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平章軍國重事史天澤,至真定病篤,附奏曰:「臣死不足惜,但願天兵渡江,慎勿殺掠。 」語不及它,遂卒。 元主聞訃震悼,謚忠武,追封鎮陽王。 天澤平居未嘗自矜其能,及臨大事,毅然以天下自任。 年四十,始折節讀書,立論多出人意表。 拜相之日,門庭悄然。 或勸以權自張,天澤舉唐韋澳告周墀之語曰:「願相公無權。 爵祿刑賞,天子之柄,何以權為?」言者慚服。 出入將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無怨,人以比郭子儀、曹彬。 賈似道以精稅七萬餘人盡屬孫虎臣,軍于池州之下流丁家洲,夏貴以戰艦二千五百艘橫亙江中,似道自將後軍軍魯港。 貴失利於鄂,恐督府成功,無所逃罪,又恐虎臣新進出己上,殊無鬥志。 會巴延令軍中作大伐數十,採薪芻置其上,陽言欲焚舟,諸軍但晝夜嚴備而已。 巴延分步騎夾岸而進,麾戰艦合勢沖虎臣軍。 時阿珠與虎臣對陣,巴延命舉巨炮擊虎臣軍。 阿珠以划船數千艘乘內直進,呼聲動天地。 虎臣先鋒將姜才方接戰,虎臣遽過其妾所乘舟,眾見之,訁雚曰:「步帥遁矣!」軍遂亂。 夏貴不戰而走,以扁舟掠似道船,呼曰:「彼眾我寡,勢不支矣!」似道聞之,錯愕失措,遽鳴鉦收軍,舳艫簸蕩,乍分乍合。 阿珠與鎮撫何瑋、李庭等,以小旗麾將校,左右掎之,殺溺死者不可勝計,軍資器械盡為元所獲。 似道夜駐珠金沙,召貴計事。 頃之,虎臣至,撫膺哭曰:「吾兵無一人用命者。 」貴微笑曰:「吾嘗血戰當之矣。 」似道曰:「計將安出?」貴曰:「諸軍俱膽落,吾何以戰!師相惟有入揚州招潰兵,迎駕海上,吾當以死守淮西耳。 」遂解舟去。 似道乃與虎臣單舸奔還揚州。 明日,潰兵蔽江而下,似道使人登岸,揚旗招之,皆莫應,至有為惡語嫚罵者。 壬戌,元軍攻饒州,知州唐震發州民城守。 時元遣使來取降款,通判萬道同陰使于所部斂白金、牛、酒,備陣禮,微諷震降,震叱之曰:「我忍偷生負國耶!」城中少年感震言,殺元使者。 已而元軍登陴,眾皆散。 震入坐府中,元軍執牘使署降,震擲筆于地,不屈,遂死之。 郴州守趙崇榞寓居城中,亦死之。 道同以城降。 震始以忤賈似道罷官,家居,久之,起知饒州,至是死節。 贈華文閣待制,謚忠介。 初,特進、奉祠江萬里,聞襄、攀城破,鑿池芝山後圃,扁其亭曰止水,人莫喻其意。 及聞警,執門人陳偉器手曰:「大勢不可支,余雖不在位,當與國為存亡。 」至是元軍執其弟知南劍州萬頃,索金銀不得,支解之,萬里赴止水死,左右及子鎬相繼投池中,積屍如疊。 翼日,萬里屍獨浮出,從者斂葬之。 尋贈太傅、益國公,謚文忠。 甲子,元兵攻臨江軍,知軍鮑廉死之。 中書舍人王應麟言:「圖大患者必略細故,求實效者必去虛文。 請集諸路勤王之師,有能率先而至者,厚賞以作勇敢之氣,併力進戰,惟能戰斯可守。 」因條上求將材、練軍實、備糧餉等事,不報。 乙丑,賈似道至揚州,檄列郡如海上迎駕,上書請遷都。 太皇太后不許,詔下公卿雜議。 王龠請堅蹕,未決,以己不能與大計,乞罷政,不待報徑去。 已而宗學生上言:「陛下移蹕,不于慶元則于平江;事勢危急,則航海幸閩;不思我能往彼亦能往,徒驚擾無益。 」乃止。 時方危急,征諸將勤王,多不至,惟郢州守將張世傑率兵入衛,復饒州。 陳宜中疑世傑歸自元,易其所部軍。 元阿爾哈雅言:「江陵,宋巨鎮,地居大江上流,屯精兵不啻數十萬,若非乘此破竹之勢取之,江水泛溢,鄂、漢之城亦恐難守。 」元主從其請,仍璽書遣使招降。 丙寅,以文天祥為江西安撫副使,知贛州。 勤王詔至贛,天祥捧之涕泣,發郡中豪傑,並結溪峒山蠻,有眾萬人,遂入衛。 其友止之曰:「今元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內地。 君以烏合萬餘赴之,是何異驅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 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餘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 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聞風而起。 義勝者謀立,人眾者功濟。 如此,則社稷猶可保也。 」天祥性豪華,平生自奉甚厚,聲伎滿前,至是痛自抑損,盡以家資為軍費。 每與賓客、僚佐語及時事,輒撫幾曰:「樂人之樂者憂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聞者為之感動。 戍辰,湖南提刑李芾遣將率仕士三千人入援。 尋以芾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 時湖北州郡皆破,其友勸芾勿行,曰:「無已,即以身行可也。 」芾曰:「吾豈拙于謀身哉?第以世受國恩,雖廢棄中,猶思所以報者。 今幸用我,我以家許國矣!」 己巳,以陳宜中知樞密院事,曾淵子同知樞密院事,禮部侍郎文及翁簽書樞密院事,倪普同簽書樞密院事。 召王龠為浙西、江東宣撫使,使居京師以備咨訪。 時元行人郝經尚留儀真,元主復使禮部尚書中都哈雅及經弟行樞密院都事郝庸等來問執行人之罪。 賈似道大恐,乃遣總管段佑以禮送經歸。 經道病,元主敕樞密院及尚醫近侍迎勞,所過,父老瞻望流涕。 元兵攻嘉定,都統侯興力禦,死之。 庚午,平章軍國重事、都督諸路軍馬賈似道賈。 第10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續資治通鑑 下》
第1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