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以前永州刺史晉陽安守忠為漢州刺史。 守忠初護屯田兵于河陰,及師克蜀,帝召守忠,謂曰:「遠俗苛虐,南鄭走集之地,卿為朕撫治之。 」即遣守忠權知興元。 於是移守漢州,時大兵來還,供億倍費,公帑不足,守忠助以私錢。 帝每遣使,必戒之曰:「安守忠在蜀,能自律己,汝行見之,當效其為人。 」 壬午,遼主諭有司:「先期行幸頓次,必高立標識,令民勿犯。 此聞低置其標于深草中,利民誤入,因之取財。 自今有復然者,以死論。 」 是月,以孔子四十四世孫宜為曲阜縣主簿。 宜舉進士不中,因上書述其家世,特命之。 八月,辛丑,召宰相、樞密使、開封尹、翰林學士竇儀、知制誥王佑等宴紫雲樓下,因論及民事,帝謂宰相趙普等曰:「下愚之民,雖不分菽麥,如籓侯不為撫養,務行苛刻,朕斷不容之。 」普對曰:「陛下愛民如此,乃堯、舜之用心也。 」 庚戌,樞密直學士馮瓚,綾錦副使李美,殿中侍御史李檝,為宰相趙普陷臓論死,會赦,流沙門島,逢恩不還。 丙辰,河決滑州,壞靈河縣大堤,發士卒丁夫數萬人治之,被泛者蠲其秋租。 閏月,詔求亡書:「凡吏民有以書籍來獻者,令史館視其篇目,館中所無則收之。 獻書人送學士院試問吏理,堪仕職官者以聞。 」是歲,《三禮》涉弼,《三傳》彭干,學究朱載,皆應詔獻書,命分置書府,賜弼等科名。 甲子,以灌口鎮為永康軍。 王全斌言破賊帥呂翰,克雅州。 乙丑,河溢入南華縣。 遼主觀野鹿入馴鹿,立馬飲至晡。 乙亥,詔:「民能樹藝桑棗、墾開荒田者,不加征;令佐能勸來者受賞。 」 九月,壬辰朔,虎捷指揮使孫進、龍衛指揮使吳環等二十七人,坐黨呂翰亂伏誅,族進家。 庚子,遼主以重九宴飲,夜以繼日,旬餘乃罷。 丙午,詔吳越立禹廟于會稽。 西川戍卒多亡命在賊黨中,或請案誅其妻子。 帝語樞密使李崇矩曰:「朕慮其間有被賊驅脅者,非本心也。 」乃盡釋勿誅。 冬,十月,辛酉朔,詔太常寺,自今大朝會復用二舞。 先是中原多故,禮樂之器浸廢,帝始命判太常寺浚儀和峴講求修復之,別營宮懸三十六虡設于庭,登歌兩架設于殿,又置鼓吹十二案,及舞人所執旌纛、干戚、龠翟等與其服,皆如舊制。 帝以雅樂聲高,近於哀思,命和峴討論。 峴上疏謂:「西京銅望臬可校古法,即今司天台影表上石尺是也。 取王樸所定尺校之,短於石尺四分。 樂聲之高蓋由此。 」帝乃令依古法別造新尺,並黃鐘九寸之管,使工人校其聲,果下于樸所定管一律。 又內出上黨羊頭山秬黍累尺校律,亦相契合,遂重造十二律管以取聲。 由是雅樂音始和暢。 癸亥,詔諸郡立古帝王陵廟,置戶有差。 庚辰,遼以北漢主有母喪,遣使賻弔。 十一月,癸巳,日南至,帝禦乾元殿受朝畢,常服禦大明殿,群臣上壽,初用雅樂登歌及文德、武功二舞。 諸州所置通判,多與長吏忿爭,常曰:「我監州也,朝廷使我來監汝!」長吏舉動多為所制。 或言其太甚,宜抑損之,乙未,詔:「諸州通判無得怙權徇私,須與長吏連署文移,方許行下。 」 癸丑,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竇儀卒。 帝以儀在滁州時弗與親吏絹,每嘉其有執守,屢對大臣言,欲用為相。 及趙普專政,帝患之,欲聞其過,召儀,語及普多不法,且譽儀早負才望。 儀盛言普開國元勛,公忠亮直,帝不悅。 儀歸,語諸弟曰:「我必不能作宰相,然亦不詣朱崖,吾門可保矣。 」普素忌儀剛直,引薛居正、呂餘慶參知政事,陶谷、趙逄、高錫等又相黨附,共排儀,帝意中輟。 至是卒,帝憫然曰:「天何奪我竇儀之速也!」贈右仆射。 庚申,妖人張龍兒等二十四人伏誅,族龍兒、李玉、楊密、聶贇家。 十二月,甲子,遼主幸殿前都點檢耶律伊賴哈家,飲宴連日。 伊賴哈,檢校太師合魯之子也,初以父任入侍,遼主引為布衣交,與謀機密。 遼主酗酒,數以細故殺人。 有監雉者,因傷雉而亡,獲之,欲誅,伊賴哈諫曰:「是罪不應死。 」遼主竟殺之,以屍付伊賴哈曰:「收汝故人。 」伊賴哈不為止。 復有監鹿詳袞亡一鹿,下獄,當死,伊賴哈又諫曰:「人命至重,豈可為一獸殺之?」良久,得免。 遼主雖不盡從伊賴哈之言,然愛之特甚。 嘗從秋獮,善為鹿鳴者呼一麚至。 遼法,麚岐角者,惟天子得射。 遼主命伊賴哈射之,應弦而麚踣,遼主大悅,賜賚優渥。 及是,宴歡甚,復賜金盂、細錦及孕馬百匹,左右授官者甚眾。 丁德裕同西川兵馬都監張延通帥師破賊,擒其偽都統康祚,磔于市。 延通,潞城人也。 康延澤既城普州,王可僚復合數州兵來攻,延澤擊走之,追奔至合州。 全師雄病死金堂,德裕及王全斌等分往招輯,賊眾悉平。 是月,北漢復取遼州。 達勒達入貢。 達勒達,本東北靺鞨之別種,唐元和後徙陰山,至是來貢。 續資治通鑒●卷第五 ●卷第五 【宋紀五】 強圉單閼正月,盡屠維大荒落六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乾德五年遼應歷十七年 春,正月,庚寅朔,禦乾元殿受朝,升節度使班在龍墀內,金吾將軍上。 故事節度使不帶平章事者,皆位在卿監下,於是特改焉。 第2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續資治通鑑 上》
第20頁