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行省言:「兩淮土曠民寡,兼併之家皆不輸稅。 又,管內七十餘城,止屯田兩所,宜增置淮東、西兩道勸農營田司,督使耕之。 」從之。 僧格以甘肅行省特穆格無心任事,又不與協力,奏以雅岱代之。 未幾,又以江西行省平章呼圖特穆爾不職,奏罷之。 兵部尚書呼圖達爾不勤其職,僧格毆罷之而後奏。 帝曰:「若此等不罪,汝事何由得行也!」 二月,丁巳,改濟州漕運司為都漕運司,祹領濟之南、北漕,京畿都漕運司惟治京畿。 戊午,以右丞葉李為平章政事,李固辭,許之;賜以玉帶,視秩一品,又賜平江、嘉興田四頃。 庚申,司徒薩裡曼等進讀《祖宗實錄》。 帝曰:「太宗事則然,睿宗少有可易者,定宗固日不暇給;憲宗汝獨不能憶之耶?猶當詢諸知者。 」 壬戌,敕江淮勿捕天鵝,弛魚濼禁。 丙寅,改南京路為汴梁路,北京路為武平路,西京路為大同路,東京路為遼陽路,中興路為寧夏府路。 嘉木揚喇勒智言:「以宋宮室為塔一,為寺五,已成。 」詔以水陸地百五十頃養之。 征葛洪山隱士劉彥深。 辛巳,以杭州西湖為放生池。 壬午,命皇孫雲南王額森特穆爾帥兵領大理府等處。 三月,戊子,帝還宮。 淞江民曹夢炎願歲以米萬石輸宮,乞免它徭,且求官職。 僧格以為請,乃遙授浙東道宣慰副使。 庚寅,帝如上都。 故事,樞密院官俱從行,歲留一人領院事,漢人不得與。 至是以屬判官鄭制宜,制宜遜辭,帝曰:「汝豈漢人比耶!」竟留之。 制宜,鼎之子也。 江淮行省蒙古岱,言宜除軍官更調法,死事者贈散官,病故者降一等,帝曰:「父兄雖死事,子弟不勝任者,安可用之!苟賢,則病故者亦不可降也。 」 辛卯,造尚書省。 壬寅,禮部言:「會同館,蕃夷使者時至,宜令有司仿古《職貢圖》,及詢其風俗、土產、去國里程,籍而錄之,實一代之盛事。 」從之。 甲寅,循州賊萬餘人寇漳浦,泉州賊二千人寇長泰、汀、贛,畲賊千餘人寇龍溪,皆討平之。 鎮南王托歡復遣兵追陳日烜于海,不知所之。 烏訥爾不見張文虎船,復還萬劫。 右丞相阿巴齊曰:「賊棄巢穴遠遁,意待吾之敝而乘之。 將士皆北人,春夏之交,瘴癘將作,饋餉且盡。 今出兵分定其地,招降納附,勿縱士卒侵掠,急捕日烜,此策之善者也。 」時日烜復遣使請隆以款師,諸將信其說,久之不降,擁眾據海口。 阿巴齊率眾攻之,將士多被疫,不能進。 諸蠻復叛,所得險隘皆失守,遂謀引還。 日烜復集散兵三十萬守禦東關,遏托歡歸路,諸軍且戰且行,日數十合。 賊據險發毒矢,將士裹瘡以戰。 樊楫、阿巴齊皆死。 前軍錫都爾奮勇乘之,交人小卻。 托歡由單已縣趣盝州,間道以出,次思明州,命安嚕引兵還雲南,鄂囉齊以諸軍北還。 日烜尋遣使來謝,進金人代已罪。 帝以托歡無功而還,令出鎮揚州,終身不容入覲。 夏,四月,辛酉,僧格言:「自至元丙子置應昌和糴所,其間必多盜詐,宜加鈎考。 扈從之臣。 種地極多,宜依軍站例,除四頃之外,驗畝征租。 」並從之。 癸亥,渾河決,發軍築堤扞之。 癸酉,尚書省言:「近以江淮饑,命行省賑之,吏之富民因緣為奸,多不及于貧者。 今杭、蘇、湖、秀四州復大水,民鬻妻女易食,請輟上供米二十萬石,審其貧者賑之。 」帝是其言。 甲戌,萬安寺成,佛像及窗壁皆金飾之,凡費金五百四十兩有奇,水銀二百四十斤。 增立直沽海運米倉。 命征交趾諸軍還家,休息一歲。 敕緬中行省:「比到緬中,一稟雲南王節制。 」 庚辰,安南國王陳日烜遣其中大夫陳克用來貢方物。 甲申,詔皇孫特穆爾撫諸軍,討叛王和爾果斯、哈坦、圖嚕罕。 廣東民董賢舉,循州民鐘明亮,各擁眾萬餘相繼起,皆稱:「大老」,明亮勢尤猖獗。 詔遣江浙行省丞相蒙古岱、行樞密使頁特密實發四省兵討之。 湖南盜詹一仔,誘衡、永、寶慶、武岡人嘯聚四望山,久不能討。 行省左丞劉國傑帥師擊破之,斬首盜,餘眾悉降。 將校請曰:「此輩久亂,急則降,降而有釁,復反矣,不如盡坑之。 」國傑曰:「多殺不可,況殺降也!」乃相要地為三屯,遷其眾守之,每屯五百人以備賊,且墾廢田榛棘,使賊不得為巢穴,降者有故田宅,盡還之,無者使雜耕屯中。 後皆為良民。 五月,戊子,諸王察克子庫庫岱叛,綽和爾執之以來。 乙未,僧格言:「中統鈔行垂三十年,省官皆不知其數。 今已更用至元鈔,宜差官分道置局,鈎考中統本。 」從之。 壬寅,鑄渾天儀。 乙巳,罷興州採蜜。 癸丑,遷四川省治重慶,復遷宣慰司于成都。 六月,癸未,處州賊柳世英寇青田、麗水等縣,浙東道宣慰使史耀計平之。 秋,七月,丙戌,以南安、瑞、贛三路連歲盜起,民多失業,免逋稅萬二千六百石有奇。 中書右丞相安圖見天下大權盡歸尚書,屢求退,不許。 八月,丙辰,詔安圖以本部集賽蒙古軍三百人北征。 癸亥,尚書省成。 庚辰,分萬億庫為寶源、賊源、綺源、廣源、與萬億共為五庫,從僧格請,營之禁中,以貯幣帛。 第14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續資治通鑑 下》
第1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