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母老,乞歸蜀。 得劍州臨津。 以母憂去官。 服除,為開封府司錄。 福勝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錢三萬萬。 公言陝西方用兵,願以此饋軍,詔罷之。 先趙元昊未反,青州民趙禹上書論事,且言元昊必反。 宰相以禹為狂言,徙建州,而元昊果反。 禹自建州逃還京師,上書自理。 宰相怒,下禹開封府獄。 公言禹可賞,不可罪。 與宰相爭不已,上卒用公言。 以禹為徐州推官。 且欲以公為御史。 會外戚沈氏子以姦盜殺人事下獄,未服。 公一問得其情,驚仆立死,沈氏訴之。 詔御史劾公及諸掾史。 公曰:「殺此賊者,獨我耳。 」遂自引罪坐廢。 期年,盜起京西,殺守令,富丞相薦公可用。 起知房州。 州素無兵備,民凜凜欲亡去。 公以牢城卒雜山河戶得數百人,日夜部勒,聲振山南。 民恃以安,盜不敢入境。 而殿侍雷甲以兵百餘人,逐盜致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為暴。 或告有大盜入境且及門,公自勒兵阻水拒之。 身居前行,命士持滿無得發。 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動,乃下馬拜,請死,曰:「初不知公官軍也。 」吏士請斬甲以徇。 公不可,獨治為暴者十餘人,勞其餘而遣之,使甲以捕盜自贖。 時劇賊黨軍子方張,轉運使使供奉官崔德ど捕之。 德ど既失黨軍子,則以兵圍竹山民賊所嘗舍者曰向氏,殺其父子三人,梟首南陽市,曰:「此黨軍子也。 」公察其冤,下德ど獄。 未服,而黨軍子獲于商州。 詔賜向氏帛,復其家,流德ど通州。 或言華陰人張元走夏州,為元昊謀臣,詔徙其族百餘口于房,譏察出入,饑寒且死。 公曰:「元事虛實不可知。 使誠有之,為國者終不顧家,徒堅其為賊耳。 此又皆其疏屬,無罪。 」乃密以聞,詔釋之。 老幼哭庭下,曰:「今當還故鄉,然奈何去父母乎?」至今,張氏畫像祠焉。 代還,執政欲以為大理少卿。 公曰:「法吏守文非所願,願得一郡以自效。 」乃以為宿州。 州跨汴為橋,水與橋爭,率常壞舟。 公始作飛橋,無柱,至今沿汴皆飛橋。 移滑州,奏事殿上,仁宗皇帝勞之曰:「知卿疾惡,無懲沈氏子事。 」未行,詔提舉河北便糴。 都轉運使魏劾奏公擅增損物價。 已而除龍圖閣學士、知開封府,公乞廷辯。 既對,上直公,奪職知越州。 且欲用公。 公言臣與轉運使不和,不得為無罪。 力請還滑。 會河溢魚池埽,且決。 公髮禁兵捍之,廬于所當決。 吏民涕泣更諫,公堅臥不動,水亦漸去。 人比之王尊。 是歲盜起宛句,執濮州通判井淵。 上以為憂,問執政可用者?未及對。 上曰:「吾得之矣。 」乃以公為曹州。 不逾月,悉禽其黨。 淮南饑,安撫、轉運使皆言壽春守王正民不任職,正民坐免。 詔公乘傳往代之。 轉運使調裡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萬石,謂之折役米。 米翔貴,民益饑。 公至則除之,且表其事。 旁郡皆得除。 又言正民無罪。 職事辦治。 詔復以正民為鄂州,徙知廬州。 虎翼軍士屯壽春者以謀反誅,而遷其餘不反者數百人于廬。 士方自疑不安。 一日,有竊入府舍將為不利者。 公笑曰:「此必醉耳。 」貸而流之,盡以其餘給左右使令,且以守倉庫。 人為公懼,公益親信之。 士皆指心,誓為公死。 提點刑獄江東,又移河北,入為開封府判官,改判三司戶部勾院,又兼開拆司。 滎州煮鹽凡十八井,歲久漸竭,而有司責課如初。 民破產籍沒者三百一十五家。 公為言,還其所籍,歲蠲三十餘萬斤。 三司簿書不治,其滯留者,自天禧以來,朱帳六百有四,明道以來,生事二百一十二萬。 公日夜課吏,凡九月而去其三之二。 會接伴契丹使還,自請補外。 乃以為京西轉運使。 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自稱大王,震動汝、洛間。 公聞之,即日輕騎出按。 吏請以兵從,公不許。 賊見公輕出,意色閒和,不能測,則相與列訴道周。 公徐問其所苦,命一老兵押之,曰:「以是付葉縣,聽吾命。 」既至,令曰:「汝已自首,皆無罪。 然必有首謀者。 」眾不敢隱,乃斬元以徇,而流軍校一人,其餘悉遣赴役如初。 遷京東轉運使。 維州參軍王康赴官,道博平。 博平大猾有號截道虎者,歐康及其女幾死,吏不敢問。 博平隷河北。 公移捕甚急,卒流之海島,而劾吏故縱,坐免者數人。 山東群盜,為之屏息。 徐州守陳昭素以酷聞,民不堪命,他使者不敢按。 公發其事,徐人至今德之。 移知鳳翔。 倉粟支十二年,主者以腐敗為憂。 歲饑,公發十二萬石以貸。 有司憂恐,公以身任之。 是歲大熟,以新易陳,官民皆便之。 于闐使者入朝,過秦州,經略使以客禮享之。 使者驕甚,留月餘,壞傳舍什物無數,其徒入市掠飲食,人戶晝閉。 公聞之,謂其僚曰:「吾嘗主契丹使,得其情,虜人初不敢暴橫,皆譯者教之。 吾痛繩以法,譯者懼,則虜不敢動矣,況此小國乎!」乃使教練使持符告譯者曰:「入吾境,有秋毫不如法,吾且斬若。 取軍令狀以還。 」使者亦素聞公威名,至則羅拜庭下,公命坐兩廊飲食之,護出諸境,無一人嘩者。 始,州郡以酒相餉,例皆私有之,而法不可。 公以遺游士之貧者,既而曰:「此亦私也。 」以家財償之。 且上書自劾,求去不已。 坐是分司西京。 未幾,致仕卒,享年六十四,仕至太常少卿,贈工部侍郎。 娶程氏。 子四人:忱,今為度支郎中;恪,卒於滑州推宮;恂,今為大理寺丞;忄造,未仕。 公善著書,尤長於《易》,有集十捲,《製器尚象論》十二篇,《辨鈎隱圖》五十四篇。 第16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蘇東坡集 上》
第1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