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宗弼在鎮江,世忠以海舟扼于江中,乘風使篷,往來如飛,乃揭榜募人獻所以破海舟之策。 有福州王某,僑居建康,教金人于舟中載土,以平板鋪之,穴船板以棹槳,俟風息則出江,有風則勿出,海舟無風,不可動也,以火箭射其箬篷,則不攻自破矣。 一夜造火箭成。 及是引舟出江。 其疾如飛,天霽無風,海舟皆不能動。 世忠舟師,本備水陸之戰,每舟有兵,有馬,有家屬,有輜重。 金人以火箭射其箬篷,火烘日曝,人亂而呼,馬驚而嘶,被焚與墮江者,不可勝數。 所焚之舟,蔽江而下,金人鼓棹,以輕舟追襲之,金鼓之聲,震動天地。 統制官、右武大夫、成州團練使孫世詢,武功大夫、吉州防禦使嚴永吉,皆力戰死。 世忠與餘軍至瓜步,棄舟而陸,旋還鎮江聚兵,沿江避兵之人,往往取其糧食,亦有得軍儲銀帛者,宗弼弓得絶江遁去。 後贈世詢五官,永吉四官,仍併為承宣使,錄其子。 世詢,開封人也。 辛丑,詔:「諸路曾經殘破州軍發解舉人,以靖康元年就試終場人數為率,紐計取放。 」 是月,金人侵江西者,自荊門北歸,留守司統制牛皋潛軍于寶豐之宋村,擊敗之。 京西捉殺副使王俊,以皋為武功大夫、和州防禦使、充五軍都統制。 夏,五月,壬寅朔,詔孟夏饗景靈宮,令平江府、溫州守臣分詣;其後福州、潮州準此。 癸卯,金禁私度僧尼,及繼父、繼母之男女無相婚配。 甲辰,參知政事、權樞密院事范宗尹為通議大夫、守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禦營使。 時江北、荊湖諸路盜益起,大者至數萬人,據有州郡。 朝廷力不能制,盜所不能至者,則以土豪、潰將或攝官守之,皆覊縻而已。 宗尹以為此皆烏合之眾,急之則並死力以拒官軍,莫若析地以處之,盜有所歸,則可以漸制,乃言于帝曰:「昔太祖受命,收籓鎮之權,天下無事,百有五十年,可謂良法。 然國家多難,四方帥守,事力單寡,束手而莫知所出,此法之弊也。 今日救弊之道,當稍復籓鎮之法,亦不盡行之天下,且裂河南、河北數十州為之,少與之地而專付以權,擇人久任,以屏王室。 」群臣多以為不可,宗尹曰:「今諸郡為盜據者以十數,則籓鎮之勢洸洸成矣。 曷若朝廷為之,使恩有所歸。 」帝決意行之,遂以為相。 宗尹時年三十三。 己巳,起複承務郎張斛言:「淮南兩路見有歸正人守官或寄居者,慮人情猜忌,妄生事端,望量移入以南州軍,各令自言願往何州居止。 」從之。 時給事中兼直學士院汪藻亦言:「自東晉以來,中原失據,故江南、北僑立州郡,納其流亡之人。 比金人南侵,多驅兩河之民列之行陳,號為簽軍,被其劫質以來,蓋非得已。 今年建康,鎮江為將臣所招,遁歸者無臣萬人,此其情可見。 莫若用六朝僑寓法,分浙西諸縣,皆以兩河州郡名之。 假如金壇謂之南相州,許相州之人皆就金壇而居,其它類此,俟其南侵,徐以其職招之。 彼既知所居各有定處,粗成井邑,父兄骨肉親戚故舊皆在,亦何為而不歸我哉!況浙西州縣,昨經殺戮之後,戶絶必多。 如令有司籍定田產頃畝,以僑寓之人計口而給,俟稍安居,料其丁壯,教以戰陳,皆精兵也,必爭先用命,永無潰散。 與夫從彼驅虜,反為我敵者,其利害豈止相萬哉!」 丁未,金左副元帥宗翰與諸帥分往山後避暑。 先是大同尹高慶裔自東平還雲中,言推戴劉豫之意。 宗翰復令慶裔馳至東平,問豫可否,豫陽推張孝純。 宗翰報曰:「戴爾者河南萬姓,推孝純者獨爾一人,難以一人之情而阻萬姓之願。 爾當就位,我當以孝純輔爾。 」其議遂決。 宗翰與右監軍希尹、右都監耶律伊都同之白水泊避暑。 於是右副元帥宗輔之儒州望雲縣之望國崖,左監軍昌留居濰州,而宗弼自江南還屯六合縣。 戊申,金主詔曰:「河北、河東簽軍,其家屬流寓河南,被俘掠為奴婢者,官為贖之,俾復其業。 」 辛亥,朝請郎、直龍圖閣、統領赤心隊軍馬劉晏,及戚方戰于宣州,死之。 初,宣州圍急,朝廷命統領官巨師古統兵三千人自平江往援,又命晏自常州以所部赴之。 晏始至城下,未安營壘,乘賊不意,自城南轉城西,直趨城北,以搗方之帳,方大驚,退走。 晏恃勇,欲生致方,乃單騎追之。 賊見官軍不多,乃自駱駝山設伏以斷其歸路,方率龍隨迎戰。 晏力不能敵,退還,至天寧寺前,馬陷淖,不可出,橋左有伏賊,以鈎槍搭晏,晏猶手殺數十人,以無援被害。 師古踵至,連戰不勝,遂引眾入城。 事聞,贈晏龍圖閣待制,官其四子,為立廟曰義烈,歲時祀之。 壬子,金人焚建康府,執李梲、陳邦光,自靜安渡宣化而去。 時宗弼屯六合縣,其輜重自瓜步口舳艫相銜,至六合不絶,建康城中悉為煨燼。 梲道死,宗弼以邦光歸於劉豫。 淮南宣撫司右軍統制岳飛,聞金人去,以所部邀擊于靜安,勝之,飛還屯溧陽。 後軍統制劉經欲殺飛而並其軍,飛誘經殺之。 初,金人既渡江,淮東猶無警,安撫使、直寶文閣張縝尚守揚州,節度濠州軍馬劉位,領眾在橫山中,惟飲博而已。 逮金人據六合,於是真州為群盜所擾,不可居。 守臣王冠率軍民渡江,駐于溧水、溧陽之間,金人又入真州,而揚州亦不可守,張縝乃棄揚州。 第1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續資治通鑑 中》
第1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