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師道請乘金人半濟擊之,帝不許。 師道曰:「異日必為中國患。 」御史中丞呂好問言于帝曰:「金人得志,益輕中國,秋冬必傾國復來,禦敵之備,當速講求。 」不聽。 丙午,以康王構為太傅、靜江、奉寧軍節度使。 省明堂班朔布政官。 丁未,日有兩珥。 戊申,赦天下。 詔諭士民:「自今庶事並遵用祖宗舊制,凡蠹國害民之事,一切寢罷。 」 遣王俅使金軍迎肅王。 己本,罷宰執兼神霄、玉清、萬壽宮使。 詔用祖宗故事,擇武臣得軍心者為同知、僉書樞密院,邊將有威望者為三衙。 以金人講和,詔:「官民昔嘗附金而復歸本朝者,各還其鄉國。 」 李綱言:「澶淵之役,雖與遼人盟約,及其退也,猶遣重兵護送之,蓋恐其無所忌憚,肆行擄掠故也。 金人之去三日矣,初謂其以船筏渡河,今系橋濟師,一日而畢。 盍遣大兵用澶淵故事護送之!」帝可其請。 於是分遣將士,以卒萬餘數道併進,且戒諸將度便利,可擊即擊之。 將士受命,踴躍以行。 而宰相咎綱盡遣城下兵追敵,恐倉卒無措,急徵諸將。 已追及金人于邢、趙間,遽得還師之命,無不扼腕。 比綱力爭復追,而將士解體矣。 庚戌,李邦彥罷。 以張邦昌為太宰兼門下侍郎,吳敏為少宰兼中書侍郎,李綱知樞密院事,耿南仲為尚書左丞,李梲為尚書右丞。 辛亥,詔:「監察御史言事,如祖宗法。 」 宇文粹中罷知江寧府。 癸丑,种師道罷為中太一宮使。 中丞許翰言師道名將,沈毅有謀,不可使解兵柄。 帝謂其老,難用,翰曰:「秦始皇老王翦而用李信,兵辱于楚,漢宣帝老趙充國而卒能成金城之功。 自呂望以來,以老將收功者,難一二數。 師道智力未衰,雖老,可用也。 」帝不納。 翰又言:「金人此去,存亡所繫,當令一大創,使失利去,則中原可保,四夷可服。 不然,將來再舉,必有不救之患。 宜遣師道邀擊之。 」帝亦不聽。 始,帝使翰見師道,師道不語,翰曰:「國家有急詔,許來訪所疑,公勿以書生之故不肯言。 」師道乃曰:「我眾彼寡,但分兵結營,控守要地,使彼糧道不通,坐以持久,可破也。 」翰深服之。 癸丑,澤州言金宗翰兵次高平。 初,宗翰聞宗望議和,亦遣人來索賂,宰相以勤王兵大至,拘其使而不與。 宗翰怒,乃分兵破忻、代,折可求以麟府兵,劉光世以鄜延兵援河東,皆為所敗,遂圍太原,月餘不能下。 適平陽義軍叛去,攻破威勝軍,遂引金人入南北關,破隆德府,知府張確、通判趙伯臻、司錄張彥遹死之。 確,邠州宜祿人。 初,道君即位,應詔上書言十事,乞誅大奸,退小人,進賢能,開禁錮,起老成,擢忠鯁,息邊事,修文德,廣言路,容直諫。 及守隆德,聞金人南下,表言:「河東天下根本,無河東,豈特秦不可守,汴亦不可都矣。 若得秦兵十萬人,猶足以抗敵。 」書累上,不報。 金兵至,確乘城固守。 金人知城中無備,諭使降,確曰:「確守土臣,當以死報國,頭可斷,腰不可屈也!」乃戰而死。 金人次高平,舉朝震懼。 命統制官郝懷將兵一萬屯河陽,扼太行、琅車之險,以种師道為河北宣撫使,駐滑州,以姚古為制置使,總兵援太原,以种師中為制置副使,援中山、河間諸郡。 贈右正言陳瓘為右諫議大夫。 甲寅,侍御史孫覿言:「蔡京四任宰相,前後二十年,挾繼志述事之名,建蠹國害民之政,祖宗法度,廢移幾盡。 托豐亨豫大之說,倡窮奢極侈之風,而公私蓄積,掃蕩無餘。 立御筆之限以陰壞封駁之法,置曲學之科以杜塞諫爭之路。 汲引群小,充滿要涂,禁錮忠良,悉為朋黨。 閨門混濁,父子喧爭。 廝役官為橫行,媵妾封為大國。 欺君罔上,挾數任情。 書傳所記老奸巨惡,未有如京比者。 上皇屢因人言,灼見奸狀,凡四罷免,而凶焰益肆,復出為惡。 怨氣充塞,上干陰陽;人心攜離,上下解體。 於是敵人乘虛鼓行,如蹈無人之境。 陛下赫然威斷,貶斥王黼等,大正典刑,如京之惡,豈可獨貸!」又言:「方王師之伐北也,童貫、蔡攸為宣撫,提數十萬之師,挫于殘遼;淹留彌歲,卒買空城,乃以恢定故疆,冒受非常之寵。 蕭後納款,其使韓昉見貫、攸于軍中卑辭祈哀,欲損歲幣以複舊好,此安危之機也;乃叱昉使去,昉大呼于庭,告以必敗。 今數州之地,悉非我有,而國用民力,從而竭矣。 迨金人結好,則又招納叛亡,反覆賣國,造怨結禍,使敵人因以藉口。 前年秋,貫以重兵屯太原,欲取雲中之地,卒無尺寸功。 去年冬,貫復出太原,金人入塞,貫實促之。 攸見邊報警急,貫遁逃以還,漫不經意,玩兵縱敵,以至于此。 迨敵人長驅,震驚都邑,貫、攸一旦攜金帛盡室遠去,曾無同國休戚之意。 貫、攸之罪,上通於天。 願陛下早正典刑,以為亂臣賊子之戒!」詔:「責授京守秘書監、分司南京,致仕,河南府居住;貫左衛上將軍,致仕,池州居住;攸太中大夫、提舉亳州朋道宮。 」 丙辰,有二流星,一出張宿入濁沒,一出北河入軫。 辛酉,梁方平坐棄河津伏誅。 門下侍郎王孝迪罷。 命給事中王雲等使金。 乙丑,禦殿,復膳。 丙寅,下哀痛之詔于陝西、河東。 第6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續資治通鑑 中》
第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