 今河水為患,不使濱河州郡之吏親視其災,而責之以救災之術,徒為都水監。 夫四方之水患,豈其一人坐籌于京師而盡其利害!天下有轉運使足矣,今江淮之間,又有發運,祿賜之厚,徒兵之眾,其為費豈可勝計哉!蓋嘗聞之,裡有蓄馬者,患牧人欺之而盜其芻菽也,又使一人焉為之廄長,廄長立而馬益癯。 今為政不求其本,而治其末,自是而推之,天下無益之費,不為不多矣。 臣以為凡若此者,日求而去之,自毫釐以往,莫不有益。 惟無輕其毫釐而積之,則天下庶乎少息也。 【策別十四】 其二曰定軍制。 自三代之衰,井田廢,兵農異處,兵不得休而為民,民不得息肩而無事于兵者,千有餘年,而未有如今日之極者也。 三代之制,不可復追矣。 至于漢、唐,猶有可得而言者。 夫兵無事而食,則不可使聚,聚則不可使無事而食。 此二者相勝而不可並行,其勢然也。 今夫有百頃之閒田,則足以牧馬千駟,而不知其費。 聚千駟之馬,而輸百頃之芻,則其費百倍,此易曉也。 昔漢之制,有踐更之卒,而無營田之兵,雖皆出於農夫,而方其為兵也,不知農夫之事,是故郡縣無常屯之兵,而京師亦不過有南北軍、期門、羽林而已。 邊境有事,諸侯有變,皆以虎符調發郡國之兵,至於事已而兵休,則渙然各復其故。 是以其兵雖不知農,而天下不至于弊者,未嘗聚也。 唐有天下,置十六衛府兵,天下之府八百餘所,而屯于關中者,至有五百,然皆無事則力耕而積穀,不惟以自贍養,而又有以廣縣官之儲。 是以兵雖聚于京師,而天下亦不至于弊者,未嘗無事而食也。 今天下之兵,不耕而聚于京畿三輔者,以數十萬計,皆仰給于縣官。 有漢、唐之患,而無漢、唐之利,擇其偏而兼用之,是以兼受其弊而莫之分也。 天下之財,近自淮甸,而遠至于吳、蜀,凡舟車所至,人力所及,莫不盡取以歸於京師。 晏然無事,而賦斂之厚,至于不可復加,而三司之用,猶苦其不給。 其弊皆起於不耕之兵聚于內,而食四方之貢賦。 非特如此而已,又有循環往來屯戍于郡縣者。 昔建國之初,所在分裂,擁兵而不服,太祖、太宗躬擐甲冑,力戰而取之。 既降其君,而籍其疆土矣,然其故基餘孽猶有存者。 上之人見天下之難合而恐其復發也,於是出禁兵以戍之,大自藩府,而小至于縣鎮,往往皆有京師之兵。 由此觀之,則是天下之地,一尺一寸,皆天子自為守也。 而可以長久而不變乎? 費莫大於養兵,養兵之費,莫大於征行。 今出禁兵而戍郡縣,遠者或數千里,其月廩歲給之外,又日供其芻糧。 三歲而一遷,往者紛紛,來者纍纍,雖不過數百為輩,而要其歸,無以異於數十萬之兵三歲而一出征也。 農夫之力,安得不竭?饋運之卒,安得不疲? 且今天下未嘗有戰鬥之事,武夫悍卒,非有勞伐可以邀其上之人,然皆不得為休息閒居無用之兵者,其意以為為天子出戍也。 是故美衣豐食,開府庫,輦金帛,若有所負,一逆其意,則欲群起而噪呼,此何為者也?天下一家,且數十百年矣。 民之戴君,至于海隅,無以異於畿甸,亦不必舉疑四方之兵而專信禁兵也。 曩者蜀之有均賊,與近歲貝州之亂,未必非禁兵致之。 臣愚以為郡縣之土兵,可以漸訓而陰奪其權,則禁兵可以漸省而無用。 天下武健,豈有常所哉?山川之所習,風氣之所咻,四方之民一也。 昔者戰國嘗用之矣。 蜀人之怯懦,吳人之短小,皆嘗以抗衡于上國,夫安得禁兵而用之!今之土兵,所以鈍弊劣弱而不振者,彼見郡縣皆有禁兵,而待之異等,是以自棄于賤隷役夫之間,而將吏亦莫之訓也。 苟禁兵可以漸省,而以其資糧益優郡縣之土兵,則彼固已歡欣踴躍出於意外,戴上之恩而願效其力,又何遽不如禁兵耶?夫土兵日以多,禁兵日以少,天子扈從捍城之外,無所復用。 如此,則內無屯聚仰給之費,而外無遷徙供億之勞,費之省者,又已過半矣。 【策別十五】 訓兵旅者,其別有三。 一曰蓄材用。 夫今之所患兵弱而不振者,豈士卒寡少而不足使歟?器械鈍弊而不足用歟?抑為城郭不足守歟?廩食不足給歟?此數者,皆非也。 然所以弱而不振,則是無材用也。 第20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蘇東坡集 上》
第20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